-
1 # 四川達州人
-
2 # 溫長卿
以明代來說,並不是這樣,被認定與官學生有同等水平的“儒士”也可以參加鄉試。
明中後期,各省提學官在三年任期內要舉行兩種考試,一是考核官學生員資格的“歲考”,二是確定鄉試參加資格的“科考”。地方官認可的“儒士”可以參加科考,科考合格的話便可參加下一次的鄉試,稱為“充場儒士”。在文教發達的地區,這種儒士的人數是很多的。明中葉的閣臣陳循提到,在他的家鄉吉安府,每個縣有二三百名“儒士”報名參加鄉試。
由充場儒士出身的進士,有名者有永樂十九年的狀元曾鶴鳴,成化十七年的狀元王華(王陽明的父親),正德六年的探花鄒守益,議禮名臣霍韜等等。最初是由儒士還是官學生出身,對這些人將來的仕途並無影響。
在明代的科舉試錄文獻中,有些文獻會標註中式者的出身,由此能夠看到儒士參加鄉試的直接證據。例如這份嘉靖三十一年福建鄉試錄,就載錄了多名中舉的儒士,第五十三名就是興化府莆田縣的儒士林潤。他是和各縣的官學生一起參加鄉試的,以《尚書》為本經中式。
值得一提的是林潤後來擔任御史,曾彈劾嚴黨鄢懋卿,逮捕嚴世蕃到京,直聲顯赫,最後病逝於應天巡撫任上,由海瑞接任。
雖然儒士也能夠經過選拔參加科舉,但官學生員可免除自身差役,其中的廩貢生還可領取官方的口糧,因此官學生不僅關乎教育與科舉,還作為社會特權階層的最低一階,長久吸引著明代知識分子和地主、富商等富裕家庭的注意。
參閱:方興,《明代科舉中的“同等學力”》,《光明日報》
-
3 # 肇英
參加科舉是不是必須是官學學生才有資格?
以宋代而言,大體上不是。
兩宋的科舉考試,即進士、九經、五經、明經、明法、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等等各科考試,雖然分成發解試、省試(禮部試)、殿試三級,但與明清不同,並不存在秀才、舉人、進士這樣的多層級功名,而只分“及第”、“未及第”兩種情況。
三級考試中最初的,就是“發解試”,即為了取得赴京考省試的資格而進行的考試。宋代發解試主要是各府、州、軍、監【1】試,國子監試,漕試【2】。其中非官員的考生大致分為兩種,一是“生徒”,即來自官學的考生;一是“鄉貢”,即自行報考的考生。
注1:宋代的府、州、軍、監為同一級別的行政區,都是縣級之上的行政區劃。
注2:漕試即各路轉運使司主辦的發解試,主要包括針對官員考生(宋代未考取科名的官員也可以參加科舉)的“鎖廳試”,以及針對相關官員的子侄、親屬的“別頭試”。“鎖廳試”、“別頭試”在京則歸於國子監試。
主持“慶曆興學”的范仲淹
不過,宋代也出現過只有在官學學習過一定時間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時期。比如“慶曆新政”中曾規定一般考生必須在官學學習300日(部分考生則為100日)以上,才能應試。
回覆列表
你讓私塾學生和耕讀傳家的學生怎麼辦?
宋代科舉相對簡單,分為縣、州(軍、監)、禮部、殿試四級。
明清科舉制度非常複雜,讀書啟蒙後稱蒙生,然後統一參加縣令組織的童子試,透過者是童生,然後才能參加縣府院三級11場考試,透過者入府學、州(直隸州)學或縣學的,稱進學,通名生員,即秀才俗名。
如秀才始終考不中可納粟入監,就是捐一筆錢糧獲得進學資格,一般6年內可參加舉人考試。所以明清官學學生多數是秀才身份,已透過初級科舉。少數是納粟入監。
宋代官學分官辦和民辦官督(官方對合格的書院給予財政支援,要定期評價),各級官辦學校允許寒門子弟考試入學,對優秀學生髮獎學金,官方還專門劃出直接參加禮部試的名額。民辦官督學校同樣如此,國家支援書院發展,給優秀書院賜書、賜額、賜田、召見山長、封官嘉獎等辦法,所以民辦書院與官學並無本質的區別。
附:北宋開寶九年(976年)建立的嶽麓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