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陸小宇
-
2 # 吃貨王的日常事
因為所有的專案都是由人去做,如果這個人不靠譜,即使它的專案概念很好,也沒用。
比如方式徐新投資雷軍的小米,就是看人直接就給了很多錢,因為徐新知道,雷軍這個人靠譜,做事的執行力都很迅速,果然,小米今年上市了。
現在真格基金徐小平先生也是的,包括雷軍現在自己投資也是,他們都在看人去投資,因為所有的事都是人在做,光看專案好,而實際操刀的人卻不行,那投資只能往水裡打漂。所以看人真的非常有必要的。
-
3 # 創業行動家
我認為題主說的有失偏頗應該是兩者都會看,但更看重創業者。
徐小平當年投資陳歐,他說其實陳歐在他面前激情澎湃的講自己的網站,他並沒有明白陳歐在講什麼,但是覺得這個年輕人很有活力,很有想法,於是就投資。雖然聚美如今沒落,但是2014年上市時還是讓徐小平賺了五六倍的錢。
為什麼徐小平因為陳歐的激情就能投資呢?因為有激情,有想法的人更容易有好專案。無論對哪個創業者,激情都是不可缺少的,這是他們前進的動力,如果創業者對自己的專案無所謂,做什麼都很佛系,那這個專案也不會長久。
雷軍最開始創業做小米的時候,投資人都不敢投資,因為雷軍之前做金山等網際網路公司並沒有做過手機,什麼都不懂做手機,好像成功機率不高。但是後來為什麼能拿到投資,因為他是雷軍,投資人相信無論做什麼都能成功的能力。
雷軍說,如果當年融不到錢,他就自己拿一億美金創業,賠了就算了。如今,小米除了做手機,還涉及眾多行業,我本人就買了小米掃地機,小米電飯煲,小米耳機,真的好用。7月9日,小米集團正式在港交所上市,當年的投資人說,他們運氣好認識雷軍!
有能力,有經驗的人,創業專案會更靠譜。天使投資人每天面對成千上萬創業專案,沒時間研究每個專案,自然會更看重創業者。畢竟有能力的創業者比普通沒特色的創業者更容易成功。
-
4 # 80初的倔犟
看人?看熟人居多。不是酸,是常態。作為創業者找天使的渠道本來就不多,APP也多為收費海發得個暫不跟進。當然你可以說專案不好,whoknow呢。真正的天使只能可遇不可求,但是請創業者們堅持,輕易放棄的本不具備創業屬性!
-
5 # 使用者jack
這才是中國的悲劇,真不知道這些投資人都是從哪培養出來的?也就是為啥沒幾個像樣專案是中國的投資人投出來的!投資不看專案拜託就不要叫專案投資,叫人力資源投資好了。
所有華而不實的騙子,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特別能煽情,看看那麼多的百億騙局就知道他們有多能忽悠!然而很多偉大的發明創新者,也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不會忽悠,只知道埋頭苦幹。
經常聽到資深的專家建議做出創新技術的人去大學物色一個年輕,有名牌大學文憑的人包裝一下去忽悠投資人,因為據說他們都是人傻錢多的主,他們只看人不看專案,不看技術。我至今都不明白為什麼?直到毫無新意的新四大發明被資本捧上了天才明白中國的資本是什麼玩意!
回覆列表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核心競爭力”的概念了,從幾年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提出來到現在已經有很多企業都拿到了錢,將近有萬億的資產進入了創業這個平臺,可是真正跑出來的卻沒多少,所以不是說你有錢、你專案好就一定能創業成功的。
你要記住:
產品始終會被迭代,技術也終將會被更新
所以對於早期專案來說,天使投資人最最看重的其實是團隊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在長時間的過程當中,遇到了問題,怎麼解決,怎麼磨合,這才是核心競爭力。
舉個例子,通常來說一個App的研發週期是一兩個月,如果你們團隊用了半年時間,那就說明你們執行力不夠強;再或者說推出一個新的功能,上線只需要一週時間,但是你們卻用了兩個月的時間,那也側面反映了你們的團隊執行力不是很強。
好的專案市場上多的是,能把專案做好的人卻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