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右手戴錶的攝影師
-
2 # 使用者6317220047
玩攝影,肯定是要在攝影器材上投入的。我想先撇開毀掉你們的器材,說說我非常獨特的觀點!大家一定要往下看,耐著性子看完。
我當初學攝影的時候,系主任和我們說:不要小看搞美術的!搞美術的人有特殊的觀察力!你們的攝影要著力於培養自己的觀察力。那些真正能興風作浪的人其實都是文科生,尤其以美術專業出身的人更加厲害。
我們的同學大部分已經不從事攝影了,而在業餘時間還保持攝影作為自己興趣愛好的,恐怕同班同學中只有我一個人了。
20多年過去,我深深感到系主任的話,有道理。
攝影,需要對整體有很好的把握度。真正懂攝影的人不僅理解“力量平衡”,也懂得取捨。特別願意吃點小虧,不計較細節的得失。
這點,用在商場上、戰場上,可以說是無往而不勝。
這十幾年轉戰商場,我發現自己特別能駕馭形勢,特別是在危險的時候、緊急的關頭,別人想不出辦法的時候,我的方案總能脫穎而出。能受到領導的信任,正是我有這種轉危為機的能力。很多人以為這是我的應變能力,其實不是,是我的整體觀、大局觀導致的。
我的系主任劉老師在指導我們素描課程的時候曾經反覆強調羅丹的故事。今天我分享給大家。
“1891年,羅丹接受了法國文學家協會的一份訂單,為已故文學大師巴爾扎克塑像。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羅丹一口氣製作了17尊巴爾扎克塑像,但都不滿意。一天,羅丹正對著一尊雕像思索,恰巧雕刻家布林德爾來拜訪他,看到巴爾扎克的手被塑造得十分精彩,不由得讚歎不已,並久久地凝視著這雙手。羅丹發現了這個情況後,做了一件人們意料之外的事情——巴爾扎克原本完美的手消失了。羅丹堅持,“整體感高於一切”,“假如某一細節分散了觀者的注意力,哪怕它本身多麼優美動人,也要毫不留情地捨棄”。”
老師的意思很明白,可是攝影的人未見的都明白。我看了很多作品,攝影師都被畫面中的某個色彩元素或畫面元素所吸引,而完全忽略了整體的畫面狀況。所以他們不能被稱為“懂攝影的人”,他們只是一些拿著單反機的外行。
攝影有一點與繪畫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對於機會的捕捉能力。
這點我不展開解釋了。攝影對於瞬間的特別描寫能力,大家都非常清楚。
把握機會的能力,不僅僅取決於你的攝影能力;更加取決於你的準備工作(比如你有沒有隨身帶著相機和合適的鏡頭,ISO和白平衡實現設定好了嗎?);更加更加取決於你的預計能力, 對事件動態發展的預估能力。
如果你不預估,你怎麼能知道人物會走到合適的位置呢?
如果進一步把這種能力,用到商場上,那你就是在行業內叱吒風雲的人物了,可惜鑑於保密的關係,我實在無法和大家分享我的經典戰例;如果運用到戰場上,那你就可以打出像華盛頓在聖誕夜一般的漂亮奇襲。
有了這個能力,你還覺得單反、微單會毀掉你嗎?
毀掉你的不是單反機,而是因為:你完全不懂攝影!!!
-
3 # 上耳
這話主要是指攝影后期投入高。以索尼微單系列為例。a73淘寶均價13000左右,g大師大三元鏡頭配齊的話至少4.5萬,配了大三元你又會覺得定焦好……還有各種附屬裝置。總之是各種折騰。都夠買車了。
-
4 # Xwlbwzsj
本人以為:
1.別指望攝影會發財,也別指望升官。
2.玩物喪志,深不見底,見玩表,玩遊戲。
回覆列表
其實這句話說的也沒錯,但是指的是器材黨。
攝影入門,盲目的投資肯定是必須經過的一段過程,這段過程經歷之後就會面臨兩個選擇——器材或者說技術。
推崇器材至上的人,攝影的路上會不斷地新增裝置,花幾十萬上百萬也可能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技術至上的人,給他一個50頭,他也會用到極致,甚至這一輩子不會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