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雪姐姐

    你這個問題問的太籠統了,讓人根本就無法回答,你要知拆遷戶可不是一戶,那可是千千萬萬戶,折遷的所得也並不是統一標準絕對平等的。

    所以你要問拆遷戶人的心理是否高興,是否滿意,顯然也是大不一樣,不能同一而論的。

    不知大家注意沒有,我始終說[拆遷][本身]其實就是一種[買賣]行為。

    既然是買賣,這裡的價位補償就存在著高與低,存在著討價還價,存在著合適與不合適。

    這期間你的眼光,你的承受能力,你的心裡價位,你的處事方法,決定了你最後補償協議如何簽訂。

    而這種協議簽訂的滿意否?到底補償多少?只有每個折遷戶和開發商的心理最清楚。

    為此,此問題根本得不出正確答案,怎麼回答都沒有錯的。

  • 2 # 緣於廣東

    我家就是拆遷戶,我算是拆二代吧,而且我家是市區的房子靠馬路邊的3層樓被拆了,共800平米分了6套。父母就我和妹妹兩個女兒,我嫁廣東,妹妹嫁浙江,這下拆遷了,我一下找不著北了,爸媽讓我們回來挑樓層,我蒙了,自己店裡生意要打理,一直拖到去年才回來裝修房子,說心裡那句,大家都覺得拆遷戶好有錢,其實只不過把老房子換成新小區房而已,像我們江西上饒這邊三線小城市房價雖不高,也要萬左右平米了,所以爸媽是覺得還可以,挺滿意的,但是對我們來說,所有的生活都要打亂了,廣東的生意要放棄過來江西發展,老公一個廣東仔放棄自己家鄉跟我來江西確實不容易...總之,所有的拆遷戶都像大家說的那樣,靠拆遷發起來的人都是一夜暴富,以前窮慣了,現在有錢了,都成了暴發戶,土鱉,辭掉工作,馬上買好車子

  • 3 # 賈素飛律師徵拆諮詢

    隨著樓市的穩定,很多城市的“棚改”建設也逐漸緩慢下來。不過10年來房價一步步攀升,隨著城市化和開發商的推進式建設,不少老房子的住戶都經歷了“拆遷”的過程,這件事讓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看著自家的老房子被拆掉而黯然神傷。不過對於沒有經歷過的人來說,或許認為拆遷本身就是一項福利吧?

    其實對於拆遷戶來說,住房的補助有兩種:一種就是貨幣補貼,直接按照房子的房間數或是住房面積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另一種就是分房,在減少補貼的同時分配安置住房給你。那麼“被拆遷”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聽完3位拆遷戶的經歷,我羨慕了。

    1、房有所值

    之前有一位師姐,家裡面正好遇到拆遷的問題,本來鎮上住得好好的房子被拆掉了,換了2套房。於是父母覺得反正在這裡住也沒什麼意思,就會老家去了。結果師姐準備畢業的時候老家的地也被徵了,換到3套房,雖然她和她的父母對於搬來搬去這種事比較無奈,但還算房有所值。於是畢業後父母住一套房子,剩下的全部賣掉,給師姐在某南方一線城市買了一套房子。聽完她的經歷我眼睛都直了,著實羨慕。

    2、親戚離間

    第二位朋友就不像上面的師姐這麼幸運了。這位朋友是家裡的老宅被拆遷,結果各家親戚都到場,要從中分得一筆“好處”。一來二去本來互相關係還不錯其樂融融的家人卻為了拆遷的事斤斤計較,這位朋友已經不在老家居住,竟然還被大家認為不該分到補償。一來二去拆遷款基本每個人都留不下多少,家裡的老爸老媽還沒地方住,聽完想想還是不太舒服的。

    3、根不再

    有些人對於老宅的情懷是不止於物質上面的。第三位拆遷戶是我老家一位專門給工廠看大門的大爺,從小就喜歡跟著他一塊玩,現在城市化建設要把老房子都拆掉,給他家換了兩套小區房。結果老爺子各種不情願,覺得老宅那是自己的根,即使破舊也承載了幾代人的回憶,現在說沒就沒了,想想還是有些傷感。

    每個地方的拆遷總會夾雜這不同的故事,而拆遷這件事其實也是政府規劃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會做的決定,為了社會的持續發展我們應當支援。雖然沒有過“被拆遷”的體驗,但是聽了上面3位拆遷戶的經歷,總的來說我還是有些羨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美國旅遊如何獲取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