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從小我就看不慣我媽的很多做法和想法,那時候不懂拐彎,每次都直接說我媽怎麼怎麼不對,我媽對我也不客氣,不是打就是罵,而且都是及難聽的語言,冷嘲熱諷的辱罵我,幾十年都是如此,父親和妹妹也深有體會,只是對妹妹要寬鬆點,現在他們有七十了,可我媽的脾氣越來大越來越自私,一發脾氣全家老小都讓著她,不能說她一點點的不好,家庭氣氛一直不好,誰都想逃離這個家庭,離她越遠越好,我爸是沒辦法,整日就只有少說話、忍著,搞得一家人四分五裂,過年都不願回家,我也很苦惱,不是我們不想孝敬他們,實在是怕了,在一起沒幾天就鬧矛盾,整天沒有好心情,我媽虛榮心很強,喜歡攀比,說話難聽又刻薄,我侄女都二十歲了,她也說,為什麼我們家不能像別人家那樣溫暖,有親情?我和妹妹都不想回那個家,也不想跟他們在一個城市,都被我媽鬧怕了。
6
回覆列表
  • 1 # 992舒暢

    母親就是母親,在她的眼裡,孩子就是她唯一的,不允許孩子們出現不尊、不孝等現象,不允許孩子們有不禮貌、邋遢等習慣,也不會出現讓他人欺負孩子的種種念頭。當然,或許她為了家庭太自私了,讓“霸道”佔據了心靈,讓習俗衝昏了頭腦。

    作為她的孩子,應該找找原因,為什麼母親會這樣?是因為母親本身的原因,還是我們作為晚輩的一直沒能理解母親的心意,專門與她對著幹,讓她心情不好?

    ……

  • 2 # 嶽陽樓記

    謝邀。據妳所述,,妳母親這種脾氣屬於極少數。早年我姥孃家的鄰居屬於這種情況,稍不如意,對家人非打既罵,是她傻嗎?不是,是她心高命薄,處處與別人攀比,比如,你爸爸可能性格懦弱,早年家中貧寒,為了這個家,你母親成了頂樑柱,你爸和她相比,顯得太沒用了,所以在家中說一不二,這類婦女始終為家庭富餘而努力,當希望達不到時,心煩意亂,動不動就發脾氣,由於時間的積累,久而久之形成習慣,讓她改也難。唯一的辦法就是,他發脾氣就躲開,千萬不要正面還擊,必竟她是妳的母親。平時儘可能想想她的優點,別老想她的缺點,你兄妹的成長必竟她付出極大的心血,應報著感恩的心情對待你的母親。

  • 3 # 我是月明星稀

    首先,我是很反對一棒子說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子女應該對父母怎麼怎麼樣。也反對說子女應該對父母順從孝順,他們不容易………強調:我是反對不分青紅皂白的要順從父母子女的這種關係!作為大多數的正常人、普通人,父母愛自己的子女,子女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這是所有人所追求的。但我們都知道社會上不免會有很少的各種各樣的奇葩人,他們也會是父母,如果凡是順從他們,那豈不是在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人?

    其次,就是如果自己父母恰好是少數奇葩,自己應該如何?一是明白曲線救國;像題主說的,日常生活中你母親說什麼話,別那麼認真的往心裡聽,聽接她的話往下說,左耳朵聽右耳朵跑就行了,不然就是無窮無盡的爭吵。其實遇到奇葩父母,最難渡過的是未成年時,那會對我們的成長和未來造成很大的影響。二是自己去努力走心的做點什麼,不要期望太多、不求回報。根據題主描述,你現在應該三四十,成家立業,你母親也七十,她是不可能有任何改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如果想讓你們家庭氛圍改變,只有靠你自己。每次回家就那麼幾天,你放掉原來的成見和情緒,嘗試用正常的方式去交流,不要期待對應迴應,也許就會有些積極的變化。說句難聽得,她都七十多了還有多少的時間、你還指望她能怎麼樣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個人感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把解決方法放在期待別人的改變上是錯誤的方向,如夫妻關係。我們首先去找準方向自己改變,給點耐心,往往會出現正面的發展。

    祝你好運!

  • 4 # 小兔咚咚

    我能理解這個女兒,因為在這樣一個家庭中長大,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年兩年,十年。這是一個很漫長的時間,尤其是這種磨人心志的煎熬得生活確實是不容易的。

    但是這種生活我們是沒有辦法逃避的,既然沒有辦法逃避,就要學會接納和改善這種關係。

    首先,很多人會說說的輕巧,做起來哪有那麼容易?的確是,我們沒有辦法很好的改善這種關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一直生活在這種緊張的令人頭痛的關係中,它不僅影響了你在這個家庭中生活,而且影響了你以後的生活,你所控訴的母親的種種不是,其實在你身上也能有她的影子。有時候我們不願意承認,因為我們活成了我們討厭的樣子。兩個同樣固執的人是很難握手言和的。

    其次,不管怎樣,母親已經七十多了,我不敢說你還能恨你母親多少年。畢竟她養大了你,人都說,年齡越大,越像小孩,你應該也是當母親的年紀了,一個孩子要闖多少禍,教導和花費多少時間才能長大。讓她叨叨,以後嗓門會越來越小,越來越聽不清,珍惜現在的時光吧。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時,再後悔。她訓你,你就說:好,是是是,行……自己的親媽能怎麼辦?

    最後,希望你能活成你希望的幸福模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懂得使用者需求才是成功關鍵,論小米是如何“深入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