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東先生
-
2 # 亦有所思
不止是矛盾,更可以看出孔子的言行不一!
小可雖然討厭儒家,但無比喜歡孔子。只是在這件事情上,孔子跳一百個黃河恐怕也洗不清!
“知其不可而為之”指做事的信念,可以理解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無悔!“欲速則不達”可以指做事的節奏和策略;“邦無道則愚則隱”可以指做事的底線原則,甚至可以理解為“不可強求”,或者通俗地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可以看出,第二句話“欲速則不達”也是屬於“為”的一種!所以歸結到第一句“明知不可而為之”完全沒有問題。因此,產生矛盾的是隻能第一句和第三句。
那麼,在孔子身上,這兩句話矛盾麼!
相當矛盾!
“知其不可而為之”在孔子身上我只看到他為了理想而不停地奔波。但是“邦無道則愚則隱”卻在他身上發生了許多次。
他在魯國當了大官,頒佈了一系列卓有成績的制度。結果引來了齊國的警惕,於是齊國設計了一場包括美人計在內的連環計,透過一個小人送給魯定公一大批網紅,結果魯王迅速掉進了紅粉陷阱之中,不理朝政。孔子見狀,便離開了魯國!
孔子的這個做法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因為孔子的行為絲毫算不上“知其不可而為之”,我們甚至可以這樣理解,面對困難,面對陰謀,面對小人,孔子選擇了退縮,甚至這種退縮有一個光芒四射的名字,叫做獨善其身。
而這個獨善其身是最讓人不恥的行為之一,這在本質上就是不忠,更是不盡職的表現。實際上他的為行為後世的官員起了一個十分不好的開頭。
稍有不順,小爺我不伺候了!
而小爺不伺候的含義就是影射這個皇帝是一個昏君,因為是昏君,所以我“則愚則隱”。
我們可以理解為面對黑暗,面對邪惡,孔子要做的不是扭轉,不是反擊,而躲避!
孟子的“捨生取義”我並沒有看到,我看到的只是為了自己高潔的名聲而將眼睜睜地看著君主走入深淵。
這也是後代許多帝王最討厭的就是“邀名之臣”,更是明朝文臣系統的“醜行”之一,將帝王的謫貶和廷杖當成光榮。彷彿自己是忠臣,而皇帝是昏君。
卻不知,這種只知道成全自己卻不知道顧全帝王的心思,恰恰是最大的不忠!
同樣,孔子見南子,是“明知不可而為之”麼?是“則愚則隱”麼?為什麼為了一個偉大的目標可以忍受屈辱和誤解去見南子,卻不能在魯國和小人做鬥爭呢?
我的理由是,誰都有年輕的時候,誰都有犯錯的時候,誰都有臭脾氣的時候。只是,這樣可以麼?
儒生好名,並且過於注重名聲。更要命的是,在儒生眼裡,名聲重於一切!
這是中華民族上層建築的劣行之一!
回覆列表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欲速則不達
邦無道則隱則愚
這三句都是論語裡的名句,他們沒有矛盾,是孔子對不同的人說的話。
第一句是他人說子路的,他是武將出身,經常魯莽行事,包括他的身死也是因為不聽孔子教誨而造成的。這句話針對的是個人的行事風格。
第二句是孔子對子夏說的,子夏要去現今的莒縣做官臨行前問道與老師,孔子說治國要方向清晰,路線明確,不能急於求成,國民是需要教化的,所以不能急。這句話是講怎樣為政的。
第三句裡的愚是孔子讚歎甯武子的,愚不是愚蠢,是難得糊塗,是大智若愚。
隱一是閔子騫,當時季氏安排他去做費宰,但閔子騫認為三桓把持魯國應屬無道,寧願隱居也不上任。
隱二是孔子對蘧伯玉說的話,邦無道則隱,卷而懷之。隱和愚是教導要審時度勢,不一味的愚忠,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即是此意。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每句話都有自己的典故,充分體現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所以沒有矛盾,只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