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醉美梨鄉
-
2 # 優優奶奶6751
謝邀。老家有房,不能回家改建,老人“落葉歸根”?何去何從?這個問題對老人也是挺糾結的,年紀越大思念越深,落葉歸根是老年人的想法,我自己也有這個想法,想回老家東陽,那裡有自己童年時的玩伴,有自己的親人,但是子女肯定是不同意讓自己的父母離的遠。只有順其自然,反正這個城市已住二十多年,生活已習慣了,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和好鄰居,健康平安就好,開心過好每一天。
-
3 # 牛刀看世界
落葉歸根是老一裴的人對家鄉的一種回憶。當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了,才會有這種想法。對家鄉的思念,沒有達到六、七十歲的人是很難理解的,他們希望晚年時光裡能夠在自己小時候生長的鄉村老房子生活,或者重新在村裡買一點土地蓋套房子,種種地,活動一下筋骨。年輕時時候拼命的想到大城市去奮鬥,是因為大城市裡有他們的理想、未來、希望。等到老了,孩子們成家立業了,他們才會想起來自己的歸宿點,重新回到農村。就跟候鳥遷徙一樣,一去一回。但是如果老家有房,有地,也不能建了。土地和房子也不什麼值錢了。買賣少了,租賃多了。
農村老家是心靈的嚮往,是盛開在每個人心靈深處最耀眼的花,隨著年紀的增長,這種思念越深……而葉落歸根,回家養老的老人,最希望的就是老家有房子!可是老家有房,但又不能改建怎麼辦呢?
一、戶籍遷出農村原籍,對於原在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政策是如何規定的?大多數遷出戶口的朋友,可能都不一定知道和理解以下的政策,但既然出臺這樣的政策,就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並不是以你的理解或者不理解而轉移。
談到這個政策就必然提到土地,就是原老家房屋所佔的宅基地,因為宅基地是集體經濟組織無償分配給本村村民的,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質,又因為房屋是在地上建造。
所以一般不屬於本村村民的宅基地是要收回的,而房屋以私有合法財產的性質仍然存在,這就決定了由於房地一體緣故,才使得宅基地暫時沒有辦法收回。
那麼怎麼辦呢?於是,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即原遷出原籍的非農戶口人員,原在農村老家的宅基地,地上房屋如果坍塌、空閒,沒有批准重建的,宅基地收回。
這以上也就是題主所說的,不能改建的原因所在。
二、原遷出人員,農村老家房屋不能改建的個人見解?其實,筆者非常理解老人葉落歸根的心情,但在那個非農與農業戶口差別極大的年代,其已經得到了那個時代的政策紅利和待遇。
對於農村戶口的人來說,當年也只能有點基於村民資格可享受到的土地待遇,現在還只能一戶一宅,因為人多地少,多出的人夠條件也不能分得宅基地。
如果允許城市居民繼續利用或者買賣宅基地,勢必剝奪了具有村民資格人員的村民應享有的待遇和福利。
換句話說,原來走出去的人,先不說對老家道路、環境等家鄉建設有沒有過付出,做沒做過貢獻,單單從已經享受到當年政策的優越待遇來說,再回鄉享受基於村民資格才能享受的東西,似乎有點與村民爭利,也似乎有些不公!
因此,原遷出農村的人,在老家宅基地上房屋不能改建、翻建並無不妥。
三、老家有房不能改建,怎麼辦?思鄉心切,人之常情。但如果說遷出原籍的老人,農村老家有房不能改建也不是絕對的!法律和政策對農村房屋維修尚沒有禁止性規定,你可以做必要的維修。
當然,還有其他不便表述的辦法,自己想吧!
只要房子在,原遷居他處的老人可以隨時隨地來老家居住的願望還是可以實現的。
綜上,老家有房還是可以修繕的,這樣也可實現葉落歸根的心願!你怎麼看呢?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