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帝之槌
-
2 # 千隻鶴0214
其實不止是長平之戰齊拒絕趙求援要求。自五國伐齊之後,差點亡國的齊對各國存在怨恨心裡。秦對齊的外交又非常成功。齊與秦風馬牛不相及,看著列國被秦攻打,心裡還暗爽的很。所以戰國最好得幾十年,齊的外交就四個字,局外中立。知道秦軍滅了五國到了家門口才悔之晚矣。
-
3 # 乃次夠
老大和老三打架,老二坐收漁利!!!!老大如果被老三打成重傷,老三殘廢。老二可以重新坐回老大位置!!!!所以齊國老二很聰明!!!!!
-
4 # 科技魏玄成
秦攻趙長平......請粟於齊,而齊不聽。
這是戰國策裡的一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篇文章後面的內容是齊楚救趙,蘇秦勸齊王,也就是說呢,這篇文章的秦攻趙長平,並不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的秦趙長平之戰,而是發生在其之前的一次秦攻趙的戰爭。後世資治通鑑把這段文字篩減加工,說長平之戰的時候,趙國像齊國借糧,齊國不願意。實際上這不是史實,因為蘇秦早在長平之戰前就掛了。
長平之戰在秦趙襄王四十七年7月發生重大轉折,趙軍連戰連敗的廉頗被趙括替代,秦軍王齕則被白起替代。趙括到前線就開始進攻,很快就被白起包圍。《史記》記載到秦昭襄王四十七年9月,趙括被圍斷糧46天,突圍不成全軍覆沒。也就是說,趙軍在7月中旬就陷入包圍圈,40w趙軍主力與糧草輜重分隔開來。在這期間,趙軍無法突破佔據險要地形的,白起親自挑選的奇兵,以及秦昭襄王孤注一擲臨時徵調的河內郡全部15歲以上男丁組成的增援部隊。包圍圈外的趙軍有糧食,但臨時無法阻止起數量足夠多的軍隊,根本打不進去,這才是當時的實際情況。
所以,秦趙長平大戰的時候,趙國亟需的就不是軍糧,而是軍隊。但是其它五國也完全根本來不及。當時的交通條件,趙括被包圍的訊息傳到邯鄲起碼要三天,趙國即使立刻決定向其它國家求救,最近的也只有魏國比較近,但往返路途也需要20-30天。再加上游說魏國的活動時間,以及魏國動員軍隊的時間,可以說最有可能救得了趙軍的魏國軍隊,也需要兩個月也就是60天以上才能出發。到達長平戰場可能要75到90天,趙括軍早就死絕了。要借糧食需要的時間也是一樣的長,而且關鍵問題是糧食無法進到包圍圈內部,借了糧食也沒用。長平之戰後的邯鄲之戰就證明了這一點。平原君趙勝在秦昭襄王五十年去楚國求救,楚國的救兵到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的12月才抵達邯鄲!楚國整整準備了一年多才發兵!
所以,趙國當時的確可能去借救兵,但不是單獨借糧食。趙國更務實的辦法一定是去列國求救,但更重要的也不是解救45萬趙軍,那個只能靠趙國自己救,列國一個都沒法指望。趙國去求救更重要的是需要得到他們在趙國面臨滅國的風險之時,保護趙國的承諾。但是借糧應該沒有這回事,因為借了也不管用,所以這個提問就不成立,也就不用看了。
趙國當時不缺糧的證據還有一個,就是長平之戰發端於秦昭襄王四十七年1月王齕攻上黨,到四十七年4月開始與廉頗再長平交戰,連揍了廉頗三個月,逼得趙王在7月換將,隨後9月白起就滅了趙括全部軍隊。但是在趙括被滅後,秦軍沒有搬師,當時的秦軍數量應該有50w-60w之間,這麼大的軍隊按道理來說應該搬師回國了,因為當時秦國一沒都江堰,二沒鄭國渠,每次徵集的糧食只夠數十萬大軍征戰一年,就連白起打下楚國鄢郢只用了數萬軍隊,也是分成兩次出擊完成的。但是長平之戰結束後,秦軍沒有搬師,而是又打了一年多,在秦昭襄王四十八年10月完全平定上黨,然後調轉軍隊北攻趙國的皮牢和太原,直至中了反間計,到秦昭襄王四十九年1月搬師回國。那麼秦軍數十萬大軍能夠在2年多的時間裡持續作戰,甚至白起認為還可以拿下邯鄲,足以說明秦軍糧食十分充足。顯然,秦軍把趙括本來的軍糧搶了過來,趙國是不缺糧食的。
回覆列表
不光是齊國,其他國家也不會幫。當時,趙國是唯一可以秦國抗衡的,時不時也欺負其他弱國,這些國家不希望秦趙任何一方勝,希望他們互相鬥殺,然後各國就趨於勢力均衡,坐收漁利,加之趙國外交失敗,因此長平之戰時趙國已被秦國成功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