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大美客家
    圍樓式

    長方形圍樓式

    圓形圍樓式

    圍樓式的房屋建築,有長方形圍樓和圓柱形圍樓兩種格式。它是客家人初期的一種民居建築形式,多見於閩、粵、贛邊沿山區。長方形圍樓的主要特點,是把外圍牆築得特別厚,牆體全是用混雜生土夯築。只有土、木、瓦3項用材。屋內建兩排矮小雜屋,所有欄畜等均在屋內。

    殿堂式

    殿堂式的房屋建築,一般都表現為中原漢族府第門庭的風格。它採用的是中國民族傳統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柱樑式和斗拱式混合結構,佈局嚴謹,講究座向,左右對稱,堂皇美觀,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實用價值。其主要特點是屋內廳堂多、天井多,常被人們習慣稱為“10廳9並”或“9廳18井”。

    圍龍式

    圍龍式的房屋建築,從大體上來說是屬殿堂式的擴大。其主要特點也是講究對稱,按層次提高。在後圍,亦多為半月形花頭塋建築,只是一般多圍繞花頭瑩建築後圍屋,故稱為“圍龍”。通常是1條圍龍或2條圍龍,但是也有3條以上的大型圍龍屋。

    五鳳樓式

    五鳳樓式的房屋建築形式亦較多見於山區,通常沿著山坡地勢呈階梯式建築。其主要特點是:房基呈階梯形,頂瓦呈層至式,一般為五疊,從遠處看去,一層層的頂瓦飛簷。

    走馬樓式

    走馬樓式的房屋建築,多見於閩、粵、贛邊山區,目前在贛南、閩南和粵東北部一帶仍大部份建築這種房子。其建築造型有一字形、回字形和曲尺形等。多為依山而建,分上、下兩層,底層為廚房、農具雜物房、畜欄、廁所等,上層為起居室和倉庫。走馬樓的主要特色是:在2樓外部,用木料建成一條長長的欄杆迴廊,使居室乾爽、衛生、通風。以適應山區潮溼、多雨的氣候。

    縱列式

    縱列式的房屋建築,是由數棟縱向的長列樓房組合而成的,一般有2列、3列、4列,也有多達6列、8列的,或稱為“兩槓樓”、三槓樓”、“六槓樓”或“八槓樓”,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梅江鎮泮坑鄉的“六槓樓’屋。

    四點金式

    四點金式的房屋建築亦稱“四角樓”屋,它在梅州市之五華、興寧等縣較為常見,而在吾梅之南口、鬆口、白渡、城東等各區亦有不少。其主要特點是:在房屋的4角,升建起有如近代炮樓式的兩層以上建築,四個角樓均有瞭望孔和喇叭形視窗的設定。

    中西混合式

    中西混合式房屋的建築,是客家僑鄉在民居建築方面的特有風格。它把客家傳統的房屋結構與西洋的建築藝術裝飾結合起來,建造成混合型的民居建築。但是即使在外觀上吸收了西洋建築雕塑造型與幾何線條藝術的裝飾,而其內部結構仍然是大圍屋式的客家民居傳統佈局。最為突出的有梅縣白宮湖洋尾村的聯芳樓和程江鄉的萬秋樓等,它給人增添了高雅堂皇、幽美舒適的感受。

    穿堂式

    穿堂式房屋的建築,是粵東山區較常見的一種簡易的小戶民居建築形式。其主要特點是二正面呈一字形,中間開一個無後牆的廳,使住房分別排列在廳子的兩邊,成對稱狀,不用另建大門和圍牆。

    鎖頭式

    鎖頭式房屋的建築,是在穿堂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的屋式。即在廳子的背面築一後牆,使前或屋後左、右兩側再加建兩個廂房,狀如民間的一種古式鎖頭。

    下山虎式

    下山虎式的建築,外形有如一隻下山老虎,但實際上,只是後依小山,由一種簡易的穿堂屋與鎖頭屋結合的形式,不過較之前兩者有所發展和完善。其主要特點是:以門廳前排屋為準,既向屋後、左右側延伸,使之建成內封閉形的回字屋宇;又在屋前左右側再往前伸出一點,使之狀如下山老虎的兩隻前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史上真實的李典到底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