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青漁

    實在的說,這“三不開”確實不是什麼好詞語。原因是它是用來是諷刺中國古時那些懦弱糊塗,不敢有所作為的官僚。而這個詞也正好出自這位馬胤孫。

    馬胤孫,在《舊五代史》裡,又名馬裔孫。至於為什會出現名字誤差,應該是胤與裔口音造成的原因。

    關於“三不開”這個不好的詞彙怎麼被冠名在馬胤孫身上的?這是由於他在後唐唐末帝李從珂時期,身居宰相之位,卻毫無決斷之能,對朝廷的相關事宜一點也不熟悉。屬於那種不精通朝官任用,朝官職責的人。

    客觀而論,在五代十國,尤其是在後唐那種朝政極度混亂的時期,朝堂爭鬥激烈的情形下,馬胤孫確實有些毫無宰相的擔當。但客觀的說,這未嘗也不是一種保全自身的手段。

    唐末帝李從珂時期,先不說李從珂本身就是起兵反叛奪得的皇位,而在李從珂起兵之初,馬胤孫勸過李從珂不要造反。可以說他迂腐,也可以說他有忠心。在後唐那種亂七八糟的環境裡,朝堂之中有馮道、盧文紀、劉昫等人明爭暗鬥,外有節度使石敬瑭等人虎視眈眈,可以想見,五代十國真的很亂。簡而言之,就是這位馬胤孫大人,就像一個和事佬,你們只管爭便是,他則不參與,無能專決,但署名而已,還少見賓客。於是,便有了時人對他的“上朝時不開口議論朝中之事,不開印以行事而署名就行,下朝後在家不開門接見士大夫。”這便是“三不開”的由來。

    從馬胤孫身為宰相的種種作為而言,他確實顯得很無能,也讓朝官很看不起他。但客觀的說,在那種時代大背景之下,也算是一種保命的手段吧。在石敬瑭取後唐立後晉之後,馬胤孫也還活得好好的。也是在唐末帝李從珂死後,傳國玉璽從此失蹤。

    客觀而言,馬胤孫也算是念舊情的忠臣。在李從珂死後,從不信佛的他開始信佛,感念唐末帝的恩德與知遇之恩,每日頌唸佛經奠祭,這種事當時的君王朝臣不可能不知道。馬胤孫這種信仰上的改變,是個很讓人費解的難題。而他佛堂誦經悼念李從珂之事,卻無人追究。客觀而言,未嘗不是他此前那種毫無作為的種種事蹟,讓人放下了對他的戒備,都知道他無能這自然也沒什麼威脅了。

    據說,馬胤孫傾慕韓愈為人,在病逝前作有一篇《槐蟲賦》以言其志,今存於他的老家。沒見過其文,便不多言。但歷史中有一個有趣的記載,在馬胤孫及卒後旬日,有侍婢靈語,一如裔孫聲氣,處分家事,皆有倫理,時人奇之。

    史官不會無緣無故記載這麼件趣事,關鍵處在“處分家事,皆有倫理”這裡,意思是說馬胤孫處理家中事很有條理,這就值得對其研究一番了。

  • 2 # 君子樂

    《五代史·馬胤孫傳》:“不開口以論議,不開印以行事,不開門以延士大夫。”上班的時候宰相大印從未使用過,形容他不理政務;有人上門跟他談國事,他從來不開尊口;回到家裡之後,別人想來拜訪,他根本不開門。因此被稱為三不開。

  • 3 # 獨釣孤海一隻魚

    馬胤孫是個奇葩宰相,這一點的確如此。所謂“三不開”,上朝不開口議論,下朝不開章辦事,回家不開門見客,故時人稱其為三不開宰相。但在五代十國時期這個特殊的歷史階段,馬胤孫的奇葩行為,確是最明智的自保之舉,在我看來馬胤孫才是一個看透勢局的聰明人。只是時人多不解罷了。其因有三

    一、 首先馬胤孫這人是有才能的,至於其抱負是什麼就不確定了。馬胤孫絕對是一個深諳世事的一個人,要不然自己的官怎麼會越做越大呢,他的手段還是有一些的。只是在那個時代他找不到自己可以奮鬥事業。

    二、 因為五代時期,皇帝輪流座。武將造反做皇帝是很平常的。故馬胤孫為了自己安全,不得罪人,免得自己捲入政治紛爭的自保之舉。因為你不知道明天誰又當皇帝。比如和他同時期的著名文官馮道就是這樣。

    三、馬胤孫沒有遇到雄主,故自己的才華寧願隱沒,也不給一些庸主出真正的好主意,因為出主意等於給自己挖坑,搞不好自己會因此送命,所以不出最好,如果實在沒辦法就裝糊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遊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時,是完全不需要糧草嗎?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