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瞻星記
-
2 # 六月思諾
讀書是為了理解書本的知識並且運用它解決實際的問題,關於如何看書才能更加容易記憶,推薦一本書《實用性閱讀指南》。
這本書裡面有一個章節主要講述瞭如何把書本的知識記憶得更加牢固的。作者在書本里主要講述了以下幾個方法:
1,把書本的知識反覆閱讀,直到自己能夠記牢為止。
反覆閱讀,把書本知識記牢,我最得這個方法是很有用的,但是大腦的記憶是有限的,我覺得這個方法在讀書年代是有用的,出來工作後,有太多瑣碎事要做,根本記憶不過來。
2,把書本的知識用思維導圖理出來,這樣能夠讓自己理清書本的邏輯框架,有助於自己理解和自己知識。
思維導圖就好像一個房子的架構一樣,能夠熟知房子的架構,就不會在這個房子迷路,就更容易找到出去的路。
3,透過聯想來記憶
關於聯想記憶,有兩個,一是意思相近的一起記憶,一是把陌生的事物聯絡自己熟悉的東西,進行相關聯想來記憶。
這個記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習英語。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無法理解它的讀音和內容,都會把它標註我們中文的讀音,再想象它的意思。比如,關於英語這個單詞,我記憶的譯音是,“英隔利是”。我的聯想就是英華人發利是(紅包,壓歲錢)。
4,透過輸出來記憶
輸出倒逼輸入,大家都懂這個道理。要輸出,就得自己理解了才能夠講出來,
比如,現在講記憶書本的知識,我把《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的內容,聯絡我的實際經驗,這樣講出來,就算是輸出,我講出來了,就等於我又把書本的內容複習了一遍,這樣就記得更加清楚了。
上學時,不管是英語老師還是語文老師,都告訴過我們,做閱讀理解時,最好的方法是先看一遍問題,再帶著問題去文章中尋找答案。
讀書也是這樣的,帶著問題閱讀,不但能夠幫我們節省時間,還可以幫助我們加深記憶。
因為不帶問題的閱讀,就像是漫無目的地閒逛,逛完了,卻不知道自己都看到了些什麼。
舉個例子,你平常有沒有注意過周圍有哪些東西是紅色的?一般大家都很少注意,但是一旦提出了這個問題,再去看時,就很容易找出周圍那些紅色的東西。
所以下次在閱讀之前,不妨先問自己幾個問題,比如這本書主要是講什麼的,作者說得有道理嗎?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
帶著這些問題去書中找答案,這樣一本書讀下來之後,至少可以記住兩三個知識點。
二、做讀書筆記說起記憶,我們總是很快就想到那句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之所以總是被很多人提起,因為事實就是如此。
人的記憶的儲存和提取是負相關的,也就是說,儲存越容易,提取就越困難。所以做讀書筆記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記憶,
除了做筆記,還要複習筆記,因為只是簡單的記錄,並不會幫助我們記住太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時地回顧,艾斯浩賓遺忘曲線告訴我們,人的記憶分短時和長時兩種,如果能夠按照記憶規律複習,就可以將短時記憶轉化成長時記憶,從而在大腦中儲存較長的時間。
除此之外,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學習一下視覺化筆記,將筆記和圖形、思維導圖等相結合,對記憶的加深更加有幫助。
三、向他人講述向他人講述,實際上是一個輸出的過程,當我們在講述的時候,會有意識地將已經儲存的資訊進行回顧再加工,這個過程就會幫助我們再次加深記憶。
向別人講述並不止是面對面交流這一種方式,也可以透過寫書評、書單的方式,分享給大家這本書講的是什麼,這本書的優缺點,這些都對記憶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