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獅山下的亦白
-
2 # 洛水清風
明成皇后是19世紀末期北韓的實際統治者,她生於1851年,驪興人,本命閔紫英。15歲時被冊封為高宗的王妃(那時北韓是大清的藩屬國,北韓王朝高宗李熙當時稱號是大君主,1897年北韓脫離宗主國清朝,建立大韓帝國,李熙自稱皇帝,高宗他廟號)。當時北韓高宗的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攝政,一味採取閉關鎖國路線。明成皇后則鼓勵高宗採取開化政策並引入日本勢力,在朝野扶植親信,任用親族出任要職,排斥大院君。閔妃在與大院君爭權的過程之中與親日的開化派勢力漸行漸遠,偏向親華,多次利用清朝勢力掃除政敵以求掌權,逐漸成為北韓王國的實際統治者。清朝甲午戰爭戰敗後,正式宣佈放棄北韓的宗主權,並從北韓撤兵。閔妃一下子失去清朝和日本兩座靠山,於是,她把目光投向鄰國俄羅斯,想借助俄國勢力來抗衡日本對北韓領土的狼子野心。
許多李氏北韓元老級的大臣,對明成皇后專權早就心生不滿,甚至想暗中除掉她。明成皇后當權期間,與中國的慈禧一樣,大興奢靡之風,造成國庫空虛,不少史學家認為她是造成北韓亡國的真正禍水。早在1882年,高宗的生父就發動宮廷政變,欲剷除明成皇后與其家族。明成皇后知道訊息後,提前逃離皇宮,躲過一劫。後來,明成皇后利用清朝的勢力再度奪權,並對反對她的人進行殘酷政治清算。在後來許多年中,北韓王朝的命運一直牢牢掌握在她手中。
對於明成皇后的親俄之舉,日本早就心生不滿。1895年10月8日,日本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乙末事變”。日本公使三浦梧樓策劃日本浪人及親日的北韓軍隊殺入景福宮,於乾清宮將明成皇后活活砍死,焚燬其遺體,並脅迫高宗廢她為庶人。直至兩年後1897年,高宗改國號為“大韓帝國”,自稱皇帝,才將閔妃復位並追諡為“明成皇后”,厚葬於漢城東郊清涼裡的洪陵,由於明成皇后早期主張開放、後期力抗日本並身死殉難,故深受後世南韓人民的尊崇。
在高宗李熙稱帝三年後,日本就完全吞併北韓,大韓帝國宣佈滅亡。誰也不會想到,明成皇后被害的事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原來安重根刺死伊藤博文被抓,日本人對其列出15大罪。第一宗罪,就是刺殺明成皇后。這顯然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南韓人自然不會相信日本人的鬼話,如今明成皇后於安重根一起,早就成了南韓人心中的民族英雄。
回覆列表
死因:明成皇后是被日本人殺害的。
人物簡介
明成皇后(北韓語:명성황후,1851年—1895年),北韓近代史上的女政治家,本名閔茲映(민자영,一說閔紫英或閔貞鎬),本貫驪興閔氏。明成皇后生前並不是“皇后”,而是大清帝國屬國——北韓國的王妃(藩屬國君主的正妻只能稱“妃”),其最高頭銜也是1895年1月所封的“王后”(當時高宗的稱號晉升為“大君主”,王妃也隨之升為“王后”),因此歷史上通稱為“閔妃”。她是北韓王朝高宗李熙的王妃,驪興閔氏外戚集團的核心人物,19世紀末北韓的實際統治者。
閔妃是僉正閔致祿之女,1866年被冊封為北韓王妃。當時北韓高宗的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攝政,一味採取閉關鎖國路線。而後閔妃鼓勵高宗採取開化政策並引入日本勢力,在朝野扶植親信,任用親族出任要職,排斥大院君勢力。閔妃在與大院君爭權的過程之中與親日的開化派勢力漸行漸遠,偏向親華,多次利用清朝勢力掃除政敵以求掌權。
至甲午戰爭(南韓稱:清日戰爭)日本戰勝中國之後,遭親日開化派奪權而失勢的閔妃欲轉與俄羅斯合作對抗日本,因而引發1895年10月8日的“乙未事變”,日本公使三浦梧樓策劃日本浪人及亂軍入侵景福宮,於乾清宮殺害閔妃,焚燬其遺體,並脅迫高宗廢她為庶人,直至兩年後1897年,高宗改國號為“大韓帝國”,自稱皇帝,才將閔妃復位並追諡為“明成皇后”,厚葬於漢城東郊清涼裡的洪陵(後遷往金谷洞)。由於明成皇后早期主張開放、後期力抗日本並身死殉難,故深受後世南韓人民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