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虛觀復

    在我看來,《道德經》從老子筆下到讀者眼中,是一部絕世天才少年的千年成長史。

    1.老子筆下的《道德經》——南方文化孕育的帝王學

    ●南方文化

    在春秋戰國時期,南方文化也就是楚國文化。在老子生活的年代,南北對峙,尤其是春秋時期,楚國與北方中原各諸侯的對抗成為了諸侯爭霸的主線。

    所謂春秋五霸,大都要麼是楚國國君,要麼和楚國PK。僖公四年,齊桓公伐楚;晉文公,城濮之戰;宋襄公,泓水之戰;楚莊王,問鼎中原。

    頻繁的南北PK背後,是南北文化傳統的格格不入,不能相融。

    北方文化重人輕神,南方文化重神輕人。

    北人,重人事,雖具有“德配天地”的天命觀念,但力求把天命置於人的自由意志之下,天命歸於有德,而是否能敬德,則是人的自由意志。

    孔子就希望建立一整套的世俗而非宗教的禮治秩序,實現對於國家和社會的治理。

    南人,重神權,他們是“三皇五帝”中顓頊的後人,顓頊氏以大巫身份改造原始宗教,形成了重視神權和巫權的文化傳統。而楚國地域遼闊,湖澤千里,山巒起伏,交通不便,皇權力有不逮,世家盤踞一方,各自分享著政治權力,依靠宗教神權維護各自利益和保持共同的政治文化凝聚力。國民可以不聽王的號令,但神的指示是一定遵從的。

    老子,作為楚中國人,自然也深受南方文化影響。這是《道德經》產生的文化土壤。

    道,作為《道德經》中最重要的概念,雖然不是人格化的神,但卻具有神的力量:道是萬物的起源,道主宰萬物,道不可被人所認知。《道德經》中天性、自然是最完美的存在形態,真正意義上的完美人格,是置身道中,是順應自然的變化,合乎於道。因此,在老子的《道德經》中,道體高於人本體。

    ●帝王學

    據《史記》記載,老子是周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在他生活的年代,文字,為統治階級所專享,普通老百姓和文字無緣,當老子以文字創作《道德經》時,他的寫作物件是國君、諸侯,因此《道德經》主要是對統治者的建言獻策,闡述如何治國理政。

    老子筆下《道德經》中“聖人”、“君子”要麼是國君要麼是諸侯,而並非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道德完人。

    當以這樣的視角去看待《道德經》,有些章句也就順理成章,不擰巴了。

    《道德經》第七章,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後人就質疑啦,聖人啊,應該大公無私,怎麼能有私呢?

    那是儒家的觀點,老子看來,有何不可呢,聖人首先是個人,是人都有私慾,更何況是作為統治者的聖人,維護自身統治的長治久安,就是他們亙古不變之“私”。

    況且,在老子看來,矛盾對立統一而存在,有“無私”那就必然有“有私”,“無私”和“有私”,是存在於個體之中的一體兩面,沒有一個人會是純粹的無私或者絕對的自私,而是行走在無私和自私的鋼絲之間,來回平衡。真是因為老子對於人的實事求是,使得《道德經》具有了人的溫度。

    《道德經》第三十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予之……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宋儒就批評說,老子,搞權謀詐術,是個陰謀家!《道德經》是寫給統治者的,對帝王而言,權謀詐術從來都是政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自古以來,偉大的帝王,大都深諳人性,精通權謀。老百姓可以無知無慾,帝王不行,面對奸人不是靠道德感化,而是要比他們更奸!

    實事求是說,老子筆下的《道德經》,是一具時代的肉身,TA的穿著打扮帶著時代的印記,然而《道德經》中綿綿不絕的精神卻超越時代,光耀千古。

    2.讀者眼中的《道德經》——由你定義“你應該如何生活”

    老子,騎著青牛,路過函谷關,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經》,從此杳無音訊。

    老子和《道德經》之間的臍帶自此被徹底剪斷。《道德經》開始在歷史長河獨自遊蕩,我們可以把《道德經》想象成是長卷《清明上河圖》,時代的聚光燈,在卷軸上來回搖曳,不斷地變換著畫卷的焦點,或逍遙自在如莊子、或嚴刑峻法如韓非、或放浪形骸如竹林七賢、或飄逸瀟灑如李白蘇軾。

    一代一代的修道人都在對《道德經》進行著“革命”,但都是“在原地的革命”,好比一座城市在不斷改建,雖然城市的地點不變,但構成這座城市的各種道路和建築卻在變化中,“地理空間”不變,但是“生活空間”卻在變。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讓《道德經》一直成長到今天。

    當下,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碎片化的時代,我們追趕著雨後春筍般的網紅,我們刷微博刷朋友圈刷抖音,我們莫名焦慮,我們精疲力竭,我們同時在做著很多事情,但每一件意義似乎都毫無關聯。生活就像是水銀落地,四下散去,無法拾掇成一個整體。我們身處時代的恢弘鉅變,卻對於自我生命的意義茫然而不確定。

    所以,藉由《道德經》,讓投射出去的視野重回自我個體,讓該由你決定的幸福重回你的手中,讓你的生活變得簡單而紮實,充滿了確定感和意義感。

    正如蒙田所說:我們的責任不是創作書本,而是製作人格;我們要贏得的,不是戰役和疆土,而是行為的秩序與安寧。我們偉大而榮耀的傑作是一種合宜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喜歡李白、蘇軾的詩歌,如果你喜歡《笑傲江湖曲》,如果你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馬行空、奇思妙想,我相信你也一定會喜歡它們精神的源頭《道德經》。

    一個人之所以選擇《道德經》,正因為他是這種人,《道德經》絕非人們可以恣意取捨的無生命的書本,TA因掌握TA的人的精神而充滿靈性。

  • 2 # 南京帥裹裹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道德經》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 3 # 天方夜橝

    《道德經》是一部關於“宇宙——生命”系統的“大學”。《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道”本身就是生命,或曰生命的總源。準確地說,“道”只有顯化為生命,才能真正顯示自己無窮、無限、無盡、無比的活力。沒有這種顯化,誰也無法確定“道”是有是無,在與不在。

    關於生命,老子首先講到了它的本質,即天地萬物與生命的“知”,即“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的心,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這是極其重要的觀點。不懂這一點,就不要談東方文化。古人著作中關於“天人合一”、“天人和諧”之類的論調,全是從這裡引發出來的。這也不是老子的哲學,千萬不可把《道德經》當西方文化意義上哲學看待。《道德經》是老子概括了“名物兩可”遠古時代的全部文化,並在自己的修煉實踐中得到證實的真理。老子說的這一切對我們今天這個“名物兩非”時代的人類來講,太難理解了。事實上這怪不得老子,只怪時代在我們頭腦中形成的偏見、錯覺太多太多。現代人的頭腦,幾乎被數不清的“美之為美”的知見,塞得一點空隙也沒有。對此,我們並不悲觀,我們以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尤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進步,一定會證實老子所說的這一真理,“物極必反”嘛!但是,我們要提醒許多熱衷於東方文化的人們,恢復巫術是決計不可能真正讓人們理解老子提出的這一真理的,歷史不會走回頭路。

    老子的偉大貢獻還在於,他揭示出人類痛苦的本質在於“美之為美”、“善之為善”。美與善是存在的,醜與惡也是存在的。但對於“道”來講,對於生命的本來面目來講,他們都是白駒過隙。美與善、醜與惡構成的是一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結構,缺一邊也無法達於“至善”、“至德”。人類的困境在於,不識別,不判斷,就無法知“道”的無限生命力;識別了,判斷了,相應的觀念、意識、形象便留存了。“心”、“知”中一旦有一留存,下一個輪次,天地萬物與“心”、“觀”之同,就被扭曲了,“惡”也就產生了。我們眼前這個世界,這個自然界,就是從“開始”以來,生命體的這樣一個認知怪圈,不斷積累而成的一種無法克服的能量定勢。與其說人必須戰勝大自然,不如說人必須戰勝自己作為生命體的這樣一種認知定勢。這個道理比較難懂,很容易被人說成是唯心主義,但只要你把“認知”也當作一種切實的能量運動,對於這個問題就不會誤解了。因此,對於人類今天這樣的困境,不是哪一個個體人自己可以憑主觀意識能解決的。越解決,越是“美之為美”、“善之為善”,越是“惡”。世間人的一切痛苦皆從此處開端。佛、道兩家把這叫“生死流浪”。

    道家認為:要解決這個曠古的悖論,必在“宇宙——生命”系統中產生另外一種力量,即與人類乃至一切生命體相對應的“願力身”。《道德經》的上半部“道編”,就是反覆介紹這種“聖人”——“願力身”的。雖然《道德經》中沒有出現“願”這個概念,更沒有願力身這個概念,但從老子對“聖人”的描繪敘述中,我們明白,這種叫做“聖人”的生命,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是和我們人類完全不一樣的存在方式,要肉身人類達到“聖人”之作、之為、之思……那幾乎是不可能的。越模仿越錯誤。千百年來,解《道德經》者的錯誤,就在他們希望人人如“聖人”,最後只能全面扭曲東方文化。

    是人類,就不可能“無為”,就無法“尚柔”,就無法“不爭”,更不可能絕對地“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也不可能真正“致虛極、守靜篤”,更不可能絕對無私,絕對奉公……其能力也不可能真正達到“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至於說一個肉身人,想達到“心如江海,利萬物而不爭”,也是不可能的。這一切“不可能”加起來,我們只能說老子說的是另外一種生命存在,即“願力身”的存在。這種“願力身”用宗教語稱呼,就是“佛”、“天尊”、“菩薩”、“仙”、“真人”、“聖人”。

  • 4 # 茶與紫砂得兼—碧玉軒

    道德經是道家的著作。全篇5000字。共計81章。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所著。老子是楚國的史官,是國家圖書館的館長,可以博覽群書。歸隱時騎青牛路過函谷關被當時的官強留所做。老子在當時的道家思想已經站在世界的巔峰。至今也是與時俱進,海納百川。其中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福禍相依等等依然歷久彌新。

  • 5 # 會宇

    道德。天、地、人宇宙一切之本為是以道,在成長中是以為者為德。從老子對宇宙一切的觀察助以道德者也,慣以成書者是為經

  • 6 # 春韭也添香

    是一部包羅永珍的哲學書。

    可用於指導人生的全部。大人物可用於安邦定國,普通人也可用於指導人生。職場人可以用於指導工作。有心魔的人,仔細閱讀,如果頓悟,也可去心魔,歸於本來面目。

  • 7 # 劉捷民31

    Ⅴ認證,劉捷民,回答,

    用一句話耒表述,《道德經》是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由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構成的。其中道家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

    道家文化的代表作是老子的《道德經》。《道德經》的核心是"道″。按"道″辦事就是"德"。

    什麼是"道″啊?一陰一陽謂之道。"道",是指陰陽。陰陽就是"道″。

    "道",有二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

    "道″,是指陰陽互相轉化的規律。

    笫二層含義,

    陰陽互相轉化的規律是宇宙的大道理。

    《道德經》從哲學的角度揭示了宇宙的本質。

    宇宙的本質是什麼?

    宇宙的本質是物質。依據陰陽對立統一規律,物質是可以一分為二的。物質可以分為陽性物質和陰性物質。

    什麼是陽性物質?

    陽性物質,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質,是指一切看得見的物質,是指一切實物性物質,是指一切明物質。例如房子,汽車,大山,河流等都屬於陽性物質。

    什麼是陰性物質?

    陰性物質,是指一切無形的物質,是指一切看不見的物質,是指一切非實物性物質,是指一切暗物質。例如,時間,空間,資訊,能量,磁場,人的意識等等都屬於陰性物質。

    從這個角度上看,整個宇宙是由陽性物質和陰性物質組成的統一體。

    天津《南開大學》法律專業畢業生,

    2020年6月13日

    備註(申請黃v認證)。

  • 8 # 手機使用者墨海聽濤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道家的主要經典,作者是老子。

    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周王朝藏書室的官吏,掌管史冊典籍。老子在五十多歲時,看到東周王室衰微,便離開東周去秦國,西行途中經函谷關,關令尹喜強求他著書,老子便寫下了講道德內容的文章五千字,這就是《道德經》。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始祖宗師,是中國哲學史和思想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巨匠。我們常說“三教九流"這句話,“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這是近兩千年來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影響最大的三種思想文化。三教中的道教,是中國古代唯一土生土長的宗教,它對中國封建社會各個時代的政治、經濟、學術思想、宗教信仰、一文學藝術、科技以及民風民俗等各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道家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學派之一,這一派的代表是老子和莊子。他們主張宇宙間的天地萬物都源於一個神祕玄妙的母體——"道"。道具有無形無名,自然無為,既不能被看見摸到,又不可言說的性質,是天地開闢之前宇宙渾沌的原始狀態,也是超越現實世界一切事物的宇宙最高法則。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便是道家關於宇宙生成的基本理論。

    《道德經》文約義豐,人譽為哲學詩,可謂博大精深。它涉及到政治經濟、教育、軍事、美學、歷史、文學、宇宙學、人體科學等,無不體現著它的光輝哲學思想。

  • 9 # 緣善大千

    周代是中國歷史上歷時最長的朝代,在西周的鼎盛時期,諸侯鹹服,天下太平,文化也較繁榮。但是周朝社會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階級對立森嚴。識文斷字只是貴族的專利,平民階層與知識和教育是絕緣的。所以,周代的文化主要是官方的文化,學問也都是由官方委派專門的官員來做的。知識分子只存在於統治階層裡,平民階層中間是沒有知識分子的。也就是說在西周是沒有私學和平民學問的。

    但是到了東周這一局面卻發生了改變,伴隨著周王室的衰落,諸侯僭逆,新興的地主階級逐漸掌權,以周王室為首的舊式貴族的社會地位便發生了轉變。由貴族降為平民的同時,也將知識和受教育的權利帶到了平民階層。這才有了發展私學和平民學術團體的可能。從此以後,官學降為私學,官方文化也逐漸被民間的學術團體所取代,這同時也是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先決條件。

    春秋時期,王權衰落,地方爭權,諸侯爭雄爭霸,天下從此便進入了戰亂之中。連年爭戰不已,百姓民不聊生,與西周時代的社會安定、天下太平的局面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就是這個時期的最大特點。孔子將其概括為“世風不古,人心日下”。孔子和老子都生活在這個時期,他們是中國最早的私學和平民學術的代表,孔子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老子則被傳說是一位周王室藏書館的圖書管理員。

    面對殘酷的社會現實,知識分子們有著共同的課題,那就是天下為什麼會大亂?如何才能使社會從大亂轉變為大治?在我們中國的學術傳統中沒有古希臘的哲學家們那種對於物的熱情,所以沒有形成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和自然哲學的學說,我們的祖先最關心主要是人類社會如何才能更穩定長久的存在的問題。所以,中國傳統哲學的中心課題是人類社會如何才能長治久安的問題。老子學說的中心課題也同樣如此,他撰述《道德經》這樣一部著作也是為了回答天下為什麼會大亂,以及如何才能使社會歸於太平清靜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的不同解答便形成了老子和孔子的不同學說和學術流派。

    在孔子看來春秋時期社會大亂的根本原因是舊制度的破壞,君非君,臣非臣,父非父,子非子。為人臣的不能服從君上,僭逆越上,不守法度,不循臣之禮反行君王之禮,以致禮崩樂壞,人倫喪盡,綱常盡失。所以,孔子常周公為榜樣,以恢復周朝舊制為自己的最大志向。他的社會理想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倫有序,綱常不失。孔子學說的主要部分是繼承了周代制度中的形式的內容。

    老子的觀點與孔子的觀點大不相同,老子認為人類社會之所以會進入混亂的狀態是因為統治者都“有為”。什麼是老子所說的統治者的“有為”呢?它指的是統治者帶頭去追求權力、財富、享樂以及仁義禮教。老子的學說認為人類如果不消除權力、財富、文明這些事物,人類的社會便永遠都無法實現大同社會的目標。他論證這個結論的思路如下:因為他首先看到自然和社會中的事物永遠都是“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的,這就是說,凡是性質相反兩組概念或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生成的關係。這樣,假統治者追求權力高高在上,並選賢任能,組成統治者階層,這便形成了社會中的有權階層了,那麼根據性質相反的兩組事物之間的相互生成的關係,獲得權利的成為有權者,那無法獲得權利的社會成員便自然而然的構成為社會組織中的無權者了。於是社會便由於統治者追求權利而分化成為當權者和無權者兩個部分,於是也有了高低、貴賤的區別和對立了。

    又比如,統治者如果帶著去追求財富,那麼由於社會資源是有限的,那些能得到財富的社會成員形成為社會中富裕的階層,而那些無法獲得財富的社會成員便自然而然的成為該社會的貧窮的階層了,所以,由於統治者追求財富使社會分化成貧富兩個極端了。有了分化便有了對立,這些被人為分化了的兩組社會勢力,並不能夠長久保持和諧相處,它們之間更多的是矛盾和鬥爭,而且這個矛盾和鬥爭往往就是導致社會組織解體的原因。所以,只要社會中有權利,有財富,有有權者與無權者的對立、有貧窮與富有的分化,那麼這個社會組織便總要有自我解體的那一天,社會便不可能長久保持太平清靜了。那麼相反的結論,人類只有消滅權利和財富這樣的事物才能使社會進入大同的結論使自然成立了。

    孔子講學

    既然社會不能夠實現太平清靜的目標是因為統治者都“有為”,那麼統治者“無為”就必然是使得社會得以太平清靜的原因了。 那麼什麼是統治者“無為”呢?統治者的“無為”,就不是說統治者對百姓實行放任自流、順其自然的政策,而是說統治者雖然有使天下歸於太平清靜的功德卻不爭居為王為帝之位,他不去做皇帝,不去做統治者,天下便不會有有權者與無權者之間的分化與對立,他不去收斂天下難得之貨為己之有,天下便不知道什麼是難得之貨,社會也就不會分化為貧窮和富有的兩個階層了,社會中沒有了分化對立也就沒有矛盾和鬥爭,沒有了矛盾和鬥爭,社會也就能長治久安太平清靜了。所以,老子所講的統治者“無為”就是指統治者功於萬民而不爭居人主之位;利於萬民而收萬民之利;生養百姓、仁愛百姓卻不以主自居。通俗講就是統治者要做到專門利人、毫不利己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老子原話就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或者功成身退。老子講得聖人其實就是指統治者。

    《道德經》既然是講社會講政治的,那為什麼又要講道呢?老子講道是為了講德,也就是為支援它的社會和政治的學說而找到的先驗的根據。老子講的道是什麼,這在《道德經》的邏輯體系裡面是沒有定義的,而且也是無法定義的。這又是為什麼呢?道是什麼?在老子的概念裡它是一個異於我們能夠通過感覺和知覺直接接觸到的現實世界的另一個實體。但它卻是這個現實的可以感覺和知覺的世界的原因,沒有這個原因,現實的世界無法存在。但這個作為現實世界的原因實體,我們卻無法直接經驗,我們只能根據現實現世界的存在而推論其必然存在,至於它是什麼我們卻無法知道。老子說,它勉強將它命名為大,字之為道。這個道與現實的可經驗和知覺的世界之間存在“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的關係,即道“無為”地支援著現實世界。

    道是現實世界的原因,所以它必然是更為真實的實體,它可以說是現實世界的母親、主人、首領、王者,但它卻只求奉獻不求索取,生養萬物卻不以主人自居,功於它、作為於萬物卻不爭為萬物之上之前,反而將自身隱藏在萬物之下之後。道的這一特性,就是老子所講的“玄德”,老子給出“玄德”的定義就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這也是老子給“無為”這個概念下的定義,所以,“無為”千萬不要理解為不為,或者是順其自然而無所作為。道於可經驗可知覺的現實的世界萬物是“無為”的,那麼人主也應當效法天道“無為”之德,以“無為”的玄德來治理萬民,必能使人類社會太平清靜而實現人類大同的目標。老子講道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這個推論,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推論,“無為”就不僅僅是一個哲學家的政治思想和觀念,而成為宇宙間顛撲不滅的終極真理了。《道德經》的“道德”這兩個字,“道”指得宇宙自然萬物的最高原理,“德”則指的是人類社會的最高原理,“道德經”這三個字組合在一起就表示老子這本書講得是宇宙間自然和社會的最高原理。

    所以,老子的《道德經》這本書主要講述的還是他的政治和社會的學說,而不是一部研究終極物理實在的玄學學說。在老子的整個學說中,道代表的更多的只是一個符號,至於它是什麼?具有什麼樣的形態結構?這些問題是無法回答的,因為它於現實世界的“無為”性,它就註定了不可能成為人們知覺和經驗的物件。正如經文開篇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我說做學問千萬不能迷信,時刻都要保持理性和清晰的頭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五十歲的男人做點什麼小生意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