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而不才
-
2 # 俺是徐老三
這是白居易《人林寺桃花》詩中開篇兩句。全詩為: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就是說人間四月的百花已然凋零,而大山高處寺廟中的桃花卻剛剛開放。
我的理解是,在這首優美恬然寫景狀物的七絕詩中,卻又很形象地揭示出固有的自然規律,其中蘊含著地理氣象學方面的知識。我們知道,自然界的溫度是隨著地勢的升高而降低的。也就是說海拔越高溫度就越低。植物的生髮就會因海拔高度的變化而枯榮。因此,才出現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樣獨特而優美的自然景觀。
綜上便是我對這兩句詩的粗淺理解,皮毛而已。
-
3 # 春日之虎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日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居易的這首《人林寺桃花》,常常被人誤讀,只因詩中的“芳菲盡”和“春日無覓處”,好似在說花已落盡,春天已去,春天已無處尋其蹤跡了。其實不然,讀詩不可只從字面上理解,這樣也太淺膚了。
這使我想起了林徽因的《你是人間四月天》這首詩,詩中寫道“你是一樹一樹花開,是燕子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這分明是在告訴我們,四月天正是一樹一樹的花開嘛。女人觀察事物,更細緻入微,四月決不是“芳菲盡”,而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難道大詩人白居易錯了,白居易也未錯,而是我們誤讀了。
農曆四月初,的確有些早開的桃花與杏花落了,但正是梨花盛開之際,還有許多人世間的花也正欲盛開或已盛開,更何況,往北些的區域,桃花杏花也正盛開著呢。如果將“人間四月芳菲盡”,理解為人間四月花已落盡,這不是明顯錯誤的嗎!
那麼“人間四月芳菲盡”應如何理解呢?這裡的“盡”,不是“已完,已落”的意思,而是指“沒有一處不是芳菲”,四月之際,人間到處花開,到處是春天。
白居易的這首詩總體應如何賞析呢?其整首詩的意思是:四月之際,人問處處鮮花盛開,沒有一處不是春花爛漫的地方,而居山間深處幽靜的寺院中的桃花,剛剛吐蕾,尚未完全盛開。因“我”常懷憂傷之情,就是在這滿目春色的春天,也激不起我一點“春”的喜悅,“我”無目地的漫步於原野,轉過山峰,來到這幽靜卻也春將怒放的寺院,不知能否尋求到心靈的慰籍。
四月之際,不是人間春色已盡,而是“我”心中難激起“春”的感受。
回覆列表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中桃花始盛開》我的理解這首詩形容的是一個科學道理以及作者對人生的感觸。
分析如下:
一:詩意解析
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中桃花始盛開》詩意說的是人間和世外桃源的區別。
2.作者觀察細緻入微,人間已是百花凋落,而山上桃花才剛剛盛開,幾乎相差一、二個節氣。
3.詩意中的感慨之語,蘊含著作者對於人生世事的某些感觸。
二、詩句出處:
1.《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2.詩意很簡單:農曆的四月,春去夏來,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謝了,而山頂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開。心中總是埋怨再也看不到春天的景象了,肯定是不知道山中的世外桃源。
三、為什麼同花不同期?
1.山下和山上地勢的高低和地溫的冷暖差異,是造成這種同花不同期的主要原因。
2.山區環境封閉,風和暖流進入一個封閉的環境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3.受環境因素影響,山下暖流介入較早自然花期早。山區暖流來的遲,自然是花期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