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洋網
-
2 # 魚向
不用擔心,多喝點常溫水就好了,下次可以用和藥順將膠囊包裹再吞這樣就會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了,幫助吞嚥順滑,不含防腐劑不含抑菌劑。減少服藥時的異物感,掩蓋藥物的不適氣味及苦味。
不用擔心,多喝點常溫水就好了,下次可以用和藥順將膠囊包裹再吞這樣就會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了,幫助吞嚥順滑,不含防腐劑不含抑菌劑。減少服藥時的異物感,掩蓋藥物的不適氣味及苦味。
對於有哮喘病史的老胡來說,吃藥常常會不小心粘到喉嚨。到了最後,老胡吃藥都變得有陰影,常會覺得粘嗓子,藥丸卡在喉嚨下不去,到後來一吃藥就反射性地出現作嘔的情況。如何解決服藥粘嗓導致喉嚨不適呢?專家表示,老病號對於服藥並不陌生,但實際生活中,能做到正確服藥的人卻並不多。為此,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藥學部副主任、主任藥師謝春英,向讀者講解藥物粘嗓的原因並介紹正確的藥物送服方法。
粘嗓其實是錯覺老年人由於吞嚥功能的衰退,在服用較大顆粒的藥丸時,可能會出現難以吞嚥或藥物觸碰到食道壁,從而出現喉嚨不適或者藥物粘附在嗓子裡,感覺非常難受。
謝春英表示,有的患者在服藥時會習慣幹吞,藥物觸碰到較為乾燥的食道,受到刺激的食道引起了痙攣,患者也就因此出現了不適及異物感。一般情況下,如果出現了類似不適,只需要多喝幾口水,異物感會在3~5分鐘內消除。但若不適感持續5分鐘以上,並伴有呼吸困難、吞嚥困難等症狀,建議前往耳鼻喉科進行喉鏡相關檢查。
後仰幹吞磨碎皆為誤區不少人在服藥時沒有水,就直接把藥丸直接幹吞,也有的人習慣在服藥的時候先喝口水,然後再仰頭把藥丸吞下。謝春英指出,事實上,這兩種方法都有其缺點,幹吞容易刺激食道,而後仰式對於膠囊容易造成嗆咳。因為膠囊比水輕,在仰頭時會浮在水上,吞嚥時易引發嗆咳。
還有的患者會因為藥丸過大而將其磨碎,謝春英提醒,這樣的做法並不推薦,特別是緩釋劑和控釋劑,如硝苯地平,這些製劑在藥物表面覆蓋有一層保護膜,一旦藥丸外層被破壞,長效釋放藥效的作用也消失。
溫水前傾讓藥片“一路順暢”謝春英介紹,其實,想要在服藥時避開粘嗓雷區,只需要瞭解三個時間點:服藥前,服藥時,服藥後。
服藥前:溫開水潤嗓。在服藥前,建議先飲用適量的溫開水,溼潤口腔和嗓子。這樣做可減少藥物在口腔中發生粘著,便於藥物進入食道並順利到達胃部。
服藥時:前傾吞藥更順暢。將藥物置於舌上,喝水後不要急於下嚥,而是將頭向前傾(作含胸狀),這時再順勢將水和藥丸一起吞服。
服藥後:喝水防粘附。順利服藥後建議再喝一些水,這樣做既可降低藥片尤其是含有黏膜刺激性成分的片劑粘附於食管的風險,也可減少藥物在口腔或食管中的殘留。如果覺得喉嚨有異物感,可嘗試透過主動咳嗽來消除不適。
謝春英強調,第一,老年人應避免在嘈雜的環境中服藥,服藥時專注可降低藥物粘嗓的風險。第二,服藥時儘量採取坐位或站位,為避免嗆咳,不要躺著服藥。第三,不要用熱水送服。一般來說,大部分的藥物都能用40℃左右的溫開水來送服,水溫過高在刺激喉嚨的同時還可能使膠囊劑更容易粘附喉嚨或食道。
鏈 接喝水多少,視藥物而定謝春英坦言,日常生活中,整個服藥過程一般攝入200毫升的水為宜:先喝一口水潤潤口腔與嗓子,再將藥物送服,最後喝完剩餘的水。但就某些藥物來說,喝水量的多少卻影響著藥效,具體如下:
多喝水:喹諾酮類、磺胺類、阿昔洛韋、抗痛風藥物苯溴馬隆等容易在尿路形成結晶的藥物,服藥期間需要多喝水。阿侖膦酸鈉對於食管有刺激性,在用藥時需要喝大量的水,使藥物迅速達到胃部。退燒藥在用藥後也需增加飲水量,避免因出汗過多導致脫水。
適量喝水:胃黏膜保護劑、糖漿劑及含片,這三類藥物在服用後,喝水過多反而不利於藥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