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吃呱群種

    我認為寫詩押不押韻要根據詩句的意境,所表達的情懷來決定,並不是押韻一定就好,也不一定,不押韻就不是好詩。就想毛主席的沁園春.雪,氣勢凌人,直抒胸臆,卻不押韻,照樣朗朗上口。詩句就是一種造詣,順其自然,不要苛求達到押韻效果

  • 2 # 肖敏花開富貴

    現代詩的特點

    * 有高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諧的音樂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詩歌“三美”中的音樂美是指詩歌每節韻腳都不一樣,好像音樂一樣。建築美是指詩歌的格式好像建築一樣。繪畫美指的是新月派詩歌的每節都是一個可畫出的畫面。

    當然現代詩並不要求必須押韻,但還是應該適當講究節奏和韻腳,這樣才能具有音樂美。

  • 3 # HXB520

    一般來說現代詩歌是遵循聞一多先生提出的詩歌三美理論的,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

    音樂美:主要指音節,強調聽覺要求。就是節奏,其實也就是類似於古詩詞的韻律。

    繪畫美:主要是詞藻,強調視覺效果。這就包括瑰麗的意向和色彩來渲染,使詩歌畫面生動。

    建築美:主要是節和句的勻稱,強調整齊的效果。整首詩歌的構架是符合建築審美要求的,也就是達到一定的比例關係。

    從胡適先生提倡白話文以來,詩歌的寫作一直處於嘗試階段,所以聞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理論很好的指導和規範了詩歌的寫作,意義非常重大。

    而沒有永遠的真理,事物都是絕對運動中的。隨著人們寫作的需求,這樣的理論就會不合時宜,甚至束縛詩歌的寫作。

    現代詩歌發展到今天更加註重其複雜性,對事對物的探討不滿足於簡單,而更加註重其社會性質,一首好的詩歌往往是多線的。這就和拍電影一樣,比如以前的港臺武俠劇情簡單,有很明顯的是非觀,而事實上生活中難以分對錯的。

    而我們再說回到“三美”,首先音樂美,當下的詩歌寫作顯然是不太注重音樂美了,然而也不是完全的脫離,最起碼的標準是:一首詩歌要讀來通常,有連貫之氣息。比如寫一幅字一樣,要有連貫通暢的氣韻和筆勢。

    其次,繪畫美。這個應該是一直在發展著的,隨著意向的繁雜多樣,表達需求的不滿足,詩歌的繪畫美也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再次,建築美。因為詩歌書寫的複雜性要求,可能會損害到建築美。這是個取捨的問題,是要建築美還是要詩歌的內涵,兩者其實形成了一對矛盾關係。但是並非不可調和,只是詩歌的發展之路還很長,仍然需要努力。

    不破不立,合理的創新是發展的剛性需求。就像蘇東坡開豪放詞風一樣,他的有些詞作也是不合原來的韻律的,而為了更好的注重抒情性和社會性,就必須打破原來詞輔助唱的要求。

    而針對你所提出的問題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了,每個人都是個體,有獨立的思想和審美認知。一孔之見,不當處見諒。

  • 4 # 皖人春秋

    現代詩多數押韻了,因為這樣會使語言更自由。不過,在不受束縛的情況下,如果能押韻並琅琅上口,或會更好。方文山的語言很獨特,既有古典文風,又有現代氣象,而且氣韻暢達,兼收幷蓄,自成一體。這說明他的創作是成功的,也是值得今人借鑑的。

  • 5 # 乘風破浪濟滄海1

    現代詩,不受體裁,字數,行數,句型限制。或寫景,或寫人,或敘事,或抒情,或感悟,形式自由,無拘無束,如大詩人蘇東坡所言“如行雲流水,行於不可不行,止於不可不止”。

  • 6 # 大山之林

    現代詩對格式沒有太多要求,形式自由,內涵開放,著重於修辭,有高度概括性和鮮明的形象性,有濃烈的抒情些以及和諧的音樂些,在形式上分行排列。如果能夠壓韻那就更好,讀起來朗朗上口,抑揚頓挫,既能增加文章的感染力,提升文章的閱讀感,又能增加語音的優美感。

    方文山的詩歌,有古詩詞的韻律,也有現代詩歌的自由形式。將古代詩詞與近代詩歌完美的結合起來,達到了獨到的和成功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到了,遠嫁的閨女回孃家,父母激動的大哭,對於自己的孩子來講,你怎麼看待遠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