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其實,所有的焦慮或者機遇都是和大環境分不開的。
在上個世紀20年代的美國曾面臨著經濟大蕭條,很多人失業,於是社會上的人基本分成兩類,一類是透過娛樂活動來麻痺自己,走進電影院,走進賭場,好萊塢正是在那個時期開始慢慢奠定如今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因為在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許多人需要有一個虛擬的精神世界來安放自己的靈魂,要不然整個人每天都是渾渾噩噩的,其實現在你也可以看到,如果一個人工作環境不好,沒事做的時候,可能也會選擇透過打遊戲、刷抖音、看小說等來打發自己的時間,即使從另一個世界出來的時候還是要面臨現在的問題,但至少有短暫的逃離。
但是有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在美國大蕭條的那段時間,另外一部分人是渴望透過學習來提升自己,以應對這個社會的焦慮的,所以,當時除了電影院是爆滿之外,皇家圖書館也是擠滿了人。
好了,先普及一下這個基本概念,你就會明白,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說生意不好做,因為大的經濟環境經歷之前的迅猛發展,的確到了一個疲軟期,經濟學家預測,這一輪的經濟疲軟期時間週期大概在2015-2025年間,而短影片和知識付費領域卻啟動了新一輪的風口,一個是釋放壓力的地方,一個是緩解焦慮的地方,火起來當然和這個時代是分不開的,只不過原來的去看電影現在變成看短影片了,原來的讀書變成了現在網上很多的課程罷了,本質是沒變的。
所以,知識付費是當下社會經濟形態下的一個產物,即使沒有,但人在焦慮的情況下,也會選擇其他獲取知識的渠道來豐富自己的。對於這個領域的產生是沒有任何意見的。
再來說回課程分銷平臺。在我的朋友圈,經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人去發課程,似乎現在的人都變的那麼愛學習了,當你去和他交流一些課程內容的時候,你會發現聊幾句,你就知道他肚子里根本沒有貨,只是一個勁的讓你去學習,後來瞭解到,他只是一個“推銷課程”的,這樣的人在你我身邊應該都很常見,你會發現,現在好像只要你有那麼一技之長,似乎就能開出一門課程,如果你不會做課程,也沒有關係,已經有人開始涉足這個領域了,教你怎麼把自己的技能變成一門課程。
上面這幅圖,就是專門做“知識課程分銷”的,給自己起名叫“分銷王子”,月入過萬,專門給各位“大咖”賣課。
在我看來,知識這個概念真的不好去定義,你的生活經驗,生活技能甚至解決某一個問題的能力比別人強,都可以算作知識吧,但把這些開發成課程,拿到網上去賣,我覺得是不是對受眾來說有點太不負責任了,可能有人會說,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啊,我也花了時間啊,你不喜歡可以不看啊,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這種不繫統的知識會給學習的人帶來更多的困擾嗎?
美國淘金熱時代下,許多西部牛仔都去挖金子了,但最終賺的盆滿缽滿的卻是那個沿途賣礦泉水的年輕人,是金子不值錢嗎?當然不是,只是金子不好挖而已,同理,是課程上所講的知識沒有用嗎?當然不是,只是教課程的人自己也不確定這些東西能給他帶來什麼,而透過授課,製造焦慮,所帶來的財富效應卻是顯而易見的。
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資訊傳播速度非常快,可人們接觸到的資訊也越來越多,這個世界上,資訊不對稱的事情一直存在,所以,在網上,打著知識付費名義來授課的,在我看來,絕大多數只是割韭菜而已,當然,這個市場會一直存在,因為總有人覺得別人總結來的經驗總是比自己去學習要有用的多,也快的多,因此,知識付費未來幾年會依然是行業的熱點,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買課程學習,然後再幫別人推銷課程,抑或是自己來賣課程,如此反覆。
我只能提醒你,知識一直在那,別那麼焦慮,放平你的心態,多讀書,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這些終將會成為你最大的資本。
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其實,所有的焦慮或者機遇都是和大環境分不開的。
在上個世紀20年代的美國曾面臨著經濟大蕭條,很多人失業,於是社會上的人基本分成兩類,一類是透過娛樂活動來麻痺自己,走進電影院,走進賭場,好萊塢正是在那個時期開始慢慢奠定如今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因為在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許多人需要有一個虛擬的精神世界來安放自己的靈魂,要不然整個人每天都是渾渾噩噩的,其實現在你也可以看到,如果一個人工作環境不好,沒事做的時候,可能也會選擇透過打遊戲、刷抖音、看小說等來打發自己的時間,即使從另一個世界出來的時候還是要面臨現在的問題,但至少有短暫的逃離。
但是有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在美國大蕭條的那段時間,另外一部分人是渴望透過學習來提升自己,以應對這個社會的焦慮的,所以,當時除了電影院是爆滿之外,皇家圖書館也是擠滿了人。
好了,先普及一下這個基本概念,你就會明白,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說生意不好做,因為大的經濟環境經歷之前的迅猛發展,的確到了一個疲軟期,經濟學家預測,這一輪的經濟疲軟期時間週期大概在2015-2025年間,而短影片和知識付費領域卻啟動了新一輪的風口,一個是釋放壓力的地方,一個是緩解焦慮的地方,火起來當然和這個時代是分不開的,只不過原來的去看電影現在變成看短影片了,原來的讀書變成了現在網上很多的課程罷了,本質是沒變的。
所以,知識付費是當下社會經濟形態下的一個產物,即使沒有,但人在焦慮的情況下,也會選擇其他獲取知識的渠道來豐富自己的。對於這個領域的產生是沒有任何意見的。
再來說回課程分銷平臺。在我的朋友圈,經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人去發課程,似乎現在的人都變的那麼愛學習了,當你去和他交流一些課程內容的時候,你會發現聊幾句,你就知道他肚子里根本沒有貨,只是一個勁的讓你去學習,後來瞭解到,他只是一個“推銷課程”的,這樣的人在你我身邊應該都很常見,你會發現,現在好像只要你有那麼一技之長,似乎就能開出一門課程,如果你不會做課程,也沒有關係,已經有人開始涉足這個領域了,教你怎麼把自己的技能變成一門課程。
上面這幅圖,就是專門做“知識課程分銷”的,給自己起名叫“分銷王子”,月入過萬,專門給各位“大咖”賣課。
在我看來,知識這個概念真的不好去定義,你的生活經驗,生活技能甚至解決某一個問題的能力比別人強,都可以算作知識吧,但把這些開發成課程,拿到網上去賣,我覺得是不是對受眾來說有點太不負責任了,可能有人會說,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啊,我也花了時間啊,你不喜歡可以不看啊,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這種不繫統的知識會給學習的人帶來更多的困擾嗎?
美國淘金熱時代下,許多西部牛仔都去挖金子了,但最終賺的盆滿缽滿的卻是那個沿途賣礦泉水的年輕人,是金子不值錢嗎?當然不是,只是金子不好挖而已,同理,是課程上所講的知識沒有用嗎?當然不是,只是教課程的人自己也不確定這些東西能給他帶來什麼,而透過授課,製造焦慮,所帶來的財富效應卻是顯而易見的。
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資訊傳播速度非常快,可人們接觸到的資訊也越來越多,這個世界上,資訊不對稱的事情一直存在,所以,在網上,打著知識付費名義來授課的,在我看來,絕大多數只是割韭菜而已,當然,這個市場會一直存在,因為總有人覺得別人總結來的經驗總是比自己去學習要有用的多,也快的多,因此,知識付費未來幾年會依然是行業的熱點,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買課程學習,然後再幫別人推銷課程,抑或是自己來賣課程,如此反覆。
我只能提醒你,知識一直在那,別那麼焦慮,放平你的心態,多讀書,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這些終將會成為你最大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