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史春秋

    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北伐戰爭是國民革命軍推翻帝國主義與北洋軍閥統治的一場正義戰爭。反過來講,直、奉軍閥聯手對抗國民革命軍的戰爭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所以註定了70萬北洋大軍被掃進歷史垃圾桶的結局。但力量如此懸殊,結局沒有懸念,似乎倒有些宿命論的意味。

    歸納北洋軍閥失敗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明為聯盟,實則各懷異志

    直、奉軍閥雖為同盟,但無時無刻又不在攫取各自的利益,甚至有時不惜撕破臉皮。1926年4月20日,段祺瑞下臺,臨時政府名存實亡。而直、奉雙方都想添補段祺瑞留下的權力真空,於是吳佩孚與張作霖開始了“一團和氣”下的明爭暗鬥、槍來箭往。

    (吳佩孚)

    不過,最終雙在北京舉行了“歷史性”的會晤,確立了由杜錫珪為代理國務院總理,顧維鈞、張國淦、任可澄、楊文愷、張志譚為內閣的執政班底。杜錫珪為直系出身,吳佩孚的親信,顯然此次組閣是一次相互妥協的結局。而這不過是一個形式上政府,也揮不了實際作用,但是吳佩孚與張作霖卻為此“蠅頭小利”而興師動眾,充分暴露了利益面前各自爭先的面目。

    縱觀北伐戰爭的整個過程,北伐軍採用“各個擊破”的戰術,將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逐一消滅。“大敵當前”,三家為什麼聯手呢?原因就是各懷鬼胎,尤其張作霖。

    張作霖的策略是:利用吳佩孚、孫傳芳遭北伐軍重創,無力自保的機會,以“援吳”名義免吳,以“援孫”名義滅孫,使北方地區完全成為張家天下,從而無可爭議地取得北京政府的最高地位,然後南下進攻國民革命軍,實現稱霸全國的目的。

    吳佩孚識破張作霖的詭計,於是在兵敗漢口後向張作霖表明只要糧餉軍械支助即可,至於兵馬自己有“雄師十餘萬”,足可反攻。張作霖當然清楚捉襟見肘的吳佩孚已是夕陽晚景,所以於當年9月份就派張宗昌將吳佩孚在北京安插的勢力驅逐,另外將兵力部署到保定、大名一帶,做好掌握全域性的準備。

    (張作霖)

    因此,從自信滿滿的張作霖內心講,他是急切希望吳佩孚與孫傳芳覆滅的,從而借國民革命軍的力量實現獨霸天下的野心,從來沒有去考慮或許是一個“脣亡齒寒”的結局。

    二、北洋軍閥實行黑暗統治,從而民心盡失。

    首先以盤居在京津地區的直魯聯軍為例,他們一到京津就摧殘工會,搜查大學,禁止思想學術自由,槍殺主持正論的新聞記者。另外,直魯軍還在當地姦淫擄掠,無惡不作。而且還強迫商人使用軍用票,攤認軍餉,加徵鹽稅,只要反抗,立刻處死。對待反抗的農民更不手軟,屠殺、焚村,司空見慣。同樣,統治東北的張作霖,及統治湖北、河南等地的吳佩孚,還有橫行浙江、上海一帶的孫傳芳等軍閥全部實行一方面巧立名目、瘋狂壓榨百姓,另一方面殘酷鎮壓民眾反抗的殘暴統治。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北洋軍閥反其道而行之,失敗已是必然。

    (孫傳芳)

    三、吳佩孚、孫傳芳均輕視國民革命軍,實際自己卻是一幫烏合之眾。

    國民革命軍共出去二十個師、四個旅,師,多為三個團編制的小師,因此總兵力約十萬人。北洋軍閥方面,吳佩孚盤居於河南、湖南、湖北、直隸南部、陝西東部等地,共挾兵20萬;孫傳芳佔據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及上海廣大地區,擁兵20萬;張作霖佔據東三省及北京、天津、直隸及山東一帶共擁兵35萬。

    (葉挺)

    以一抵七,力量懸殊,但國民革命軍士氣高昂、毫無懼色。首先葉挺率領的獨立團便打了一個“開門紅”。葉挺率二千一百餘人,於五月(1926年)佔領安仁,次月初就打垮了謝文炳、唐福山部共計六個團。從而穩定了湖南戰局,奠定北伐戰爭勝利的基礎。

    吳佩孚原以為用他湖南的10萬雜牌軍足以掃平國民革命軍,沒想到對方用片刻之功便佔領湖南。隨後,大驚慌失措的吳佩孚開始派兵援湘,但是已經回天乏術,國民革命軍於七月上旬便攻入長沙。此前,不過是國民革命軍的牛刀小試。看到勝利在望,國民革命軍於7月9日正式誓師北伐。此後,國民革命軍勢如破竹,消滅吳佩孚後又揮師孫傳芳。

    孫傳芳同樣一觸即潰,而張作霖儘管在帝國主義的支援下成立所謂的“安國軍”,但依然沒有挽回北洋軍的敗勢。

  • 2 # 地史館

    雖然1926年老蔣在廣州誓師北伐的時候,北伐軍確實只有10萬人,遠不及北洋軍閥70萬大軍,但北伐並不是將10萬北伐軍和70萬北洋全部拉上來一戰定勝負,而是分階段,分目標各個擊破,並不存在以一敵七以少勝多的極端情況。事實上,在軍閥割據的民國時期,叛變倒戈,互相算計早已經見怪不貴,70萬北洋軍看起來唬人,實際上一戳就破。

    我們先來看一下北伐軍和北洋軍的陣容。

    北伐軍

    北伐軍這邊共有8個軍10萬人,分別是何應欽的第一軍,譚延闓的第二軍、朱培德的第三軍、李濟琛的第四軍、李福林的第五軍、程潛的第六軍、李宗仁的第七軍和唐生智的第八軍。

    這八個軍中,第一軍為黃埔軍,是老蔣的嫡系和王牌;譚延闓、程潛、唐生智三人原是湖南軍閥,之前被吳佩孚趕出了湖南,這才投靠老蔣一同北伐;李濟琛、李福林兩人原是廣東軍閥,後追隨孫中山加入革命;朱培德原是雲南軍閥,被滇系老大唐繼堯排擠出雲南後,加入北伐;李宗仁是新桂系軍閥的老大,剛剛推翻陸榮廷的舊桂系,急需外界支援擴充生存空間,於是也加入了北伐。

    從北伐軍的構成來看,北伐軍的實力雖然不如北洋軍閥,但各個都和舊軍閥有仇有怨,因為共同的敵人和利益走到一起,又都是久經沙場的老部隊,不論是戰鬥意志還是戰鬥能力都非常強悍。

    北洋軍

    當時的北洋軍閥共有 五大勢力,分別為張作霖的奉系,約有40萬兵力;吳佩孚的直系,約有20萬兵力;孫傳芳的五省聯軍,約有20萬兵力;閻錫山的晉系,約有10萬兵力;馮玉祥的國民軍,約有20萬兵力。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三大軍閥是北伐的主要目標。

    軍閥嘛,自然都不是什麼好東西。自1920年第一次直皖戰爭爆發,北洋軍閥內部各種 大戰就一直沒消停過。

    1920年直皖戰爭,吳佩孚聯合張作霖打敗段祺瑞,共同執掌北京政府;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原先一起合作的吳佩孚和張作霖又打了起來,張作霖退回東北;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直系將領馮玉祥臨陣倒戈,聯合張作霖打敗吳佩孚,瓜分華北。

    1925年浙奉戰爭,直系將領孫傳芳擊敗南下的奉軍,自封五省聯軍總司令

    1926年國奉戰爭,張作霖聯合東山再起的吳佩孚圍攻馮玉祥,馮玉祥兵敗退回西北。

    從這一系列軍閥大戰不難看出,北洋軍閥看起來強大,但內部矛盾十分嚴重,都巴不得對方下野好接收地盤,因此根本就形成不了合力,最終被北伐軍各個擊破。

    越打越多,越打越順的北伐軍

    1926年7月9日,老蔣在校場上誓師北伐的時候,吳佩孚和張作霖正帶著50萬大軍在北京南口和馮玉祥決戰,而北伐軍的第一個目標湖南,只有4個師的雜牌部隊看家。

    前面說到,湖南原來是唐生智、譚延闓和程潛的地盤,當北伐軍橫掃湖南的時候,原來的老湘軍部隊紛紛叛變加入北伐軍,以至於湖南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被北伐軍推平。

    北伐軍秋風掃落葉般拿下了湖南後,貴州軍閥頭子袁祖銘聞著味也宣佈加入北伐,北伐軍從最初的8個軍擴充到10個軍,再加上一路吸收的地方雜牌部隊,北伐軍的兵力幾乎擴充了一倍。

    8月,等北伐軍快打到武漢的時候,吳佩孚和張作霖才在河北打敗馮玉祥。吳佩孚趕忙帶著自己的嫡系部隊,南下支援武漢老巢,可原來擁兵20萬的直系軍,在北伐軍的打擊和馮玉祥的消耗下,只剩一半不到的兵力。此消彼長之下,即便是以軍事才能見長的吳佩孚也迴天乏力,被北伐軍痛擊,只得放棄武漢向河南逃去。

    9月,北伐軍調轉槍口,攻入孫傳芳控制的江西。孫傳芳雖然在軍事能力上比不過老領導吳佩孚,但是好在他有足夠了的時間進行準備,一方面調集10萬大軍進入江西,坐鎮九江親自指揮,另一方面派周蔭人進攻廣東,在後方牽制。

    孫傳芳能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崛起為一方諸侯還是有一些本事的,北伐軍調集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五個軍,歷時一個多月的血戰才得以攻克南昌,奪取江西,而進攻廣東的周蔭人也被何應欽的第一軍擊敗。

    在丟了江西、福建後,變成“三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趕緊向張作霖求援,成立安國軍。張作霖還抱著自掃門前雪的想法,並沒有派東北軍南下,反而派狗肉將軍張宗昌的直魯聯軍進入江浙“平叛”。

    張宗昌打狗是一把好手,可打起仗來卻爛的不行。到1927年3月,北伐軍就席捲了浙江、江蘇,攻佔了南京、上海等江南重鎮,孫傳芳逃向徐州、張宗昌逃回濟南。

    在擊敗了吳佩孚和孫傳芳後,北伐軍從進入湖北是的10個軍,擴充的26個軍,兵力達到40萬之多。與此同時,之前被吳佩孚和張作霖擊敗的馮玉祥宣佈加入北伐軍,西北軍搖身一變成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閻錫山也拿出一份不知道從哪裡搞來的“總理遺詔”,宣佈加入北伐。20萬西北軍和10萬晉軍的加入,一下子轉變南北之間的強弱對比。

    寧漢分裂和東北易幟

    就在北伐事業如火如荼之時,蔣介石和汪精衛悍然發動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而國民黨的內部矛盾同樣愈演愈烈。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對峙,而站在武漢和南京後面的是唐生智的湘系第四集團軍和李宗仁桂系第三路軍。

    8月,蔣介石在唐生智、李宗仁的強烈聲討下被迫下野,以李宗仁為首桂系軍閥控制了南京政府,並在寧漢合流後迫使汪精衛下野。一來二去,好處全讓李宗仁拿去了,唐生智極為不滿,在汪精衛的授意下開始在武漢拉山頭,並表示如果南京方面不服的話,就在戰場上比劃比劃。

    9月22日,唐生智以“武漢政治分會”的名義向李宗仁開戰。這場寧漢大戰一直打到年底才以唐生智敗逃日本而結束。

    李宗仁當大統領,底下人都不服氣,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大家只好請蔣介石出山,重新擔任北伐軍總司令,進行未完成的北伐戰爭。

    1928年4月7日,蔣介石在徐州誓師北伐。是時,北伐軍共有三個集團軍70多萬兵力,而北洋軍閥中實力尚在的只剩下了張作霖一人,其下的東北軍也只有40萬,根本阻擋不了北伐軍的進攻。

    6月4日,在華北戰場節節敗退的張作霖撤出北京,準備退回東北,卻沒想到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少帥張學良即位為東北王,並向南京政府發出《絕不妨礙統一電》,表示擁護統一。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在東北通電東北易幟,宣佈效忠南京中央政府,北伐至此宣佈成功。

    綜上所述,北伐戰爭其實並不是10萬VS70萬,而是一個不斷變化此消彼長的過程。北伐的勝利,除了北伐軍自身實力較強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北洋軍不團結,被各個擊破。吳佩孚因為忙著內鬥導致兵力分散,被北伐軍的來了個速戰速決;不被看好的孫傳芳反倒成了北伐軍最難啃的骨頭,倘若北伐軍最先從孫傳芳下手,北伐的結果還真的不好說。最憋屈的就是張作霖,空有40萬大軍,卻被日本人炸死,東北軍還沒打上幾個回合就“繳械投降”了。

  • 3 # 比爾吉沃特養爹人

    1926年7月開始的北伐戰爭,堪稱中國軍事史上的光輝案例。北伐軍不僅完成了以少勝多的壯舉,更締造了自南向北統一中國的奇蹟。

    而在我看來,北伐軍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半年時間裡接連擊敗實力強大的吳佩孚和孫傳芳,統一中國南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北伐軍脫胎換骨

    北伐軍的成功,再度生動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即兵力在精不在多。

    作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文先生為中國的富強嘔心瀝血,但因為中國資產階級產生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殘酷現實,使得中國資產階級從一開始就先天不足,後天畸形,勢單力薄的孫文先生曾無比希望利用軍閥力量革命成功,但這樣的努力無一例外都遭受到慘痛的失敗。

    直到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孫文先生才看到了中國革命的希望,於是開始嘗試和蘇俄建立聯絡。而蘇俄為無產階級革命輸出的考量,特別是對抗資本主義陣營圍堵的需要,開始全力支援孫文領導的廣州國民政府。

    於是,孫文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開始得到蘇聯大筆資金、武器裝備以及軍事顧問的強力支援。

    在蘇聯顧問的幫助下,國民黨進行了改組,凝聚力空前提升。而後蘇聯幫助孫文成立了黃埔軍校,培養了大批軍事骨幹,從此孫文有了自己的武裝,而這樣的武裝因為有了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比北洋軍閥時期的舊式軍隊更加強悍。

    2、共產黨鼎力支援

    北伐戰爭的勢如破竹,共產黨的作用功不可沒。

    雖然成立時間很短,但共產黨充分利用依靠工農的特點,不斷髮動罷工等反抗運動,勢力不斷髮展壯大。

    而因為蘇聯和國民黨的合作,因此在共產國際的指示下,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由於右傾主義盛行,共產黨員被要求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做出了巨大的妥協。

    而即便如此,在北伐戰爭開始後,共產黨也發揮了極其重大的作用,先是葉挺等領導的“鐵軍”發揮了模範帶頭作用,創造了更多的軍事勝利。然後就是共產黨廣泛發動群眾,使北伐軍在得到廣大民眾擁護的同時,也成為在第二戰線打擊北洋軍閥的重要力量,上海工人糾察隊更是先後發動三次起義,最終取得了成功。

    相比於國民黨,因為共產黨信仰更加堅定,與人民群眾關係更加緊密,所以可以說,共產黨為北伐戰爭的連戰連捷做出了巨大貢獻。

    3、北洋軍內訌不止

    北洋軍閥的土崩瓦解,和曠日持久的內訌也有重大關係。

    從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北洋軍閥就開始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內訌,皖系、直系和奉系相繼登場,最終形成了分析張作霖和直系吳佩孚、孫傳芳並立的局面,而即便孫傳芳和吳佩孚是上下級的關係,卻也是名副其實的冤家。

    這種擁兵自重且見不得對方好的態勢,註定了他們在面對北伐軍凶猛的攻擊時,只能作鳥獸散。

    而除了內鬥永不停息的北洋軍閥,盤踞在西北的馮玉祥也對北伐戰爭的勝利起到了巨大作用。

    雖然屬於北洋軍閥陣營,但馮玉祥因為屢次倒戈,成為北洋軍閥的公敵,因此在北洋軍閥的圍攻中選擇和廣州國民政府聯合。而閻錫山坐擁山西,因為害怕染指河北山東的奉系軍閥侵犯山西,因此選擇和馮玉祥以及吳佩孚聯合對抗張作霖,但隨著吳佩孚的戰敗,閻錫山最終和馮玉祥再度“倒戈”,策應北伐軍的北伐,並在五原誓師後,南北夾擊終結了直係軍閥的統治。

    可以說,北伐軍的成功,是一系列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尤其是蘇聯的支援作用巨大。但隨著資本主義陣營的瘋狂反撲,蔣中正等人的“倒戈”,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中國再度陷入軍閥混戰的動盪之中。

  • 4 # 北大賢學長

    10萬北伐軍打敗了70萬北洋軍,聽起來像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之所以北伐軍能夠打敗北洋軍原因在於北洋軍的不團結使得其部隊越打越少,而北伐軍卻越打越多,以至於最終讓廣東國民革命政府統一了天下。

    雖然北洋軍人數眾多,但實際上被三派所掌握:直系、皖系、奉系。三派人馬各佔地盤,各自為戰,這就給了北伐軍以可乘之機,想要通過逐個擊破的方式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

    北伐軍先階段的勝利要感謝馮玉祥。在北伐軍還未出師以前,北洋軍閥之間的鬥爭就已經達到了高潮。第二次直奉大戰結束以後,吳佩孚的十幾萬精銳部隊都被馮玉祥給坑了,這讓玉帥非常惱怒。馮玉祥招惹的不僅僅是吳佩孚一人,還有閻錫山和張作霖。

    於是在吳佩孚的串聯下,三個人組成了討赤聯盟,拉著自己的精銳部隊北上打馮玉祥。吳佩孚作為討赤聯盟的發起者,他出力最多,僅僅帶走了兩湖地區所有的精銳部隊。吳佩孚很看不起南方的革命勢力,認為他們只是嘴上功夫多於手上功夫而已,故而不做精密的防守。沒想到吳佩孚的失誤居然給了北伐軍以可乘之機。1926年7月,正當吳佩孚與馮玉祥在北京南口廝殺時,國民政府在廣東吹動了進攻的號角,桂系七軍出征兩湖吳佩孚的地盤。

    此時兩湖雖然尚有二十萬大軍,但普遍都是一些新兵,北伐軍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湖南就收入囊中了。此戰吳軍損失七八萬左右,僅僅剩下十萬軍力。而在北方,吳佩孚雖然取得了對馮玉祥的勝利,但其精銳也消耗殆盡。戰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北伐軍在佔領湖南以後擴充人馬,僅僅是黨員就吸納了二十多萬,比起吳佩孚的十多萬殘軍來說優勢很明顯。

    吳佩孚哪裡知道,自己此舉無異於是羊送虎口。靳雲鶚非但不幫助吳佩孚反而把他剩下的兵馬都給留下來為自己效命,光桿司令只得遠走他處。

    滅了吳佩孚,北伐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孫傳芳。表面上孫傳芳是五省聯軍總司令,擁有二十五萬的兵馬。但聽他號令的不多,想要脫離他的卻大有人在。北伐大軍剛剛東進,福建和浙江就投降了。所以說實際上給孫傳芳賣命的嫡系主力也就十多萬。北伐軍的主力也有十萬,所以兩者不相上下。不同的是北洋軍曾被日軍戲稱為一次性部隊,因為打完了就打完了,沒地方補充兵員。但北伐軍則不同,佔據兩湖以後以發展黨員來招募新兵,部隊擴充很快。而且北伐軍以六省之力對付佔據三省的孫傳芳,那簡直太容易了。在消滅孫傳芳的精銳以後,其他二三線部隊就如同摧枯拉朽一般不堪一擊,北伐部隊就這麼順順利利地又拿下了江西、安徽、江蘇。孫傳芳只得跑到張作霖那裡借兵。張作霖深知其中利害,於是就派張宗昌迎戰北伐軍。但這個三不知將軍太過孱弱,居然讓上海工人糾察隊打的屁滾尿流。故而只好和孫傳芳一道退到山東境內伺機反撲。

  • 5 # 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北伐戰爭是中華民國時期一場非常重要的國家統一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北伐軍以區區十萬兵力橫掃整個中國,最終在名義上統一了中國。北伐戰爭期間,雙方的勢力懸殊,北伐軍只有區區十餘萬兵力,而北洋軍有百萬之眾,那麼為什麼北伐軍能取得勝利呢?

    首先北伐軍有民眾的支援,在北伐戰爭初期,國共兩黨相互配合,尤其共產黨在全國各地積極的進行土地革命,建立了各種工會,農會,這些人積極的配合北伐軍,為北伐戰爭做出了很重要的後勤保障。另外,當時國民黨剛剛建立,很多的青年將領在孫中山的領導下有積極作戰,為北伐立下了很大功勞。

    第二,其實北伐軍在當時遠遠不止十萬,當時北伐軍在北方也有盟友,馮玉祥當時有40萬軍隊,閻錫山在當時有30萬軍隊,而且川軍軍閥楊森等地方勢力也在徘徊中。北伐戰爭期間,北伐軍擴張的非常迅速,而且當時國共兩黨團結一致,各部進攻非常迅速。另外,北洋軍閥雖然有百萬之眾,但是很不團結,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人都各懷鬼胎,希望北伐軍消耗其他軍閥的勢力。

    第三,北伐軍實力強勁,官兵都有信仰。北伐軍前期主要是由桂系和粵系官兵組成,桂系和粵系官兵戰鬥力很強悍,而且桂系和粵系在民國時期也多出名將,李宗仁,白崇禧,張發奎,薛嶽,葉挺這些名將都是廣西或者廣東人。北伐軍雖然只有十萬之眾,但是基層官兵大都畢業於黃埔軍校,這些人年輕有為,不僅接受了嚴格的軍事教育,而且接受了革命思想的薰陶,戰鬥力十分強悍。

    總而言之北洋軍輸就輸在了觀念意識的落後與過時可謂引人深思。

  • 6 # 歷史中簡堂搜史君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並瞭解北伐戰爭,因為它是一場歷史上鮮少的由南往北進攻成功的歷史案例,整個中國歷史上只存在著這麼兩例,一個是明朝對元朝的進攻,另外一個就是北伐。傳聞當年北伐軍只有十萬人,而北洋軍足足達七倍之餘竟被打得慘敗,難道這次以少勝多是命中註定的?

    歷史已經成為過去,我們往往在讀史有餘多有感慨,大多數人可能都會產生“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之類的想法,可是就算時間倒退,歷史重來,該發生的仍舊會發生,因為偶然和必然充斥著整個人類歷史。

    就拿北伐戰爭來說吧,難道真的是命中註定?以少勝多是很多熟讀歷史戰爭者最喜歡的章節,因為這場戰爭的成功證明了智慧對力量有絕對碾壓的實力,但是你若是細細分析就能瞭解其中關竅,北伐軍十萬人對北洋軍七十萬人,其一是國民政府的初期戰略是“打到吳佩孚,聯絡孫傳芳。

    不理張作霖”,而當時的實際狀況是在北伐剛開始的時候,北洋軍閥中勢力最大的是張作霖。

    當時他希望借北伐軍的力量打擊吳佩孚,所以暫且對戰爭持觀望的態度,而孫傳芳也選擇保持中立打出了“保境安民”的口號,他們的不合作倒是給了北伐軍很大的機會,兩個軍閥在猶豫的時候,吳佩孚正在北方和馮玉祥的國民軍作戰,湖北的兵力只有十萬人左右,正適合逐個擊破。

    戰略計劃首先快速消滅吳佩孚所屬,同時和孫傳芳談判,等到戰爭取得成功就繼續集中兵力消滅孫傳芳,張作霖是當時的一大問題,他有四十萬兵力,實力不可小覷,所以在最後又一次集中兵力消滅張作霖。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精密的作戰計劃是戰爭成功的一半,顯然北伐軍已經完成了。其二是國共合作,全民北伐。

    單是國民黨很難完成這一歷史壯舉,有很多共產黨員直接參與北伐擔任官職,我們熟悉的有周恩來、李富春、朱克靖、毛澤東、聶榮臻、鄧中夏的等等,很多著名的優秀共產黨為北伐做出了巨大貢獻,還有當時工人運動的發展,起先是兩湖地區後來在各地都興起了工人運動,我們所熟悉的李立三、劉少奇還舉行了反帝示威,和工人運動一樣,農民運動也在中國蓬勃開展。

    我們可以由此得知,北伐的成功有群眾基礎,一呼百應,成功的機率大大增加。其三是領導者的指導思想,《臨時約法》是孫中山自成立國民政府以來的法律大旗,他堅信完善法律,並維護法律的權威就是挽救中國的一大途徑。

    他還重視軍事鬥爭,在1917年和1922年、1924年孫中山分別進行了護法戰爭,可見他對軍事的重視。

    他還支援聯合其他力量,早期他沒有自己的軍事武裝,進行北伐也只是利用一方軍閥打倒另一方,有很大的侷限性,因為軍閥想要維護自己的體系,在幾次失敗後認識到軍隊武裝的重要性,以及聯合和自己隊友,打擊敵人,實現自己一直存在的北伐理想。

    這就是十萬北伐軍能將七十萬北洋軍打得慘敗的原因。

  • 7 # 歡樂讀歷史

    北伐軍的勝利,確實是一場壯舉,北伐軍的勝利,絕非偶然,從北伐軍誕生的那一刻起,北洋軍閥集團已經註定了失敗。

    十萬人擊敗了七十萬人的北洋軍閥集團,其實也是說得有點過了,北伐軍是十萬不錯,但北伐軍背後的力量可不止十萬。

    北洋軍閥七十萬,差不多是這個數,但北洋軍閥卻是分為了三部分,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其中張作霖的東北軍,並未與北伐軍開戰就已經投降。

    北伐的勝利,讓人想起李鴻章拜謁俾斯麥的時候,請教過的那個問題。

    李鴻章問,如今的大清,國力羸弱,如何才能訓練強大的軍隊保家衛國。

    俾斯麥回答,兵貴精不貴多,若是想要保家衛國,不需要太多兵力,五萬足矣,五萬精兵,足夠保衛國家。

    北伐運動的勝利,恰好應證了這一點,北伐軍人數不多,但卻是蘇聯指導下,訓練出來的精銳士兵,將領是黃埔軍校的優秀學生。

    北伐軍背靠蘇聯,獲取了蘇聯的大量軍事援助,用的是蘇聯人的教官,打的是蘇聯人提供的槍,領頭的是未來的著名將領,如何不精?

    北伐軍雖然人數不多,但卻都是精英,這為北伐的勝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北伐軍的強大是一部分,北洋軍閥的內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北洋軍閥內部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直係軍閥,皖系軍閥,奉系軍閥之間本就互有矛盾,經常開戰,打的不可開交,雖然北伐運動時奉系已經一家獨大,但直系與皖系軍閥之間矛盾卻是不了調節。北伐軍討打一方的時候,另一方想得更多的,並非如何抱團自保,而是如何趁火打劫。

    此外,西北馮玉祥也在北伐時做出過不小的貢獻,馮玉祥雖然也是個軍閥,但他卻更像個投機者,北伐軍勢大的時候,馮玉祥立馬倒戈了北伐軍,成為北伐的中流砥柱,在北伐的關鍵時刻,給了北洋軍閥致命一擊,幫助北伐軍擴大了戰果。

    北洋軍閥,統治百姓多年,北洋軍閥統治下的百姓,幾乎要無法生存,這時候的北伐軍,代表的便是正義。

    北伐軍有大義在手,背靠共產黨國民黨兩黨聯合,有蘇聯的大批支援。

    反觀北洋軍閥,壓榨百姓,內亂不斷,雖然勢大卻是個紙老虎。

  • 8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在冷兵器時代及熱武器時代早期,以多勝少是常態,以少勝多是奇蹟。正因為少見,才會被後世傳揚。但兵無常形水無常勢,戰場上從來沒有命中註定這種說法,每一場勝利都離不開主帥的謀劃和士兵們的衝鋒陷陣。

    北伐軍的勝利來之不易,是多方運作的結果。當時形勢非常複雜,於戰爭之外還有更多的政治博弈,並不是一次就成功了。

    (北伐)

    而且“北伐軍10萬,北洋軍70萬”這種說法也不太準確,交戰後,雙方調兵遣將各出底牌,兵力變化很大,早不是最初對戰時的數量。

    據說北伐軍最多時有三、四十萬,雖然還是遠遠少於北洋軍,但雙方兵力對比沒有達到1:7這種程度。

    那麼,兵力不佔優勢的北伐軍為什麼能打敗北洋軍呢?其實,這不是北伐軍有多強的問題,而是北洋軍有多亂的問題。

    咱們先說一說北洋軍是怎麼來的。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慘敗,終於認識到新時代已經來臨,光憑“騎射”趕不走東洋、西洋侵略者,於是下定決心組建“現代化”的新式軍隊,後派袁世凱訓練新軍。

    (中為袁世凱)

    經過多次擴充,這支新軍於1902年正式命名為“北洋常備軍”,成為清政府最強軍事力量,一直主理新軍事宜的袁世凱自然而然成為北洋軍閥的領袖。換言之,只有袁世凱才能壓制、統領這支強大的軍隊。

    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北洋軍裡沒有了一言九鼎的人物,將領們誰都不服誰,分裂為三大派系:

    時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集團,背後力量是日本人,主要控制皖、陝、魯、浙、甘、閩等省;

    時任副總統馮國璋為首的直係軍閥集團,背後力量是英、美等國,主要控制蘇、鄂、湘、直、贛等省;

    時任奉天督軍兼署省長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集團,背後力量同樣是日本人,主要控制東三省。

    (張作霖)

    這三大軍閥彼此之間很不和睦,為了爭奪地盤人頭打成豬腦,還有許多地方小軍閥混水摸魚,連年混戰導致民不聊生,經濟衰弱。民眾迫切的希望結束封建軍閥的統治,出現一個民主、統一、和平的政府。

    北伐戰爭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1926年7月4日,國民中央臨時全體會議通過了《國民革命軍北伐宣言》,7月9日誓師北伐。

    北伐的物件是誰呢?並不是所有的北洋軍,北伐宣言裡說得很明確,是“賣國軍閥吳佩孚”,他屬於直系。

    (吳佩孚)

    此時北洋軍的情況是這樣的,1920年直、奉兩系聯合起來打皖系,段祺瑞不敵,被迫辭職,皖系逐漸失勢; 1922年,直、奉之間展開第一次戰爭,奉系的張作霖沒打贏直系的吳佩孚,被趕到了山海關外,此後主要在東三省發展經濟,擴充軍備。也就是說當時執掌北洋政府大權的是直系。

    原來的直係軍閥領袖馮國璋早已病死,繼任者曹錕靠賄賂當了大總統,吳佩孚和他有矛盾,在他掌政權後接管了直係軍閥的軍權,成為北洋軍中第一人。

    張作霖雖然退到東北,實際上從沒放棄過中原,後來聯合了孫中山和皖系軍閥盧永祥組成反直同盟,1924年發起第二次直奉戰爭,之後本是吳佩孚將領的馮玉祥倒戈,發動北京政變,雙方夾擊之下吳佩孚敗走,北京政權落入奉系之手。

    軍閥中沒有永恆的仇恨和友情,唯有永恆的利益。吳佩孚和張作霖雖然打來打去,但可能覺得一時消滅不了對方,別的敵人又太多,於是各自退讓了一步,達成共分天下的協議。

    於1926年6月28日聯合組建北京政府,攻下北京南口,接著吳佩孚向南進攻廣東;張作霖向北進攻北方的國民軍。沒等他們取得戰果,第一次北伐就開始了。

    期間經過了許多精彩的戰役,例如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南潯路戰役等等。因為北伐的路線是從南到北,南下的吳佩孚就正面遭遇了北伐軍,張作霖對他偶有援助,主力卻未動,所以雖然吳、張是盟友,實際上這時與北伐軍對戰的只是吳佩孚。

    但北伐軍中也存在問題,因政見不同而出現分裂,第一次北伐暫緩,等取得一致意見後才再次進行北伐,這會兒吳佩孚已倒,北伐的物件是直系孫傳芳,奉系張宗昌等人。

    北伐結果當然是大獲全勝,奉系全線崩潰,張作霖連夜撤出北京,回到瀋陽附近的皇姑屯時被日本人炸死。

    為什麼北伐軍能夠一路勢如破竹呢?因為任何一個出現在朝代更替之際的軍事力量,剛萌芽的時候都必然是最有信仰、最有力量的。

    北洋軍經過多年的發展,內部腐化非常嚴重,吳佩孚此前又和各方軍閥多有交戰,實力受損。雖然人數看似很多,久經沙場的精兵卻沒多少,很多是臨時抓來的壯丁。

    而北伐軍中,從兵到將,都明白他們是為了什麼而戰。雖然很多人沒多久就忘了初衷,但北伐時期的確是有著信仰的。

    總之,如果非要說出北伐勝利的具體原因,那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9 # 歷史深度揭祕

    相比較歷史上其他改朝換代,推翻清朝的歷程還是相對輕鬆的,可以對照時間,辛亥革命一年,清政府就沒了,北伐也相對簡單。當時,日本對我們的侵華戰爭,抗日戰爭才是難上加難!其實不管北洋系的張、孫、吳;晉系閻錫山;北伐系的蔣、白、李、共以及西北馮,都是在各種鬥爭種相互利用,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他們中的每一個都自認為能統一中國,也把此事視作終身奮鬥目標。

    兩個原因,亂世出豪傑,幾千年的大一統思想薰陶下,誰都想把統一作為最高奮鬥目標,既可以實現霸業,也可讓自己登上權利頂峰。他們直接在相互利用,與域外列強也是相互利用。用盡一切辦法做大做強自己,最終實踐證明 只有共走到了最後,白毛黑貓抓老鼠的就是好貓,既然能消滅吸收所有勢力,繼承大統,就還是有本事的。北伐軍的積極作用在於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的勢力,完成了表面上的統一。但實際上內部仍然存在軍閥的互鬥和內耗,心不齊,也沒有信仰,只有利益。

    當兵吃糧,當官賺錢,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前提是活著。對陣雙方中很多人還是戰友和老鄉,雙方沒必要你死我活。有時軍閥們爭鬥不過是耍性子,過去了就和解了。下面執行的人心裡更清楚,放放槍做做樣子就行了。

    吳佩孚帶兵還是可以的,但領地有點像歐洲的德國,四周全是敵人,迴旋餘地太小,所以第一個被滅。但北伐軍在他身上沒吃太大虧,不像孫傳芳死磕北伐軍,北伐軍損失太大記恨憂心,埋下刺孫伏筆。北伐軍是少壯派,無家無口,只有革命思想,熱情高沒有拖累。北洋軍不同,拖家帶口,當兵為了養家餬口,哪能拼命呢?到了後來,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搶奪勝利果實,強搶豪奪,滋生腐敗,到處伸手,到處佔地盤,到處都捨不得丟棄,不敗才怪呢?歷朝歷代都是被流民饑民打垮的。

    孫中山雖然經常被批評為“理想型革命家”不接地氣(尤其是和袁世凱對比的時候)。但是他的做法可是相當實用主義的,當初為了革命成功,跑到日本拉贊助,張口就來說要把內東北也就是日本所說滿洲給日本。可是後來革命成功有望,孫大炮轉臉就說中華民族,五族共和,東北是中國的。其實也就是大炮沒有活到北伐成功,如果北伐成功後還活著,大炮轉臉就會說外蒙一樣是中國的。政治家的話往往都會隨時轉變,說話不算數太正常了,為了民族長遠和國家大局,暫時說幾句違心話欺騙外中國人都是正常操作。

    北伐軍尤其黃埔系的裝備主要是蘇造,比北洋軍的好多了。吳佩孚嫡系精銳在直奉大戰中葬送殆盡,此時號稱30萬,都是些殘兵敗將加臨時補充。孫傳芳嫡系很能打(許多日本顧問,如岡村寧次),南昌打得常凱申欲死欲仙。但是嫡系數量不多,其他都是拼湊的中小軍閥,戰鬥力低下。

    打仗打得是重工業和後勤補給,北伐軍能贏是因為背後碾壓一般實力的蘇聯,1946年發生的事情不清晰?一個佔據主要工業基地和城市的勢力,打了兩年仗,經濟全面崩潰,物價飛漲,貨幣極速貶值,後面只能抓壯丁,保家衛國夠信仰了吧?結果在缺乏補給的情況下依然士氣崩盤。而另一方佔據少量農村地界而且內沒有工業區的勢力(兩三年前飯還吃不飽),卻能夠在打兩年仗後保持一年武裝一兩百萬軍隊的資源,最簡單的問題,後勤從天而降的嗎?吃什麼?這樣的仗神仙能打贏。

    吳佩孚和孫傳芳算是北洋系統中比較能打的了。北洋系統的大人物裡,我看也就是李鴻章、馮國璋、吳佩孚、孫傳芳屬於能打的,其他的都是菜雞(其實黎元洪也很能打,但是歷史不給他機會表現罷了),其他人,每戰必敗的曾大帥,吹噓名將實際上沒打過仗的袁大總統,動不動要和日軍血戰到底結果連白朗都打不過的段總理,學雷鋒學出來的大總統曹錕,土匪出身的雨帥……沒一個能打的(徐世昌人家一輩子是文官,張勳平心而論軍事能力也可以,但沒有出奇的戰功)。

    最客觀的原因是從辛亥革命以來的軍人有了對戰爭的新認識,對內,都是同胞,能減少傷亡就減少,不做無謂的犧牲,往死裡打那是對外敵,10萬北伐軍能打敗40萬直係軍閥也是這個原因,吳佩孚被馮玉祥和葉挺夾擊,孫傳芳為了私心不救援吳佩孚,後來孫傳芳獨自面對北伐軍,他的部下倒戈的倒戈,中立的中立,要不就是對天上放兩槍就跑了。

    從戰略和戰術上來看國民革命軍確實成功了,打敗了幾大軍閥,擴大了自己的地盤,促進了國家的統一,但從結果來看,其實並不算是成功,雖然東北易幟,表面上中華民國像是統一,實際上還是軍閥混戰,和東漢末年和三國之前那段時間非常像。歷史上真正從南到北完成統一的只有朱元璋。

  • 10 # 史論縱橫

    中國歷史結合地理然後以唐朝為分界線,可以將唐朝之前的歷史看作是東西走向的歷史,戰爭的雙方是西部與東部的較量;唐朝之後的歷史可以看作是南北走向的歷史,戰爭雙方是南部與北部的較量。

    總體而言,唐朝之前,往往是從西部向東部完成統一,唐朝之後,往往是從北部向南部統一,西征和北伐從來都是困難重重。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北伐取得勝利的,只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人完成此等偉業,而在近代,國民革命軍也算北伐成功的一支軍隊,算得上中國歷史上唯二北伐勝利的部隊,那麼這隻部隊為何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呢?本文就為大家簡單分析分析!

    在國民革命軍北伐之前,北洋政府才是中國的中央政府,除了奉系、直系之外,還控制很多雜牌軍,具體來說奉系張作霖佔據東北、熱河、京津、山東等地,人數在三十五萬左右;直系的孫傳芳佔據東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蘇五省,人數在二十萬左右;吳佩孚佔據湖北、湖南、河南、河北等地,人數不下二十萬。

    其他諸如晉綏軍等軍隊名義上也歸屬北洋政府,總體來說,北洋軍人數可能不止七十萬,說一百萬也是他。

    但是北伐軍也絕對不止十萬,十萬北伐軍是指在北伐初期整編的八個軍,但這只是初期的數量,並不代表整個國民政府只有這些軍隊,當時的廣州國民政府是孫中山以西南各省為基礎聯合組建的,裡面包括雲南(滇系)、廣西(新桂系)、廣東(粵軍)等軍閥,在組建北伐軍的時候,實際上並非西南軍閥的全部家底。

    而在對陣北洋軍的時候,北伐軍也很少有軍隊人數上的劣勢,由於北洋政府內部一盤散沙,到北伐時期主要形成以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為首的三大軍閥,這裡面張作霖與吳佩孚是老對手,孫傳芳是新晉軍閥,擔心張作霖和吳佩孚吞併他,三大軍閥一直心懷鬼胎。

    基於這一點,北伐軍打出了“首先消滅吳佩孚軍,然後殲滅孫傳芳軍,最後消滅張作霖軍。”對外宣傳則是“打倒吳佩孚,聯絡孫傳芳,不理張作霖”,挑最難啃的骨頭啃,並且迷惑孫傳芳和張作霖,讓兩個隔岸觀火,不管吳佩孚的死活。

    尤其是孫傳芳,本來是吳佩孚提拔起來的,後來吳佩孚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敗北,孫傳芳藉機在東南站穩腳跟,由於身處南北中間地帶,想要保持中立,從北伐戰爭中脫離出來,不僅不幫助吳佩孚,反而積極與廣州國民政府聯絡,致使北洋軍不能聯合作戰。

    所以,在面對吳佩孚的時候,北伐軍人數差距並不是很大,等到相繼打敗吳佩孚和孫傳芳的時候,北伐軍收編的軍隊,再加上擴充的,人數不下四十萬。

    而此時,又有西北軍馮玉祥和晉綏軍閻錫山改旗易幟,宣佈加入北伐軍,使得北伐軍人數倍增,西北軍經過整合,人數不下三十萬,而晉綏軍當時也不下二十萬,到二期北伐的時候,北伐軍在人數上已經完全超過北洋軍,致使張作霖不得不撤出關外。

    當然,打仗還得自身硬,很多軍隊都是牆根草,隨風倒,看你強你倒向你這邊,看你不行就倒向敵方,在這個方向上,馮玉祥和閻錫山都是倒戈老手,民國著名不倒翁。

    北伐軍能夠取得勝利,最根本還是本身實力強!

    北伐軍是一支以地方軍閥中比較能打的新桂系和粵軍等為基礎,再加上經過黃埔軍校培訓的優秀軍官領導,北伐軍的精神面貌就相比舊式軍隊為之一震。在這一點上,孫中山先生先創辦黃埔軍校,再建立革命軍的理念還是很好的。

    在北伐初期,蘇俄政府為支援北伐,為北伐軍提供的一些軍火,也極大地提升了北伐軍的戰鬥力。

    總結起來,北伐軍能夠取勝,一方面是能征善戰,所向披靡,另一方面也是人心所向,得到了大部分人支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醫把脾命名為五臟之一,而西醫可把脾割掉,人能活,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