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巧林說育兒

    一直以來,中醫和西醫都有著各自的理論體系,中醫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辨證論治,強調的是整體。而西醫的理論體系由生物學、組織學、解剖學和生理學等組成,可分系統和器官,因此有時候對於同一疾病的治療中西醫也會產生出不同的觀點。

    脾摘了能活,膽摘了能過,闌尾摘了能活,腎摘了一個能活,肝葉切了能活,胃切一半也能活,就是這些一起都摘了人也能活,這就是科學,啥都沒用活著就行!而且不允許有不同聲音,你跟他說腎主藏,脾主運化,西醫說:科學沒有,看不見都沒有。

    西醫的脾是最大的淋巴器官,也是人體的“血庫”,主要起維持免疫力和儲藏血液的作用,可以說與消化並無關係。在西醫中許多疾病可以導致脾功能亢進,從而引發如血細胞減少等併發症,因此治療需要進行脾動脈栓塞使其壞死或手術將脾部分或完全切除,切除後人仍然能活,但免疫功能會受損,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

    西醫的脾是解剖學上的脾的實體,中醫的脾除解剖學上的脾外,主要是功能上的脾,中醫在對主體的認識和疾病的論治建立了統一的關係。侷限於時代科學的水平,認識不足,當今應用上也實用。

    給連經典都沒看過的人提個醒,皇帝內經有一段對話,皇帝問,咳嗽是肺有病了對嗎?這是五千年之前,我們以為沒有解刨學的時候,人已經意識到咳嗽是肺有有病,與現代醫學基本吻合,但是被否決了,不絕對是肺有毛病!久咳傷脾,不去調脾胃咳嗽就好不了。

    西醫可把脾割掉,人能活,為什麼?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脾臟能夠負責處理掉衰老的紅細胞(這個比例大約佔80%),把他們分解掉,然後重新利用裡面的原料進行造血。

    另外,脾臟說白了就是一個大的淋巴結,裡面有很多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因此脾臟對於免疫力方面有些重要的作用。脾臟被切除以後,自己的免疫系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主要的表現就是免疫力下降,因此得感染性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危害是血栓的風險增加,這個主要是因為脾臟負責把衰老的紅細胞清除掉,而這個時候脾臟被切掉了,就會使血液中血小板數量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就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腦卒中的風險。

    脾臟雖然比較重要,但是它和心臟和肺部相比,重要性沒有它們大,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命活動就是呼吸、脈搏、心率,沒有提到和脾臟相關的。

    中醫中脾的功能

    關於脾主運化的生理功能,可以將脾簡單的理解成“人體食物加工廠”。食物為人體提供能量和營養物質,但是要注意的是,食物還不是人體所需的“成品”精微物質,人體需要氣(能量)、血、津液(機體水分)等精微物質的供給,而這些精微物質是由食物(水、谷)轉化而來,而脾將食物消化、吸收、轉運水谷精微的功能,中醫稱之為“脾主運化”,因為人體生命活動的維持依賴於此,所以脾胃又被合稱為“後天之本”。具體的過程:第一步是對飲食物進行“化”。飲食水谷經過口、食道入於胃,胃接受並進行經過初步消化(胃受納、腐熟水谷),將水谷變成“半成品”食糜,胃將其下降送至“加工車間”,經過小腸進一步消化,將“半成品”分門別類加工成“成品”水谷精微和“廢品”糟粕。胃和小腸的作用都是在脾的“領導”下完成的。

    第二步是將水谷精微吸收並“出廠”輸送至全身,即“運”。在脾氣主升清這一“上升運輸機”的輸送下,將精微送至心肺,再由心肺這一“銷售網路”送至全身以供機體消耗,另一方面,脾這一“加工廠”直接廠家“銷售”送至全身。另外胃腸道就是“下降運輸機”,將消化後的糟粕排出體外。

    若脾氣虛,“加工廠”動力下降,則消化能力下降,表現出不想吃飯,吃後腹脹,甚至是排出的大便裡有明顯的食物殘渣(完谷不化);或者脾氣虛升清無力,“上升運輸機”動力不足,導致頭面缺乏營養供應而頭暈眼花,精微物質不能上升與糟粕一起下降排出而出現拉肚子;脾氣虛日久,水谷精微化生減少,人體氣血生成不足,而出現體倦乏力、面黃肌瘦等表現;或者脾虛向外輸送機體吸收的水液的能力下降的話,就會使水液在體內停留、聚集,導致體內溼盛、水腫等病症的生成。

    因為脾臟通過氣運化作用,可以把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物質,以保證機體正常的功能,一旦脾胃虛弱,功能下降,就會導致人體“補給”不足而生病,所以說“脾胃一虛百病生”。因此在養生過程中健補脾胃,在治療用藥過程中保護脾胃,就顯得尤為重要。

    由此可見,中醫與西醫的脾並非一個概念

    中醫的脾強調功能和整體,其實並非是指某一器官,如果單從部位和功能來講,中醫理論的脾可以涵蓋胃、小腸和大腸,因為根據陰陽五行和相生學說,他們是相輔相成的。但對西醫來說脾就是指脾臟這個獨立的器官,還有相對獨立的功能,但並非不可或缺。由於中西醫具有不同的理論體系,因此不能簡單地按照字面來比較這個脾,他們在中西醫的理論中並不是一個概念。

    30年前,西醫認為闌尾就是一段沒有任何作用的腸子,而且還容易發炎危及生命,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日本人甚至主張新生兒做手術切掉,一勞永逸。但後來,西方人發現,這段所謂百害無利的闌尾原來是腸道消化菌群的繁育基地!自此,再沒人說闌尾沒用了!!

    這說明西醫對人體器官功能的研究並非你想象的那樣通徹明瞭!從人類進化的角度講,人體的臟器都有其獨特功能,正應了用進廢退的規律!脾藏至今仍然存在於人體,說明會對身體是確實有用的。若僅憑西醫認為脾應該割掉就懷疑甚至否定中醫,純屬智障腦殘!

    在現實中有許多人喜歡拿中醫和西醫進行比較,有關中醫治病是否科學的爭論也從未停止過。其實無論是中醫也好西醫也罷,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長處,我們不應片面地強調某一方的而去否定另一方。中西醫其實是可以做到對立統一的,根據中國的國情,我們完全可以把中西醫結合起來,推動中國的醫藥事業向前發展。

    不知道大家的意見如何呢?

  • 2 # 中醫陳穀子

    中醫的脾,很可能就是西醫的胰腺,而不是西醫的脾。

    中醫脾的主要功能是主運化、消化,而西醫的脾,和消化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但是西醫的胰腺卻是一個重要的消化器官,同時是一個重要的內分泌器官。所以我大膽的認為中醫的脾,應該是西醫的胰腺。

    很多人認為,中醫的五臟,不但是實體器官,更是功能器官,是氣化器官,所以經常是弱化了實體組織,多是在氣化的層面談五臟的功能。其實中醫很早就有了解剖,這個在《黃帝內經》中都可以看到,中醫的臟腑都可以落到實處,而不是虛無縹緲的!

    其中中醫的心、肺、肝、腎,和西醫的心、肺、肝、腎,不管是在解剖上,還是在功能上,很多東西都是對的上的。唯獨脾臟,不行,而中醫脾的功能,和西醫胰腺的功能,卻有很多一致的地方,所以我認為中醫的脾就是西醫的胰腺。

    中醫認為,疾病發展到五臟,已經病的很深了,很難醫治。在古代,沒有體外人工肺、體外血液迴圈、人工肝、以及透析等腎替代治療的技術情況下,把心、肺、肝、腎,任何一個臟器切掉,都是會死人的。那麼脾,做為五臟之一,當然也是不能割掉,割掉也是會死人的。但是,現在脾切除後,卻不會死人,從而說明,現在西醫的這個脾,並不是中醫的脾。

  • 3 # 浪裡金帆

    中醫把脾命名為五臟之一,而西醫把脾割掉人還能活,為什麼?中醫和西醫。文化不同,理念不同。西醫所有器官都是一個零部件而已。為人身體所用。就像西方的霸權一樣。他們只想索取,不想奉獻。只想掠奪。不想幫助。而中醫呢?我們身體所有的那個是零部件。都是有用的。心,肝,脾胃,肺腎。他們相生相剋,相互相連。跟西醫的解釋完全不同。就像這是疫情一樣。美國,西方那邊兒講究的是隱瞞事實。也可以說老百姓自生自滅。你有錢你能看沒錢會怎麼樣呢?跟中國這麼一對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國家把老百姓的命看著比天還大。而西方把老百姓的命看著比紙還薄。這就是一個對比。一個文化的對比。大家都知道腎生骨骨生髓。那骨髓是幹啥的呢?大家知道肝是排毒的養顏的。但是肝主筋吶!血是不養筋的,那誰在養筋呢?骨髓養筋,所以腎臟和肝他倆是密切相連。西方把那個把脾割掉。脾是後天之源。吃的所有的食物,那個是生化氣化之根本。人們常說的氣到血道。也就是這個意思。貧血的人。低血壓的人。是因為脾出現了問題。同時皮也是把身體噹噹中的所有的那個是有害物質,或者說那個是新陳代謝運出體外。所以脾合腎密切相關。西醫把脾拿掉,對人免疫力會造成一定的損傷和傷害。這只是對我們中中國人的體質而言,西方大多數吃肉。這一方面它用的就少。沒有用處了。所以西方人大多數長得也是比較強壯。因為沒肉食也可以靠水果消化。所以飲食我不同。文化不同。醫術也不相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就拿這事疫情來說,西方束手無策。而中國呢卻能控制住這幾樣怎麼說呢?中醫和西醫打擂臺。誰勝了呢?大家一目瞭然。我是傳統養生的愛好者。送大家養生粥系列。佳餚組合。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4 # 長腿醫生

    西醫的脾臟的主要功能有:

    一、造血功能:

    人在胚胎時期,脾與其它造血器官(如骨髓)一樣,可產生各種血細胞,但嬰兒出生後此功能即行停止,當體處於危急狀態時(如急性大出血等),脾臟又可恢復造血機能。

    二、破血功能:

    紅細胞會衰老死亡,脾臟中的巨噬細胞可將衰老的紅細胞吞噬並形成間接膽紅素。在肝硬化時,由於脾腫大且功能過強,出現紅細胞減少而致貧血、中性白細胞減少而易感染,血小板減少而致面板粘膜出血等,這種現象臨床稱之為“脾功能亢進”。

    三、儲鐵功能:

    紅細胞中充填著血紅蛋白,由於含鐵而呈紅色,在大量衰老的紅細胞被脾臟中的巨噬細胞吞噬分解後,除形成間接膽紅素外,還釋放出含鐵蛋白貯存於脾中,以供製造新的紅細胞利用。四、貯血功能:

    在脾臟外面有被膜包裹,其內有纖維結締組織和能收縮的平滑肌。當平滑肌鬆弛時,脾的體積變大,貯血增多;反之在平滑肌收縮時,則大量血液被排入血迴圈中。

    五、吞噬功能:

    血液中的異物如細菌、病毒等經過脾臟時,均被脾中吞噬細胞吞噬消滅,以保持血液的乾淨。

    六、免疫功能:

    中醫的脾存在於無形,手術並不能把它切掉。西醫的脾臟也有上訴的眾多功能,那麼脾切除後人還能生存嗎?回答是肯定的!因為儘管脾臟功能多而重要,但多可被其它器官(如骨髓、淋巴結、肝臟中星形細胞等)所代替。

  • 5 # 老祖宗的智慧

    對於這個問題,允許筆者呵呵大笑幾聲... ... 這個問題容易引起中西醫之間孰是孰非的爭論,何必呢?

    首先,筆者先丟擲一個問題,人能活著的基礎是什麼?

    人能活著的基礎就是,只要能維持最低的人體保障即可。那麼,什麼又是最低的人體保障?第一,能夠獲取到足夠的能量,第二,能夠保障能量的正常流動,第三,能夠保持人體內部的運轉平衡。

    中醫說到脾,主運化。什麼叫主運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叫做運化。而這個功能,不是脾就可以完成的。或者說,是有一套的運作機制,比喻一下吧,胃部現將納入的食物進行粗加工,小腸進行深加工,這是西醫的概念。

    所以,明白了嗎,胃,小腸等西醫的器官,屬於中醫的脾的概念!這點很重要!

    記住,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是,脾統血。

    統,什麼叫統?統領的意思。大白話就是以脾之氣,催動血在全身的執行。脾弱或者壓根兒就沒有脾,血液流動怎麼辦?以其它的氣統之,其它的什麼氣,胃氣、腎氣、心氣、肺氣,不一而足。這叫什麼,叫可替代。

    可替代的效果如何?湊合著吧。現在可明白了?

    中醫,就在那放著,懂得自然會懂,不懂的瞎吵吵。

  • 6 # 杏林岐黃

    中醫的脾和西醫的脾不一樣,中醫對脾的認識更傾向一個系統的功能,而西醫只是解剖學的位置,雖有一定共性,但根本沒有可比性!

  • 7 # 虛實難證主客唯心

    我不是中醫,只是個人主觀認識!

    中醫說的五臟是從表象反推的,

    西醫說的五臟是解剖出來的。

    他們說的就不是同一個東西,但畢竟殊途同歸,最終也相差無幾。

    雖然相差無幾但畢竟是有區別的。

    比如中醫還有個“三焦”冒似解剖還未找到呢!

    又比如中醫的經絡,有人用血脈和神經網來對應,冒似對得上又冒似對不上。

    打個比方,

    中醫五臟六腑和經絡等概念,就好比胡惟庸劃的中中國人口分界線,他是從人口密度倒推出的地理分界線。

    而西醫好比地質勘探家,從地理高差不同角度實地考察,也畫了一條東西地理分界線。

    這兩條線他一樣,但也不一樣,如果都是用來分析人口分佈作出規劃,其效果是差不多的。

    假如地理學家忘記了海洋和氣候因素,興許地理學家的線看似科學準確但未必有人口學家畫的線全面正確。

    所以

    許多“所謂的科學鬥士”就以解剖不存等為理由認為中醫是錯的,主張驗藥廢醫,最好還是三思而行,別像剛入學的小孩子學點皮毛就回家看到大人們的做法就開始指責這不科學那不對。

    最好還是存敬畏心,即使知道這類“不合常理”的錯誤存在,還要知道“為什麼不合常理”,怎麼樣“才能解決”,在瞭解之後才來當“科學鬥士”可能會好一點,否則因為堅信科學而對療效視而不見這跟宗教狂徒無異。

  • 8 # 梅里一了

    討論中西醫的區別,首先要明白兩種理論在方法論上的差別,中醫理論是建立在活體觀察基礎上的,西醫理論是建立在屍體解剖基礎上的。活體觀察從方法論上講,只有選擇歸類法,就是將活體的功能表現進行歸納,劃分出功能型別,以闡明整個肌體的運動原理。屍體解剖從方法論上講,只有選擇分析法,就是將屍體的組織結構逐層剖析,找出導致病變的關鍵變化,以說明肌體病變的關鍵因素。不把這種方法論上的差異弄明白,一切討論都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以脾為例,中醫認為屬於髒,西醫認為屬於器官。髒是個系統功能概念,而器官是組織形態概念。中醫認為髒,即藏,有收藏某方面功能基礎物質和動力來源(精氣)的意思。作為生命體,要保持活力,需要通過飲食獲取能量,這些飲食通過消化道(中醫將能分泌交換的管道和腔體稱為腑,同府,住人並可進出的建築,這是功能概念)。而要將飲食中的營養正常吸收,並轉化成能量,這一整套功能,都歸於脾臟,概括為運化功能,稱為後天之本。而西醫對脾從形態學上分為紅髓,白髓,從細胞學上發現紅細胞等造血細胞,以及B細胞,巨噬細胞等淋巴細胞,由此推匯出與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有關。從功能角度講,失去某一方面功能,整部機器就會停擺,而從器官角度講,如果有代償的功能,拿掉後,並不影響機器運轉,只是故障率升高,動力差些罷了。兩種方法,各有其長,也各有其短,找到其結合點,對醫療水平的提升至關重要。個人認為,中醫理論的建立,受古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其症候模型,主要依賴體表收集資料建立的,應大力借鑑西醫分析醫學獲得的體內資料,豐富模型資料,使之更加精準。西醫理論的建立,主要依靠分析科學,受方法的限制,其病因病理,相對孤立靜態,可大力借鑑中醫整體思維,辨證施治的思想,提高疾病的整體解決方案的針對性。

  • 9 # 明德懷遠

    這個就是最可怕的地方了,很多人不去探究事實的真相和根源,僅僅憑藉字面意思而亂下結論。

    中醫先存在兩千年,而後最近百多年西醫才傳入中國。

    而鑑於中西醫之間的差距,西醫所用術語傳入中國時,在中醫術語中,並不存在準確表達西醫所用的術語,於是西醫學者只能憑自己的理解,在中醫術語中去找一些類似的術語來表達西醫術語,這就造成了中西醫術語表達之間的意義混亂。

    現在的人則坐享其成,不去認真考究中西方醫學術語之間的區別和聯絡,望文生義,想當然地將兩者等同起來,由此看來,提問者的這種認知水準代表了絕大多數人。

    殊不知中醫是系統醫學,講究經絡臟腑之間的聯絡和相互作用,講的是一組生理功能性的意義。西醫主要基於解剖學的結果,講究的是獨立器官的作用,故而兩者術語之間就產生了較大的分歧。

    西醫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在活體動物中尋找生物鐘,他們發現動物松果體具有時間記憶功能,就通過外科手術將動物松果體摘除,結果做完手術的實驗體依然還具有生物鐘功能,這個實驗是中西方醫學區別之間的一個典型案例!

  • 10 # 吳越40645743

    首先亮明觀點,中醫黑就是一個笑話!看他寫的文章前後對仗,左右押韻,像個文化人,但仔細看,發現貌似言之鑿鑿,卻是虛浮漂緲,知點皮毛,便敢指點江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坐井觀天,以為天就井口那麼大,魯迅筆下有個孔乙己,他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種寫法,孔子那有個三季人的故事,用來形容中醫黑,給他們畫像,竊以為再合適不過了,中醫傳承千年,中醫是理論醫學,《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難經》《千金要方》《針炙甲乙經》《溫病條辨》《四聖心源》實在多了去了,卻有人說中醫是經驗醫學,估計是小學文化讀不了上書的中醫學著作!中醫中的五臟和西醫的五臟不同,中醫的五臟的脾包含了脾這個臟器以及周圍在功能上與脾功用相同的臟器,或者這樣說,如果中醫說的脾是一個單位,那麼西醫說的脾只是中醫脾的一個辦公室。概念上沒有搞清楚。至於說易經八卦,更是亂髮議論,八卦分先天后天,先天為體,後天為用,這些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清,也敢出來指摘易經八卦,為人恥笑,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 11 # 中醫教育

    中醫的脾臟是指一整個功能系統,西醫的脾臟只是西方醫學中的一個確切的臟器。

    隨著時代的進步,中西醫結合是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我們今天的話題,便是我們的傳統醫學——中醫學。中醫學歷史悠久,淵源流長,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同疾病作鬥爭的豐富經驗總結。在不斷髮展中,中醫學也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理論體系,而且是世界傳統醫學中最為完善的一種醫學。

    藏象學說

    現在我們開始進入主題,藏象學說是中醫學特有的關於人體生理病理的系統理論,在藏象學說裡,人體內臟統稱為臟腑,分為五臟六腑和奇恆之腑:

    五臟:心、肝、脾、肺、腎。

    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

    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認識脾臟

    中西醫對脾的位置描述

    中西醫對脾的認識比較中醫西醫形態

    ①《醫學入門》:“扁似馬蹄”

    ②《醫貫》:“其色如馬肝紫赤”、“其形如刀鐮”

    最大的淋巴器官,位於左上腹部,呈扁橢圓形,暗紅色,質軟而脆。生理功能①主運化

    ②主升

    ①造血、儲血

    ②濾血

    能否切除不可切除可切除總結

    “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人體血庫”

    “血液過濾器”

    ▲《金匱要略》·張仲景:

    “四季脾旺,不受邪。”

    ▲《脾胃論》·李東垣: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黃帝內經》:

    “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脾。”

  • 12 # 愛源臣

    中醫說的脾,其實是脾系統,是一個系統,脾這個器官只是這個系統的一部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割了這個器官,人還能活著,因為這套系統仍然存在,只是功能不夠強了。

    脾系統,我們也可以稱之為脾經,這條經絡從大腳拇指開始,經過小腿大腿腹部,還在往上。

    因為處理的時候,中醫的思路是處理系統,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肚子疼,中醫處理病人的腳或者腿(具體可以參考鍼灸)。這在西醫看來很扯,這是肚子疼不是腿疼,治療腿那不是扯嗎?這就是中醫和西醫的思路不同。

    不是說誰好,誰不好。在處理方式上,哪個能為我所用,就用哪個,這點沒有任何矛盾。

  • 13 # 飛翼點通

    準確的說中醫是五藏而非五臟。人體內心,肝,脾,肺,腎五個臟器的合稱.髒,古稱藏.五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儲藏精,氣,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髒.由於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所以五臟在人體生命中起著重要作用.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有機整體,人體各組成部分之間,結構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為用,代謝上相互聯絡,病理上相互影響。藏象學說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將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臟腑形體官竅聯結成有機整體。五臟,代表人體的五個生理系統,人體所有的組織器官都可以包括在這五個系統之中。其具體聯結的系統結構有:肝系統(肝—膽—筋—目—爪),心繫統(心—小腸—脈—舌—面),脾系統(脾—胃—肉—口—脣),肺系統(肺—大腸—皮—鼻—毛),腎系統(腎—膀胱—骨髓—耳—發)。

    這五個系統相互之間並非孤立,而是通過經脈的絡屬溝通和氣血的流貫相互聯絡。五臟機能的協調共濟,相互為用,是維持人體生理平衡的重要保證。中醫學以陰陽學說說明五臟陰陽之間既相互制約又互根互用的動態平衡關係,以五行學說闡釋五臟功能之間既相互資助又相互制約的協調統一關係。五臟之中,又是以心為主導,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明代之後,命門學說興盛,對腎精、腎氣及腎陰、腎陽的功能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又有了“腎為各髒陰陽之本”之說。

    所以即使把脾割掉在中醫裡面脾主導的系統仍然存在,正如在解剖學裡面是看不到經絡的,但中醫卻是以經絡學為基礎。中醫的心並非指的完全是心臟,就如同你在寺廟裡看到的釋迦牟尼佛像並非其本尊一樣是一個道理。

  • 14 # 鶴羽

    脾,主四肢肌肉。脾不好的人肌肉就少。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

    喜怒憂思悲恐驚,對應各臟器,都是真的。

    中中國人,想想古人是怎麼知道這些的?

    別說西方人,就是中中國人,有多少能懂的?

    科學不是萬能的,別迷信,中國醫學也不是萬能的,也別迷信。學中醫的講:悟道明道證道。就是學習然後實踐的過程。

    中國正骨,跟西醫治骨傷的方式一樣嗎?那是道的區別。道不同不相為謀!求同存異。

    未來科技,真能達到沒有身體的人,只有一個頭就能活著的水平。頭需要的一切機器供應,沒什麼不可以!但是,真有必要那樣嗎?這就是道的問題了。

    國外有一隻沒有頭的雞,被一個人餵養了三個月。科學解釋不了,以道解釋就不難。

    眼見為實!有一天,眼見不為實!你卻不一定能想起“眼見為實”這四個字!

    曾經一箇中醫,給一個人把脈以後告訴他:我給你開個方,你去抓藥。不然,你二十年後,可能會癱瘓在床。

    這個中醫沒跟他解釋是為什麼,醫生都不跟病人解釋。

    這個人,也沒有錢去抓藥,離開以後就把藥方扔了!

    二十年後,他渾身的肌肉都疼,動不了只能躺床上了。病的很嚴重了,他說起了以前的這個事,把哪個中醫找來了。沒用了。

    後來,我跟哪個中醫聊天,問他這個事。他說:二十年前,我給他號脈,知道他的脾不幹活。五臟六腑,相當於是幾個人,一個人偷懶,別人能把他的活幹嘍,時間長了就不行了。(這就是道,道理的道!)

    哪個病人是95年左右沒的,號脈就是75年前後的事。那時候的農村人,沒錢抓藥的人太多啦!過去,類似的故事不少。

  • 15 # 寶亮營養匯

    中醫的脾,不是一個器官,而更接近於一個系統。

    所謂脾主運化,不是單單的單單的消化系統功能。

    而是包括消化、免疫、內分泌、迴圈系統的共同運化。

    意思是基於全身很多功能的“大運化”,而不只是基於消化的“小運化”。

    如果非往解剖學上的器官認知上靠,那就是脾至少包括脾臟胰腺的整體功能。

    脾臟對於免疫細胞和紅細胞的生成,訓練和儲存都有重要作用。

    胰腺對於內分泌的胰島素,高血糖素的分泌,以及對包括血糖和脂肪的代謝調整,還有外分泌的各種消化液,胰酶。

    再說點兒抽象的,肝有大小葉之分,心臟有左右心房心室之分,肺也有左右之分,腎更是左右之分而且還離著挺遠,那麼脾呢?

    中央脾土,脾跨的區域最大最廣,甚至是功能更復雜。

    傳統醫學是系統看問題,講的人整個生命邏輯和肉體構成。

    至於哪個器官,哪個零件,被命名什麼名字,不要拿不同體系的名字去理解判定不同體系的價值。

    打個比方,就像日系料理裡面的生煎三文魚,怎麼能理解川菜火鍋裡面的紅油呢?

    驢脣不對馬嘴,中醫西醫各有所長,別搞的跟一神教的非黑即白的神棍邏輯一樣。

  • 16 # ai陽光ai世界

    問題不對頭,脾屬於“五藏”但不是之一,五藏是五個系統,中醫看問題都是全域性巨集觀系統聯絡的去研究甚至超越人體之外的因素也要考慮,而不是像西醫把某一部分的問題單獨去分析,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因為世間任何事物都是在宇宙龐大的系統之中,任何問題絕對不是某一部分的獨立問題!但西醫也有西醫的優點,比較急的病症西醫可以快速挽救生命,中醫做不到。我比較堅持中西醫結合,這個難度比較大,一個人的一生精力是有限的難以二者兼顧,多人模式組合起來又比較困難,彼此難以溝通,更有甚者還會相互攻擊。

    說到底還是利益,怎麼樣讓人類舍名利而追求自身境界的提高這才是現代文明快速發展的終極目的!要讓人明白縱慾是糞坑而受苦才是天堂!!!

    第一步要想去改變自我,如果不想誰也幫不了你的墮落。

    第二步認識到痛苦對自我提升的重要作用。坦然接受命運中的一切。

    第三步勤于思考善於總結,就像孔子說的每日三省吾身,不止是行為還有思想境界等等。

    第四步捨棄慾望得到真意。開始捨棄時你會逐漸得到天意。明白這一生應該如何去度過。

  • 17 # 我在塵世修行115077

    心,肝,脾,肺,腎中醫稱為五臟,又對應火,木,土,金,水五元素,五行之生克執行之序。心,五行屬火是全身血液運轉的馬達。肝五行屬木是人體造血與免疫的中樞。脾五行屬土脾胃主消化藏精納氣之所。脾其生理位置在人體小腹腹腔膈膜上既氣海穴位置主人的性情。肺五行屬金是呼吸中樞,是提供自然界氧氣與人體交換的重要器官,腎五行屬水是泌尿排毒的關建。現在中醫源自我們五千年來人們對人類生理衛生疾病和自然界各類動植物的藥性藥理的探索和整理實踐。又螎合道家養生與自然法測的理解。常說的心火過旺,脾氣不好中醫理解為腎水排毒不利,造成肝臟造血解毒常血液毒素隨心臟執行全身,毒素刺激神經反常勾動脾臟所藏之氣影響情緒變化,中醫入藥以舒肝涼血利尿,同時建議多飲水排毒卸火。中醫講究五行平衡重調理。在西醫解剖學上脾臟看不出明顯的功能,所以並不重視。所為存在既有道理,在自然界中沒有不合理的存在。生物在進化過程中是不斷的進行優化的過程,人類的尾巴在進化中其功能已不存所以消失,身上的體毛因有人類建造了房屋和發明了各種禦寒保暖的衣物所以退化了。那麼脾臟,盲腸,頭髮等沒有退化那就是人的生理機能上還離不開這些,或者說它們對人類還有重要用途。現在常把西醫以科學的意識觀念來理解,主要是西醫能用各種資料分析病狀更主觀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中醫的經絡與穴位,與神經不同路,與血管分佈沒關係,但在引用中醫的物理療法時又有明顯效果,如穴位按摩,艾灸治療。中醫常說溼氣,邪氣等說法,用西醫更是無法理解,但中醫卻把這些歸於主要制病因素。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蘿蔔中醫認為性溫補氣,秋冬禦寒補氣可防寒。姜也屬溫性,有除溼祛寒更適後夏天溼熱天氣。中醫也把日常飲食分五行屬性,來對應五臟調理的需要。

  • 18 # 石頭城下話健康

    不是學中醫的,往往都不太清楚中醫所說的“脾”是怎麼回事,好多人還常常跟西醫所說的脾臟混為一談。

    我們先看看西醫的脾臟。脾臟位於腹腔左上方,是機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佔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脾臟有濾血的功能。邊緣區和脾

    索是濾血的主要場所。脾內的大量巨噬細胞可以清除衰老的血細胞(比如紅細胞)、抗原和異物。此外,侵入人體血內的抗原,可在脾內激發免疫反應。此外,脾還能夠儲藏血液。在人體失血的時候,有一定的“自身輸血”的功能。如果脾大,脾臟功能抗進,就會導致過度吞噬和破壞體內的紅細胞和血小板,血小板、紅細

    胞下降。脾臟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所以脾臟摘除了最大的問題就是可能會對人體的免疫力有影響。

    我們在說說中醫的“脾”。中醫所說的“脾”,其實跟西醫的脾臟是二回事。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脾主運化水谷精危,為氣血生化之源;脾統血;脾主升清。可以看出,西醫認為脾可以藏血,

    似乎與中醫“脾統血”有關聯,而中醫所說的“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顯然跟西醫的脾臟功能不相干,有學者認為,中醫的“脾主運化”與西醫的消化吸收功能相關,可能包含了西醫的胰腺和小腸的功能。所以,我們首先弄清楚中醫的“脾”其實跟西醫的脾臟是二個不同的概念。

    中醫所說的“脾”,其功能和重要性更顯得重要。為什麼中醫說“脾為後天之本”?中醫認為:先天之本在腎,後天之本在脾。在腎者,因其所藏之精氣,稟受於父母,形成於出生之前。在脾者,因其運化水谷精微,灌溉營養一身,而此功能只有在既生之後才能發揮,故稱後天之本。人體的腎精需要依耐後天脾氣運化水谷精微去不斷的補充;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更需要

    依耐脾胃運化功能,所以說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這是脾胃為後天之本的主要理論根據。

  • 19 # 陳厚霖中醫

    脾為後天之本,脾主運化,脾虛則納呆、食少、腹脹、便溏、身乏力、四末倦怠、身浮腫……

    中醫之脾,只是個寬泛的“託詞”,或不具備該相應功能的完整解剖實體器官。相當於西醫數個實體解剖組織器官協作完成某種“大板塊”功能的組合,至少包括:胰腺、肝臟、膽囊、十二指腸和小腸粘膜的部分功能。

    中醫的五藏六府,包括其名稱,無論在語種溝通翻譯還是實體結構,都不對等或不完全對等,有些是較差、重疊或矛盾。

    因為,中醫的藏象學說是“功能”“板塊”歸類劃分,可以是物理結構上毫無關係或實體結構相距甚遠的橫向聯絡、間接聯絡,是借鑑於自然之象和自然屬性的一種抽象“集合”形式。而西醫是具體結構、且一定是物理結構上直接的銜接關聯成為某一種系統關係。

    所以,有不少初學者對這兩種體系的名稱內容之差異,會感覺很詫異、很糾結,甚至會懷疑中醫建模的科學性。

    如此,腎為先天之本,也不僅僅是指兩個“內腰子”,還包括腦神經纖維、腦垂體等不可再生、且沒有它都不能活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

    所以,中醫的脾藏,西醫的脾臟僅是其內容幾乎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割”了它能存活。割了胰腺試試?。

  • 20 # 中醫老扈

    錢學森老先生說過:“人體是一個巨系統”……。人類發明的儀器,能上天能下地,但是如今始終沒研究明白人體。

    脾臟切除了人為什麼能活?因為人體有備用系統,這個備用系統就像我們現在社會上對某種物品有一種副廠生產的東西一樣。我們拿汽車的剎車片來舉例,汽車原廠的剎車片可以使用很長時間,副廠的也可以使,但是它不耐磨,剎車效能也不好。

    人體也是這樣,當你把脾切除了備用系統就開始工作了,可是這個時候人體的健康狀態就不是原來生產的那樣了,在人體會出現,瀉洩,腹脹,消化不好,肚子痛,最後發展到肝腹水,腹腔腹水,直至生命終結。

    香港有個名演員叫沈殿霞的,她就是把膽摘除了五年後出現了肝總膽管癌,在膽摘除後,在各種併發症的折磨下,只存活了五年。

    在戰爭年代,有的人四肢都沒有了,只存有軀幹,不也照樣生存,可是這種生存是什麼樣的生存,明不明白?

    科學就是一個有爭論的話題,不要用寸來量尺,也不要用尺來衡量寸,一切事物都以存在和事實來說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產空調買什麼品牌好?海信,海爾,格力,奧克斯,志高,最好有個詳細的對比,是不是好空調都有電子膨脹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