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矽釋出

    下載是多了,但是那是10-20年前就出現的問題。從Napster開始,美國唱片行業協會就一直在搗鼓版權問題(Napster最後被告倒了),但他們也不能阻止盜版和市場持續縮水。首先是實體唱片很難賣出去了,然後是電子付費下載也很難賣出去。你想想你上一次買CD是什麼時候的事兒?

    市場縮水並不是因為下載,不僅是因為下載,而是人們的需求變了。音樂版權變得沒有那麼值錢。也有更多優秀的音樂人原因分享自己的作品,所以整合整個市場的玩家——比如蘋果也很頭疼,下載付費的長尾市場從喬布斯時代就建好,但是這個市場現在遠遠不及流媒體音樂市場——代表公司spotify,qq音樂,網易雲。

    流媒體市場可以用龐大的流量和影響力來養活音樂產業鏈,但唱片和付費下載很難。所以後者被整合到了前者的市場中。另一個增長點是音樂會、音樂節和live。

    或者可以反過來想,會不會有一天市場崩潰,音樂沒有需求了?當然不會,你看地鐵裡賣唱都能賺錢,那同理,在網上直播唱歌也能。重要的點是,音樂分發的渠道非常成熟,就算整個音樂產業崩潰了,也可以透過其他渠道(影片,直播,錄音,fm)分發音樂,付費則透過眾籌、周邊等集資,音樂產業就會快速崛起。

    spotify以及雲音樂都採用了會員付費制,即半塊付費牆。不付費可以聽免費的音樂,但是有版權的只對使用者開放。在曲庫量足夠大的時候,使用者很少再去換平臺,所以音樂產業中會出現較大的巨頭,但也不會出現完全壟斷(這樣藝術家和消費者就失去了議價能力)。

  • 2 # 音樂先聲

    倒閉大多是不會,但是的卻是衝擊了傳統的唱片業。很多人說2004年兩個代表性事件讓華語樂壇急轉直下,mp3和彩鈴業務的走俏,很多網路歌曲爆紅網路,比如《老鼠愛大米》。“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似乎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卻創下了單曲月下載量600萬次的吉尼斯記錄。 還有就是電視娛樂產業的出現,出現了一批選秀歌手。創作音樂的好時間,一去不復返了。唱片公司隨之集體沒落:沒有嚴格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盜版音樂在網路上橫行;而唱片一年的利益,可能還抵不上《超級女聲》一場的簡訊收入和廣告冠名。

    如果說王菲代表傳統唱片產業,李宇春代表電視娛樂產業,那麼顯而易見,唱片經濟時代有音樂才有粉絲;電視選秀產業時代沒有粉絲,一個音樂人可能什麼都不是。而現在已經是數字音樂時期了,中國音樂產業由2014年的第19名增長到去年的第12名。

    尤其是數字音樂的高速增長,推動了整個中國音樂行業的快速增長。從2015年的統計資料來看,中國資料音樂的產值是143億,比2015年的102億增長了39.36%,可以看到整個網際網路音樂市場已經到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

  • 3 # 四號DESIGN

    大家好,我是四號,科技永遠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

    先舉個例子:以前我們買書看,現在我們看電子書,但出版行業倒閉了嗎?

    沒有,只是換了一種傳播方式,更加方便快捷。網路訊息時代,一切文化產品都唾手可及。對於發行方,經歷了盜版的陣痛,如今的市場更加完善,行業更加繁榮。

    科技只能幫助傳播,可以批次複製,無法獨立創造,只是一種工具而已。

    音樂,是情感產物

    和書畫、影視、設計一樣,是人腦創造出來的,機器永遠無法取代,因為機器沒有情感。唱片業沒有、磁帶消失了、光碟不見了,幾年前的光碟機需要上百,如今的電腦還有人裝光碟機嗎?

    但是,音樂行業依然火爆,KTV生意興隆,明星出場費越來越高,音樂類節目趕超娛樂節目,各大衛視重金打造自己的IP,聽歌收費也沒關係。市場越完善,創造者才有積極性,消費者才有福利,大家都期待更多的優質作品。

    音樂就是我們的生活必須品,離不開、放不下,老少皆宜,談何倒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分享一下自己的八月閱讀總結以及九月份的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