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遠竹
-
2 # 大志讀書
我個人非常喜歡王陽明,《傳習錄》讀了幾遍,仍感覺一知半解。對於“四句教”我的理解:四句話要一起來讀,如果單獨讀一句,就片面了,不能真正理解陽明先生的意圖。四句教是心學大成之言,跟“知行合一”一樣,都是陽明先生的重要思想,有的人片面的只讀第一句,怎麼能理解四句教的精髓呢?
“四句教”即明朝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軍事家王陽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一般視此四句為王陽明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他明確指出: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而儒學理論的重點之一---格物,在這裡就是"為善去惡"。真是畫龍點睛,簡易直接,不偏有,不著空,直趨中道。
讓我們再來解讀“無善無噁心之體”這句話:
王陽明說:“心即理”,心之本體是判斷善惡的標準,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符合本心的就是善,不符合本心的就是惡。所以做聖人的道理不必去向外尋找,只要反過來向自己的內心去尋求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呢?其實,正因為心之本體是判斷善惡的標準,所以才說它無善無惡。比如:法律是判斷一個人的行為合法還是非法的標準,那麼法律本身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呢?我們當然不能說法律是非法的,可我們好像也不能說法律是合法的啊。心之本體也是如此,我們既不能說它是善的,也不能說它是惡的,只能說它無善無惡。
對"四句教"之理解闡說歷代來存有爭議,為明思想史的一大議題。"有積極的張揚者如王龍溪,有謹慎的存疑者如清儒李紱,有否認者如劉宗周、黃宗羲師徒,有激烈的批判者如王夫之、顏元、張烈、顧憲成之流。”明末顧憲成直接反對王守仁的"無善無噁心之體"。他說以心之體無善無惡,合下便成一個空。空則一切解脫,無復掛礙,何善非惡?以無善無惡只是心之不著於有,究竟且成一個混。混則一切含糊,無復揀擇,何惡非善?這個批抨揭露了王守仁思想的矛盾,透過東林書院的傳播而影響很大。王夫之則批評王守仁"天泉付法,止依北秀(指神秀)南能(指惠能)一轉語作葫蘆樣",認為王守仁的說法是模仿禪宗。以後四句教的論爭就逐漸沉寂了。 而四句教之間的內在關係,被後世這些所謂大儒所肢解,而斷章取義。這四句話是連續的四句話,整體的四句話,而不是獨立成義,獨立成義的理解就過於片面,無法理解此句精髓。
王陽明五十六歲時將自己的思想歸納為四句,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四句教”。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奉命將出徵廣西,他的學生錢德洪與王畿對理解王守仁這四句話,發生了分歧。錢德洪認為這是教人的定本,王畿則認為這只是權宜之法,若心是無善無惡的心,那麼意、知與物也皆是無善無惡的了。兩人在天泉橋問王守仁,王守仁解釋說,他的教法,本來有兩種:"四無說"一悟本體,即是功夫,是為上根人立教,但世間上根人不易得,若輕易用此教法,恐只養成一個虛寂;"四有說"則為中根以下人立教,因這類人有習心在,故要求在意念上用為善去惡的功夫,如果都用"四有說",則上根人兼修中下,自無流弊。這次談話,又被稱為"天泉證道"。
關於“四句教”的思想,我認為自古以來,理解的便理解了,能掌握王陽明先生思想的精髓,為已所用,知行合一。不理解也就不理解了,包括片面或批評之流,只是發表自己看法罷了。但無論何時,王陽明先生的思想會一直指引著我們,“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有的人死了,但還活著,偉大的人永遠偉大。
回覆列表
陽明四句教的首句引起世人爭議,主要是無善無惡四字讓人聯想到佛家的性空和虛無。有人會問:既然心是無善無惡的,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怎麼解釋?又有人會問:心無善無惡了,那還怎麼致良知呢?其實王陽明所說無善無惡是從世界觀來說的,人之本體猶如白紙,後天的作為便是在白紙上作畫。畫善還是畫惡,便看作畫者是否為善去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