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但是我只是對溥儀這個人非常感興趣,不能說是研究過溥儀的一切事蹟,只能在我有限的瞭解範圍內,給您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要清楚溥儀這個人的定位,他的定位我們可以用一個流線圖解釋,皇帝→廢帝→皇帝→廢帝→偽皇帝→戰犯→證人→公民。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沒有哪個皇帝是以這種方式結局的,要不就是在亂世之中戰死,當然這個戰死的意思是被亂世的洪流給衝擊死,要不就是在國家的各種問題中操勞而死,當然還有的是縱慾過度而死,這個大家都清楚。溥儀3歲登基的時候,光緒帝已經駕崩,因為戰火的蔓延導致國庫虧損嚴重,大清已經是風中殘燭,如果讓大清的列祖列宗看見,估計能把溥儀給就地正法不可。但是,雖然華人對溥儀恨之入骨,依然要明白的一件事就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溥儀那個時候做的事情,是以書本,文字,以及他自己的傳記,《我的前半生》中看見的,我們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更沒有經歷過溥儀這樣的人生,所以說對他恨之入骨,我覺得是誇誇其談,如果一定要說一個名詞,只能說溥儀是名族的罪人,但是是一個被逼的走投無路的罪人。我詳細的說一下吧。
我之前看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文章,就是說,溥儀是誰選的,為什麼攝政王不自己去做皇帝。其實這中間有一層很深意義的關係,但是題目不是這個,所以我就簡短概括。他的輩份剛剛好是光緒的子侄輩,即將成為太后的隆裕是慈禧的侄女,還有一些其他的關係我就不說了,這兩個原因是最重要的。溥儀登基了之後也沒有實權,只是享受著作為一個孩子的童年,他不懂太多的國情大事,甚至於連大清快要亡國了,還只是在玩蛐蛐。後來,袁世凱帶兵進宮,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徹底廢除了帝制,這裡要提一下的是,孫中山因為出於對溥儀的憐惜,看在他是末代皇帝的份上,其實對溥儀是有優待的,並沒有殺他,也沒有至他於不利。依然讓他在紫禁城裡享受民國政府優待。這個時候的溥儀其實只是作為一個廢帝,在宮裡享受正常人的生活。擁護他的大臣依然陪伴左右。其實真正讓大家開始討厭溥儀,甚至恨之入骨的,是因為後來的抗日戰爭時期。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大肆入侵中國,溥儀以及前清大臣準備攜帶宮內珍寶出逃,先是在1924年馮玉祥趕出宮時帶了許多前往天津,後有日本人帶走溥儀做偽滿洲國的皇帝帶去東北,後來落入日本人之手,溥儀可以說是真正的將大清的財寶全部搬空。使得本來民國政府建立的政權以及保護物件,之置於不顧。後來在偽滿洲國期間,幫助日本人快速佔領東三省,利用溥儀的傀儡政權做幌子,實際上實行自己的帝國統治。所以在東三省和中國人民來說,他是叛國賊,大漢奸,而不是前清皇帝。溥儀在抗戰時期做了很多錯事。也因為戰爭結束受到了應有的報應,後來被遣送回國,送至遼寧撫順戰犯管理所進行改造,這個時候的溥儀,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一個前清皇帝的身份,只是作為一個經歷過風風雨雨的普通人,希望在這裡得到改變。一同作為戰犯接受改造的,還有宮裡的小順子等人。
總結一下,國家利益這方面的問題,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從退位開始,溥儀企圖依靠張勳復辟光復大清,可美夢初醒。後來又準備依靠日本人光復大清,甘願做了日本人的走狗,建立了偽滿洲國,因為偽滿洲國的存在,幫助日本人殺害了多少同胞,拱手送出了多少財寶。所以他犯的罪是不能用國家利益來衡量的,溥儀毫無疑問是民族的罪人。
但是,溥儀被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後,在若干年後,接見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時候,被毛主席特赦,還分配了植物園的工作,可以說是真正的優待了,毛主席也既往不咎,給予了溥儀自由身。
我們要銘記歷史,正是因為國家的誓死抵抗,才能夠讓我們今天過上這樣的生活。所以不管是任何人,只要分清好壞,做出正確的選擇,都可以被原諒。
溥儀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望採納!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但是我只是對溥儀這個人非常感興趣,不能說是研究過溥儀的一切事蹟,只能在我有限的瞭解範圍內,給您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要清楚溥儀這個人的定位,他的定位我們可以用一個流線圖解釋,皇帝→廢帝→皇帝→廢帝→偽皇帝→戰犯→證人→公民。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沒有哪個皇帝是以這種方式結局的,要不就是在亂世之中戰死,當然這個戰死的意思是被亂世的洪流給衝擊死,要不就是在國家的各種問題中操勞而死,當然還有的是縱慾過度而死,這個大家都清楚。溥儀3歲登基的時候,光緒帝已經駕崩,因為戰火的蔓延導致國庫虧損嚴重,大清已經是風中殘燭,如果讓大清的列祖列宗看見,估計能把溥儀給就地正法不可。但是,雖然華人對溥儀恨之入骨,依然要明白的一件事就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溥儀那個時候做的事情,是以書本,文字,以及他自己的傳記,《我的前半生》中看見的,我們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更沒有經歷過溥儀這樣的人生,所以說對他恨之入骨,我覺得是誇誇其談,如果一定要說一個名詞,只能說溥儀是名族的罪人,但是是一個被逼的走投無路的罪人。我詳細的說一下吧。
我之前看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文章,就是說,溥儀是誰選的,為什麼攝政王不自己去做皇帝。其實這中間有一層很深意義的關係,但是題目不是這個,所以我就簡短概括。他的輩份剛剛好是光緒的子侄輩,即將成為太后的隆裕是慈禧的侄女,還有一些其他的關係我就不說了,這兩個原因是最重要的。溥儀登基了之後也沒有實權,只是享受著作為一個孩子的童年,他不懂太多的國情大事,甚至於連大清快要亡國了,還只是在玩蛐蛐。後來,袁世凱帶兵進宮,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徹底廢除了帝制,這裡要提一下的是,孫中山因為出於對溥儀的憐惜,看在他是末代皇帝的份上,其實對溥儀是有優待的,並沒有殺他,也沒有至他於不利。依然讓他在紫禁城裡享受民國政府優待。這個時候的溥儀其實只是作為一個廢帝,在宮裡享受正常人的生活。擁護他的大臣依然陪伴左右。其實真正讓大家開始討厭溥儀,甚至恨之入骨的,是因為後來的抗日戰爭時期。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大肆入侵中國,溥儀以及前清大臣準備攜帶宮內珍寶出逃,先是在1924年馮玉祥趕出宮時帶了許多前往天津,後有日本人帶走溥儀做偽滿洲國的皇帝帶去東北,後來落入日本人之手,溥儀可以說是真正的將大清的財寶全部搬空。使得本來民國政府建立的政權以及保護物件,之置於不顧。後來在偽滿洲國期間,幫助日本人快速佔領東三省,利用溥儀的傀儡政權做幌子,實際上實行自己的帝國統治。所以在東三省和中國人民來說,他是叛國賊,大漢奸,而不是前清皇帝。溥儀在抗戰時期做了很多錯事。也因為戰爭結束受到了應有的報應,後來被遣送回國,送至遼寧撫順戰犯管理所進行改造,這個時候的溥儀,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一個前清皇帝的身份,只是作為一個經歷過風風雨雨的普通人,希望在這裡得到改變。一同作為戰犯接受改造的,還有宮裡的小順子等人。
總結一下,國家利益這方面的問題,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從退位開始,溥儀企圖依靠張勳復辟光復大清,可美夢初醒。後來又準備依靠日本人光復大清,甘願做了日本人的走狗,建立了偽滿洲國,因為偽滿洲國的存在,幫助日本人殺害了多少同胞,拱手送出了多少財寶。所以他犯的罪是不能用國家利益來衡量的,溥儀毫無疑問是民族的罪人。
但是,溥儀被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後,在若干年後,接見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時候,被毛主席特赦,還分配了植物園的工作,可以說是真正的優待了,毛主席也既往不咎,給予了溥儀自由身。
我們要銘記歷史,正是因為國家的誓死抵抗,才能夠讓我們今天過上這樣的生活。所以不管是任何人,只要分清好壞,做出正確的選擇,都可以被原諒。
溥儀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