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撐美食

    所有重大的發現都來自問題。《稀缺》一書中,作者沙菲爾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來說明忙碌帶來的時間稀缺,會帶來的後果:想象有一大一小兩隻箱子放在面前,你需要往裡面裝東西並且帶走箱子。如果你擁有的是大箱子,那麼你在裝完必須的衣服行李等物品之後,空間還會有空閒。而如果非常不幸,你擁有的是小箱子,那你必須對空間非常精打細算,不斷權衡。到頭來卻發現,無論怎麼佈置,箱子都是滿滿的,但是需要帶的東西依舊沒裝完。工作幾年後,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己身陷這樣的困境:時間表被塞滿,但越忙越沒有成就感。一、遭遇時間困境時,你需要的是"留白"式高效工作這種時間困境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遭遇的:我們必須時刻權衡,在下一刻要做什麼,因而時間表上也是排滿的,由於過於忙碌處理事務本身,會錯過很多工作中真正重要的事情。而這一現象,叫做"管窺"。所謂管窺就是透過一根管子看東西,管子以外的東西是看不見的。對於稀缺有限的事物,人們心理上容易造成管窺效應,促使個體過分追逐,從而忽略整體和長遠的判斷。這裡,"管子"就代表了有限的時間和稀缺的財富,而我們因此變得目光狹窄,找不到真正的意義,很難擁有成就感。《深度工作七步法》的作者惠特克在書中說到,在紙上畫一個花瓶,你可以談論繪畫中的圖案和底上的留白,而如果畫面全部被填滿,整幅畫面就失去了美感和層次。快節奏的生活,996,007式的工作模式,如何留白呢?我有一個很有用的小技巧,是和前經理學到的:她的日程非常滿,但無論如何忙碌,她也會每天給自己留出30分鐘的空白時間,這段時間不進行任何會議,不打電話發郵件,而是由自己完全自由安排。有時候她會學習MBA課程,有時候會回顧最近的工作,有時候只是躺著任由思路滿天飛。起初,這樣的空白讓我覺得工作效率會降低,會少處理很多事情。然而堅持三週之後,我發現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許多之前看不到的問題,沒有思考的點,都因為刻意的留白,而浮現了出來。那麼,我們可以在留白的時間做什麼呢?二、試試看,每天提一個優質的問題耶魯大學2019年的新生演講上,校長Peter Salovey沒有講大段大段的人生道理,而是講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拉比的故事。他說拉比的母親在他年少時,每天放學後,不像別的父母一樣問孩子的學習。她只問他一個問題:你今天在學校問了一個優質問題嗎?母親的提問幫助他養成了尋找優質問題的習慣,他因此注意到很多之前沒有注意到的事情,並且開始真正思考事情之間的內在聯絡,這可以說為他後來在學術研究上的成功打開了一扇窗。而我認識的一個很厲害的姐姐,27歲就當了外企高階經理。她閒聊的時候給我說過,工作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很多時候老闆或前輩會告訴她,這個用什麼方法是做不到的,或者必須用什麼什麼樣的方式去做。而她的核心邏輯是,問自己這些問題:做不到是因為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如何才能做到?除了大家公認的Plan A,有沒有Plan B,C,D?正因為她經常問自己這些優質問題並深挖,她才總能找到與眾不同的解決思路。隨後的一個月,我開始每天騰出半小時時間思考並問自己一個優質問題:哪些事項耗時最長?是人為因素還是客觀因素?怎麼能改變?相同的一件事,為什麼小A和小B達到的效果天差地別?可以怎麼學習?和我天天相處的同事們都在做什麼業務?我們可以如何溝通和配合?......而這些問題是可以分成3類去進行彙總的,·人:·和做事的人相關的所有問題,比如同事的做事風格,工作喜好等等;·事:·這件事本身的所有問題,比如事情的計劃,流程,安排等等;·環境:·你所在公司、團隊的氛圍,準則,不成文的規則等等。而每天問自己一個優質問題的底層邏輯,是發現工作中更多的可能性。試想,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天天見到的人都是一樣的,每天的任務也是有章可循的,公司的流程也是基本一樣的。而在這個時候,如果你還能堅持發現並且深度思考某個問題,能夠達成的成就有可能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溝通很重要,在上班或異地的情侶,如何儘量增加彼此交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