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半讀書

    這個我認為有三個原因:

    一是天命如此,因為孔先生說了“數該傳汝”,一個該字,天命所歸,孔先生就會告訴了凡;

    二是因果關係,因為了凡看到孔先生時是很恭敬有禮貌的“餘敬禮之”,所以孔先生才注意到他,並且問他何不讀書;

    三是發展需要,因為只有了凡知道了自己的命數,才能有下邊的從信命,從命到改命的系列故事,要不然就不會有這本書了。

  • 2 # 姚知易

    《了凡四訓》成書於公元1602年。作者為明代袁黃,字坤儀,後改名了凡。他生於明世宗(明朝第十二代皇帝)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距今四百多年。

    《了凡四訓》是一本講改命立命、修身治世等內容的家訓類教育書籍。

    全文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

    第一篇:立命之學(說明人的命運是可靠自己創造,而不是被命數所束縛。)

    第二篇:改過之法(從小的過失起改過,那自然便不會犯下大的過錯。)

    第三篇:積善之方(多做善事幫助別人,善事積多了,命運自然也有所改變。)

    第四篇:謙德之效(與人相處,待人要謙虛,從中學習,自然便有進步。)

    在第一篇立命之學,文章一開篇就提到了偶遇得邵康節《皇極數正傳》的孔先生,告知“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進學,何不讀書?”並分毫不差的算定袁了凡先生一生的流年命數,“孔為餘起數”。“卜終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補廩,某年當貢。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歸。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於正寢。惜無子。”袁了凡“備錄而謹記之,自此以後,凡遇考校,其名數先後,皆不出孔公所懸定者”。袁了凡“因此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矣”。

    回到問題,那麼孔先生為什麼要想袁了凡道破天機呢?

    結合上下文推斷,我認為大致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 家教好,待人恭敬有禮。

    當時的袁黃年紀雖輕,處事、待人接物卻很懂規矩,這才能討人喜歡,惹人喜愛。他與孔先生雖素昧平生,但見是長鬚飄飄,仙風道骨的忠厚長者,馬上頂禮叩拜,取得孔先生好感,於是得到了善意的提攜和幫助。如原文中寫到“餘敬禮之”。

    第二、“佛渡有緣人”。

    “佛渡有緣人” 是佛教的方便語。這個緣,並不是我們通常所指的緣分,而是個人的佛性。佛渡眾生,可是,只有有佛性的人,才能真正的被渡。在這裡也是這樣,孔先生是真正有實學的數術專家,即現代人說的命理專家,他會看相,一看到了凡就知道他是做官的命。從定數上講,他覺得應該把實情告訴了凡。這或許也是他的職業精神的使命感使然。原文中孔先生說“數該傳汝”。

    第三、了不起的媽媽。

    袁了凡結識孔先生後,並把他引到了自己家中來見母親,我們知道袁了凡幼年喪父,家裡光景並不太好,可是袁母的態度是,告訴兒子“善待之。”在母子二人的禮遇下,才進一步促使孔先生給袁了凡的認真仔細地推算了他一生的流年,吉凶禍福。才引出了袁了凡後來改名、立命,斷惡修善等一系列的事情。

    《了凡四訓》是一部很了不起的書,他告訴我們“命自我立,福自我修”的立命之學,擺脫了腐朽的宿命論,讓我們明白了修身立命的處事之道,值得每一個人深思和學習!

     

     

  • 3 # 藍色的海苔

    人這輩子,有兩個銀行。

    一個是現實的。

    另外一個是福報銀行。你行善積德,多做善事,多心存善念,多幫助利益他人,福報就會日積月累的逐漸增加,福報多了,你的事業、婚姻、金錢、地位等等才會增加或者成功。

  • 4 # 羅桂田心理諮詢

    孔先生是為了收袁黃、袁學海為關門弟子,才把自己的所學不留分毫的教給袁黃、袁學海的。這應該就是孔先生道破天機的唯一原因。

    我們想,一個人收關門弟子,還能有所保留嗎?肯定是沒有可以保留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不是應該等到雙十一的時候來買iqoo pro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