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迷途綠甲蟲21
-
2 # 一眉扒歷史
南朝文化發展高於北朝這是事實,為什麼會這樣呢?從南北朝時期各個國家的對比中就會知道了。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東晉滅亡之後隋朝統一之前存在於中國南方以建康(今南京)為都城的四個朝代的總稱。南朝相繼出現了宋、齊、梁、陳四個漢人政權。
南朝宋的開國皇帝是劉裕,劉裕即位前後施行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由於劉裕出身貧寒,又看到了東晉因大族屢屢興兵反抗而使其滅亡的教訓,故而在他登基後,不再重用名門大族。其用人也多為貧寒出身,這使得南朝宋在經濟上有很大發展,是民生得以安穩。
422年,宋武帝劉裕卒,宋少帝、宋文帝相繼即位。其中,文帝劉義隆在位的三十年間,剷除強臣,使宗室掌管朝政大權,又同時任用士族和寒人共同參與朝政,使文帝一朝出現了宗室、士族、寒門相互制衡的平衡局面,在此基礎上文帝繼續實行武帝劉裕的休養生息的政策,使文帝一朝成為宋最繁榮的一段時期,這時南方的經濟、文化才真正有所發展。
南朝齊是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短的,僅存23年。齊高帝蕭道成借鑑了宋滅亡的教訓,以寬厚為本,提倡節儉。他共在位四年,在他臨死前,要求其子齊武帝蕭賾繼續統治其方針,並且不要手足相殘。武帝遵其遺囑,繼續統治國家,使南朝又出現了一段相對穩定發展的階段。
南朝梁的建立者蕭衍是南齊宗室,他擅長文學,499年被任命為雍州刺史,他乘齊朝廷
內亂,梁武帝蕭衍發兵奪取了皇位,建立了梁朝。蕭衍是為梁武帝,共在位四十八年,是南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在武帝時期,北魏已經衰落分裂為東西魏,再無能力對南方形成威脅。梁武帝迷信佛教,在位期間佛教文化發展繁盛。
南朝陳,到南朝陳中國南方經過了多年的戰亂,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時南朝的文化發展已經到了末期。
北朝(386年-581年),指中國南北朝時期存在於北方五個朝代的總稱。北朝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
北魏是鮮卑拓跋部所建,又稱元魏。拓跋部原居於今東北興安嶺一帶,後漸南遷之蒙古草原,以"射獵為業",靠遊牧為生。
東魏開始高歡掌權期間土地兼併情況嚴重,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尖銳,且屢敗於勁敵西魏宇文泰。550年,孝靜帝禪位於高歡之子高洋,東魏滅亡。
北齊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於公元577年被宿敵北周攻滅,享國二十八年。28年內6任帝王,更替之快,民之生計如何保障。
綜合對比:南朝局面安定。各個王朝都對經濟進行了大開發,使得南方人口大量增加。464年,宋戶口90萬8千餘,人口468萬餘。發達地區如會稽郡,人口就有35萬。南朝時,南方的商業和手工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另外,閩江、珠江流域也得到了初步的開發。江南地區的開發對中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北朝少數民族缺乏政治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混合的過程產生激烈的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六鎮民變、宇文泰的鮮卑化政策。北齊提倡排漢文化,遏制文化發展。
回覆列表
因為北朝主要是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他們在文化和社會建設、經濟建設方面基礎薄弱,當時北方熟悉農耕技術的漢族人大量南遷,而部分遷入的遊牧民族還不能很快適應農耕生活方式,所以,北朝遊牧民族的生產方式能養活的人口就比較少。而南朝主要是漢族人建立的政權,他的生產以農耕文化為主,這種生產方式效率比較遊牧方式高出不少,能養活更多的人口,能有更多的剩餘物資和糧食,用於交換交易。所以,各種商業化行為更加發達,可以有更多的人口從事科學藝術和文化創作,而它的科學文化藝術又可以幫助生產和刺激生產力,容易形成良性迴圈。所以,南朝比北朝更發達和更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