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鴻哥

    漢桓靈二帝涼州羌人叛亂二十年間耗費了大量的錢財。漢桓、靈帝西羌反叛,二十餘年兵連師老,軍旅之費三百二十餘億,府帑空虛,延及內郡。漢朝一年從百姓收的稅賦不過四十億,給官吏的俸祿就佔了一半。百姓賦斂,一歲為40億錢,官吏俸用即去其半。漢武帝征伐四夷,為解決軍費,人頭稅從七歲改為三歲開始收。結果很多百姓為了不交人頭稅把剛出生的孩子殺死。武帝征伐四夷,重賦予民,民產於三歲則出口錢,故民重困,至於生子輒殺,甚可悲痛。 戰爭要徵召大量的力役,是平時的三倍。夫守戰之力,力役參倍。漢宣帝時從關東漕運四百萬斛需要動用六萬人。而十萬大軍一年的糧食,運輸千里則需要十六萬人。距離越遠損耗越大,民夫則更多。而且打仗運糧大多是陸路,比漕運成本更大。而且日曠持久的戰爭也使得大量壯勞力脫離生產。歲漕關東谷四百萬斛以給京師,用卒六萬人。 後勤補給是重中之重,還需要保護糧道。衛青霍去病雖然只是各五萬騎兵,後面跟著數十萬步軍在後負責運送補給。劉邦得天下後就把足兵足食的蕭何定為首功。將士攻城略地只是一時之功,而蕭何是萬世之功。夫漢與楚相守滎陽數年,軍無見糧,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待陛下,此萬世功也。

    漢武帝因徵四夷把文景兩代的積蓄都花光了,百姓苦於兵、徭、力役。以至於出現人相食的現象。功費愈甚,天下虛耗,人復相食。很多老百姓棄土地背井離鄉成為流民,就是為了不交稅和服役。自古以來都有百姓苦於徭役而造反。歷來打仗要修路、修渠以用於行軍和運糧。漢武帝時徵南中,徵召數萬人修路。征伐匈奴又動用十多萬人築城。又通西南夷道,作者數萬人。又興十餘萬人築衛朔方,轉漕甚遠,自山東鹹被其勞,費數十百鉅萬,府庫並虛。漢武帝為解決軍費的不足只得賣爵年贖罪。賣爵就是用錢買武功爵,一共有十一級。贖罪就是犯了罪的人交錢就能減輕其罪。就像李廣數喪其軍,按漢律當斬,交錢就免死。於是大司農陳臧錢經用賦稅既竭,不足以奉戰士。有司請令民得買爵及贖禁錮免減罪

    所以即使戰爭打勝了,國家也力竭了。大國之慮,在於既勝而力竭,成功之後,戒懼之時也。公元222年—公元234年是魏吳、蜀魏頻繁交戰的時期,正是因為如此才消耗了魏國很大的人力物力。雖然魏國擊退了蜀吳兩國的進攻,但自身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方今二虜合從,謀危宗廟,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農夫廢業,民有飢色。曹魏一直不打蜀漢就是因為距離太遠,道路艱難,糧草運輸成本太大。蜀漢的邊界漢中距離魏國洛陽是兩千裡。

  • 2 #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這個問題是真實存在的。

    一、先來看國家層面的

    1、古代農業生產力低下,一般一戶的勞動力一年的勞作扣除稅費雜役,能夠養活一家人都感謝上天有德,如果還能夠有點剩餘(沒有旱澇蟲災震暴雨瘟疫什麼的侵擾),那這個統計時期的皇帝就可以稱為“大治!”值得後世大書特書的。所以打起仗來,糧食供應就緊張,打仗時間再多一點,不光老百姓、軍人甚至統治階層都會缺糧。像歷史時期的大戰時期,人口銳減,難道都是戰死的嗎?那可不一定,流離失所,餓死的也應該佔大多數。

    【看官有興趣可以搜一下中國歷史人口曲線,看一下人口變化情況,特別關注朝代交替和亂世的人口總數變化,比如東漢末年、宋金時期,明末清初等時期】

    2、士兵也要屯田,自己養活自己

    中國古代大部分時間,士兵都是要自己減少自己的,平時為民(從事農業生產)戰時為軍(抓起武器打仗),那麼作戰期間,首先士兵自己就不能現從事農業生產,時間長一點可以耽誤一季或一年的收成,這個首先就有了一個糧食供應上的減少。

    3、糧食運輸會有消耗

    古代農民交賦稅,很長的時間都是以實物為主,封建時代後期才逐漸有了以金錢為替代的形式。那麼糧食平時都收到國家主導的官倉,打起仗來或遇到饑荒就近供應。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有大規模的作戰行動,當地糧倉不夠供應怎麼辦?只有從其他地方調集。那麼糧食運輸怎麼辦,要人口牲畜拉吧,要部隊保護吧(古代名將貫會偷襲糧道),這些運送糧食的自己也要吃糧呀,加上道路原因等損毀,或被敵方甚至土匪偷襲所以送到目的地的糧食會有損耗。距離越長,損耗越大,遇到長線作戰,千里運糧十之一二。

    【以前的送糧運輸,主要靠人。送糧的人途中要吃,前線的人要吃,來回的路也要吃,否則餓死。這千里送糧,想想就可怕。據古書記載,10車糧食,給前線只能給2車,因為送糧的人去的時候吃4車,回來的時候還得吃4車。】所以古代作戰及國之大事,不可不察,搞不好就破產了。

    4、其他原因導致糧食供應不足

    比如主要糧倉被敵人攻佔,因為作戰糧食被人為囤積(所以古代對商人不感冒,這也是原因之一),因為作戰與其他國家的糧食貿易被阻斷...

    所以遇到戰亂、兵災,糧食供應是要受到影響的,即使是短期的作戰也影響整體的糧食供給,最好的辦法是通過軍事行動,搶到敵人的糧食,少消耗本國的糧食,一來一去就賺到了(因糧於敵是孫子他老人家說的),萬一沒搶到別人的,自己家還被搶了或被自己人消耗了,那就損失大了。

    二、從圍城戰來看

    1、有城牆的地方,多是大型城市或州府縣政府所在地,按現在的話說,是大中城市。這類城市有一個特點,商業、文化業、手工業、娛樂業等比較發達,人口眾多,但當地不產糧食,或生產的糧食不足以供應本城,這個好理解,看看現在的產糧區和人口密集區是不是在一個地方就知道了。

    2、有城牆的城市即使平時能夠實現糧食自給自足,平時生產都在外圍,被城牆包圍的區域是主城,萬一主城被圍,外圍的農業生產就被阻斷。

    3、被圍城前,周邊能吃能喝的都要往主城遷移,堅壁清野,人也要向主城促,要是誰膽敢留下點吃的喝的,以通敵罪論處。所以城裡人吃喝拉撒睡都要靠城裡的儲備供給,一般維持個年把半年還差不多,時間再長就減半供應,再減,再減...

    4、對於進攻方來說,不是沒有辦法,是不會選擇圍城、攻城的。

    5、現代人都很少看到城牆了,對城也沒個概念,所以題主說的老百姓在城裡種地是不現實的,城裡要說有沒有地方種個蔬菜瓜果,肯定有(門前屋後加院內呀),但是要說能供應多少人,可沒辦法保證(要知道城裡都是商業用地呀,寸土寸金,早被規劃、開發完了),更別說種莊稼,想要供應城裡的百姓和軍人。想一想,您所在的城市把一環以外圍起來,再把三環四環的人口放到一環裡,無進無出圍個幾個月,城裡啥個情況,就 大致知道古代圍城是什麼情況了。

    以上供參考。

    再看看紫禁城,裡面有種莊稼的地方沒?

    清朝皇家在哪裡種地(舉行儀式),先農壇呀!距離紫禁城多遠,看看地圖吧,再說也出了北京城(城牆)了吧。至於北京的糧食供應從哪裡來,要更遠了吧。

    再放一下明朝北京城的圖。

    可以看到城裡的糧倉,真打起來,把國都圍起來,城裡人出不去,外面人進不來的話,就靠官家和百姓的囤積糧食度日了,可這又夠吃多長時間的吶。只要外面的圍兵不撤,城裡的屯糧總有個數吧。何況其他城池的囤積無法和京城相提並論。

  • 3 # 劇透歷史

    確實,軍隊不打仗也要吃飯的,但這個糧食是在軍隊的駐地附近獲得的,軍隊平時吃得到,一打仗可就未必了。

    先看進攻方。

    出征打仗,就是要離開駐地到前線去,難道還從原本的駐地往前線送糧食嗎?戰爭打的就是一個“兵貴神速”。你連每天吃的飯都要從原駐地調撥,這得多慢?

    騎兵能飛馳、步兵能飛奔,糧車只能慢慢推,所以從原駐地運糧食顯然不可能了。

    而戰爭前線不是在叛亂之地,就是在兩國邊界。這些地方,基本都是沒有糧食可以直接用的。必然需要由國家從後方統一調撥,這一調,就調出問題了。

    兵法上常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這個“先行”其實很難把握。

    要知道,運糧的道路可是千奇百怪,什麼山地、河流、沙漠,誰都不能保證順利抵達。要是遇到大風雨雪,再來個泥石流什麼的,糧草遲個十天半個月真是常有的事。這樣,部隊就吃不上飯了。

    關鍵是糧食轉運,還不能太提前,要是糧草真比軍隊到得還早,沒有人保護,豈不是分分鐘被敵軍搶走?早不得又晚不得,怎麼可能永遠保證按時供應。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諸葛亮北伐。蜀軍的軍糧,要從漢中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送往前線,導致北伐軍常常兵糧耗盡,如果不能攻下城池或者從魏軍手中搶到糧食,就只好退兵了。

    五次北伐,有兩次因為兵糧問題撤退,縱使臥龍先生神機妙算,也只能一個頭兩個大。

    這還只是運輸方面的問題。有時候就算運輸通暢,糧草也壓根籌措不到!

    簡單換算一下,一個人一天吃一斤糧食,十萬大軍一天就是十萬斤,一個月就是三百萬斤,一年需要三千多萬斤,如果打了三年就是上億斤。這還只是人吃的糧食,不算馬的草料!

    試問哪個地方能供應一支軍隊這麼多糧草啊?故而這種大規模戰爭,必定需要由朝廷統一動員全國各地支援。

    前面說的是進攻方,因為長途跋涉,糧草消耗巨大。那防守方是否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呢?

    非也,防守方的糧草也一樣成問題!

    一個城池的糧草在哪裡?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城池的糧倉中,而另一部分在城外。

    古代城池結構,城中北部是官衙,南部是民居,東西兩面是集市。注意到了沒有,並沒有農田!農田都是在城外的。

    一旦戰爭進入攻城階段,城池往往被圍得水洩不通,農民還能安心耕種嗎?地裡的糧食,不管成熟不成熟都會被收割進城,否則就會落入敵人手中。戰爭期間,城池周邊的農業生產將完全陷入停滯。

    當敵軍兵臨城下,守城官兵的糧草只能依靠糧倉中的存貨,但只要戰爭不停止,糧倉就得不到補充,倉庫存糧再多,總有吃完的一天。到時候,滿城的將士、百姓吃什麼?很多人間慘劇也就此發生了。

    唐朝安史之亂中,有一場著名的睢陽之戰。18萬叛軍攻打只有7000守軍的睢陽城,守將張巡、許遠和將士頑強抵抗,硬是扛了10個月,為唐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但睢陽城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慘重的。

    因為城中糧草耗盡,樹皮草根,甚至茶葉和紙張都被吃完了。將士們就殺戰馬充飢。戰馬吃光了,就抓麻雀,挖老鼠吃。最後實在沒有任何可吃的了,張巡竟然殺了自己的小妾分給將士果腹。

    這個頭一開就徹底收不住了,從張巡的小妾到許遠的家奴,接下來就輪到城中的百姓,先吃不能打仗的女人,然後吃老人和孩子。叛軍攻破城池後,看到滿地的頭顱和手腳,被嚇得目瞪口呆。

    根據《新唐書·張巡傳》記載,在死守睢陽的最後兩個月,唐軍吃掉的老弱婦孺多達三萬人!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所以我們說打仗,打的就是國力。國力強盛,就能從各地調運足夠的糧食支援前線,而如果國力不足,一旦開戰則必然陷入缺糧的境地。

  • 4 # 鯤抓封D資大息奇貴族

    這問題提得不錯。

    回答它,只要從“平時”與“戰時”兩個時期的糧食生產、轉運、儲備以及消耗這幾個方面搞一個對比動態圖就可以清清楚楚看見效果。

    ①平時:由於平時的糧食一般是夠吃的(因為不夠吃就會餓著人甚至餓死人),所以平時與戰時的關聯一定是儲備這塊。即,平時戰略儲備多的對戰時有利。

    ③生產:糧食生產必須要有人在地裡呆著。如果平時從事糧食生產的人“都”呆在地裡產糧才剛剛夠全中國人吃的話,遇到戰事,尤其是國家軍隊人數不足又需要產糧人蔘戰,則糧食產出必然小於<糧食消耗,當然更容易使人感覺缺糧。如果戰事一時半會結束不了,則糧食短缺必然加劇。這種情況,不論有沒有糧食戰略儲備,都一樣。只是有儲備或儲備更多的一方持續力相應大一些罷了。

    ④轉運:平時的轉運因為很平衡(轉運路線和人數既定)的緣故,所以看不出來缺糧。比如產糧區向非產糧區運輸糧食,每年大體是平衡的。即大家都夠吃。但是戰時,這種平衡總是會輕易被打破,使區域性甚至全國普遍都缺糧。因為打仗不確定因素太多,拿運糧路線來說,戰時的糧食運輸必然指向目的地(戰場)。而戰場究竟具體在哪裡發生?這可是無法確定的。所以,戰時的運輸路線必然比平時慣用的運輸路線更復雜。很多時候根本就沒有(方便的)路可用。比如,一個平時根本沒有路的山地、沼澤等地,卻成了戰時的戰場。這樣的糧食轉運工作,效率必然比平時低下得多。為了滿足戰場需要,你要麼不得不增加開路者,要麼增加運糧者。但是不論開路者還是增加的運糧者,都可能使糧食生產者人數劇烈下降。沒糧食戰略儲備的國家很快(可能最多十幾天,因為人大體無糧的極限也就不足二十天)就會出現崩潰的兆頭。有儲備的國家也會看見糧庫糧食急劇見底。這仗如果這樣,沒法打下去了。

    ⑤儲備:這沒什麼說頭。有糧永遠比無糧有利。

    ⑥消耗:如果把平時一國的糧食消耗算值100的話,那戰時的糧食消耗絕對比平時大得多。我們知道常識,人累的時候,飯量比不累的時候大,甚至大幾倍(比如每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平時只吃半碗飯的,某天餓著了,可能一下三四碗飯都不見得飽。這就是六七倍的消耗啊)。

    不僅戰場士兵消耗巨大,運輸隊的體力消耗也必然增加不少。戰爭就像打架,你平時坐著讀書,突然哪天與同桌打架,短短几分鐘你就知道絕對不是隻有你手腳消耗放大了,你的全身都劇烈消耗能量起來。所以,你別以為戰爭只是士兵糧食消耗量變大。士兵、運糧者、徵糧者、徵兵者、訓練中的新兵、...等等等等都會高速運動起來。這些人的食量如果都比平時增加幾倍,你算算會如何!平時吃半年的米,這時候可能一個月就完蛋了。

    另外,戰損消耗。比如糧食被對手劫了、燒了。這比死人的打擊要大得多!比如這裡一個人,帶了十天的糧食。如果只是人死了,他的糧食還可以給別人吃。如果他人遇打劫,人跑了糧食被劫的話,至少在這一天他的糧食消耗是十倍!就是說,你帶的糧食越多,一旦被毀,你損失越劇烈。所以,戰爭高手都知道,打一個只有三天糧食的十萬軍隊可比打一個有一個月糧食(不被劫)的三千軍隊要容易得多。

    最後,我們做一個感性不太容易感知的總結:一個一年(看似)平時不缺吃不缺穿的沒有戰略儲備糧的國家,你絕不要以為打仗的時候它能打一年。它實際可能只能打不足兩個月甚至不到一個月。

  • 5 # 乙丙丁6

    平時,沒有打仗的時候,軍隊吃飯問題基本上是可以維持的。到了打仗的時候,情況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舉個例子,我們在家裡面的時候,一般來說基本上啥也不缺,一旦出了遠門,來到陌生環境,是不可能把家全部搬走的,就會出現缺這缺那的。古代軍隊也是如此,比普通百姓的情況更加嚴峻,走到哪裡都要糧草先行,但又不可能把所有糧草帶在身邊,這就是造成打仗容易缺糧的一個重要因素。

    另外,戰事一起,敵對雙方都會在對方的糧草上打主意,比如項羽攻擊滎陽時,幾次攻佔劉邦通往敖倉的甬道,導致劉邦最後沒糧戰敗。同樣的情況,彭越打游擊破壞楚軍的糧草供應,項羽就非常憂慮,由於四處攻佔,打仗,最終項羽兵少食盡,最後戰敗。

    就是說打仗的時候,一,軍隊能帶著走的糧食本來就不可能多,多了打仗成了累贅。二,對手會針對糧食這個重要的戰略物資下手,要麼搶奪去,要麼燒燬。三,運輸糧草不方便,受到天時地利以及敵人的干擾。

    可見,軍隊平時吃飯跟打仗時吃飯的糧食供給是不一樣的。

  • 6 # 慕容鑑史

    中國古代戰爭不斷,尤其是在亂世之中。據記載:士兵一般除去平日的訓練都會去耕種農作物,這些糧食就是為了儲備戰爭時期所需的糧餉。按照常理說士兵作戰時不應該缺糧,既然如此,古代軍隊一打仗就喊缺糧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慕容認為:是以下兩點。

    1、千里運糧,十餘其一

    古代戰爭糧餉絕不是消耗在了士兵的身上,反之是運糧的人身上。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邊關發生了戰爭。駐紮士兵的糧食肯定是不夠的,因此執政者只好千方百計的籌集糧食然後送去,古代的交通最快的莫過於水路。

    可有些地區根本不能走水路。只好用馬車拉送,如若地區是一千里,所出發帶著的糧食是十萬擔。估計如若按照當時的水準來算,抵達地區所剩糧食絕對不會超過兩三擔。這便是千里運糧,十餘其一說法的由來。

    這種說法並不是很誇張,可能是慕容這個例子舉的有些不準確。沒有一位執政者運往邊關的糧食只會有十萬擔,這在普通人家來看很可能是一個不可能答道的數字,可用在軍糧上真的是九牛一毛。

    一般的王朝是不會供養很多軍隊的,一般都是僱用民夫。這些人往往隨便聚集便是十萬以上,沒錯他們都是衝著軍糧來的,不然沒有人會為執政者白白打工。當然這樣的說法得分時間,盛世中當短暫的兵能夠獲得豐厚的糧食,沒有人會拒絕。

    亂世之中徵兵時是不會提供大批的軍餉的,諸侯都會對手下的官兵說: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奪取天下,我保證大家可以頓頓吃肉。頓頓吃肉這件事情放在今天看來一般家庭都可以滿足,但在古代是一種奢求。

    軍隊數量暴增後,最起碼要保證士兵的日常開銷。不然是沒有人會去為皇帝賣命的,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因此在軍隊數量的暴增後,平日裡積攢下的糧餉是不可能夠用的,為此士兵才會每天說吃不飽飯。

  • 7 # 無月文化館

    不打仗的時候,軍隊都是駐紮在既定的駐地的,相應的,軍隊日常所需的一切開支補給,包括糧餉,都會保證供應。

    防守方

    如果是防禦一方的軍隊,比如守城的部隊,因為城池被圍,原先的糧草供應就不能再運送給軍隊。

    城內守軍一般就靠吃存糧,吃完存糧就吃老鼠等城內能抓到的小動物,再不然就要開始吃人了。

    野外被圍的軍隊也一樣面臨補給問題,比如長平之戰,趙軍40萬士卒被秦軍圍困,突圍不得,長期下去,就很可能被餓死,而且時間越長,戰鬥力越弱。

    進攻方

    軍隊開拔,離開駐地前往既定作戰區域。

    這時候就是考驗後勤補給系統的時候了。

    軍隊在前方作戰,出發的時候,一般會帶一定期間的口糧,但不能持久,需要後勤保障供應。

    尤其是孤軍深入敵境的作戰,糧草補給的重要性更大。

    從敵境直接掠奪自然是首選,但大多數時候,對手早把糧草都收割了走,不會留給敵人來獲取。

    比如官渡之戰,曹操一把火燒掉了烏巢,烏巢正是袁紹大軍的糧倉。

  • 8 # 起居郎雜記

    空洞的解釋這個問題沒意義,設想幾種情況吧,這樣比較直觀。

    咱就設想一個人口規模比較小,但有城牆的邊境縣城吧,為啥不說像長安啊北京啊那樣的大城,因為那是戰略級別的戰鬥了,前期已經有無數的大小戰鬥,太過複雜,而且不能充分表述缺糧這一問題,這裡不做累述。

    秋高馬肥又到了草原騎兵南下打草谷的日子了,草原上的牧民交完的稅負,發現今年冬天的口糧又費勁了,不過頭人說今年有大行動,只要南下不但冬天的日子好過了,還能再填幾個能給家裡放牧做活的人口。

    邊境小城,日子雖苦但還能活人,世家大族的勢力看不上這裡土地,加上朝廷也要駐軍能自己自足,稅負要比內地輕點,要是遇上一個會鑽營的將軍,報一個天災人禍,就說北邊的蠻子南下劫掠,說不定今年的稅負就免了,反正蠻子們背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只是聽說今年草原上遭災了,邊將和大族拼湊的那支商隊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有個邊將親兵仗著當過夜不收,愣是仗著一身勇力跑了回來,後背大腿上捱了兩箭,剛跑到一個風燧就一頭栽下馬來嚥氣了。守風燧的老軍上前一看,箭桿平直箭羽豐滿,這就不是小部落的手藝,知道事大了急報伍長。

    守風燧的伍長是個老軍伍,屬於典型的懷才不遇型,嘴臭牢騷多但本事還拿的出手,不然上官也不會把他頂在最前頭,當下一算馬力時辰,就招呼老軍趕緊點火吧,這次草原上那幫蠻子敢壞規矩殺商隊,這時候輕裝斥候就在不遠處吊著呢,動真格的時候到了。

    烽火一燃傳之四方,這十里八鄉的百姓第一要務就是逃難了,好在這邊境之地隔幾年就會鬧鬧,大家倒也亂而不驚,這連年戰亂之地家中沒有餘財,打個小包袱封上水井就踏上了逃亡之路。選項無外乎,第一找個山旮旯藏起來,適用於準備比較充足的,不然已近深秋悽風苦雨的人一生病怕就交代了。第二投奔世家大族的堡寨,這些寨子有大有小,族長人品有好有壞,進去以後寨主來個以身還債也屬正常,而且是外人要死人的事八成少不了你。第三,奔縣城,那裡城牆還高點,好歹還有朝廷駐軍,心裡上還有些安慰。

    經過幾天劫掠,草原騎兵糧食沒找到多少,要錢不要命的和跑不動的老弱病殘到抓了不少,驅民進城吧!這就是勝利的開始,為啥呢?城池容量有限,庫存糧食更是有定數的,朝廷防備邊軍造反譁變不比防草原人差,要是你有太多的糧食來個黃袍加身誰也受不了,所以寧可有戰事臨時調糧也要保證強幹弱枝,此帝王心術也。而且一旦破城這些糧食都得資敵,這是萬萬不行的。還有就是胥吏的問題,這幫人沒編制,工資全是從吃拿卡要中來,平常糧倉能有一半存量就算縣官治理有方了。

    封建制度下國家對地方的掌控能力就只能是這樣,最後這個縣城怎麼樣了呢?也大改是這幾條,第一縣長出面找大族湊一筆賣命錢,滿足草原人的要求,這期間的打兩下,互相試試實力,好為下一步談判做準備。第二縣長贏了,畢竟能在這生存的都不是那麼脆弱,還有那個婦女不上城的是瞎說,一旦城破可能受傷害最大的就是婦女了,拼命反抗是必須的,防火,照顧傷員,燒開水,熬金汁,搬運守城器械和箭矢,基本跟男人差不多。第三,城破了,成年男的有手藝的留下,沒手藝的殺掉,女人和小孩永遠有用帶走補充人口。

  • 9 # 葉飄刀

    這是兩個概念

    平時的時候,糧食可以從其他的渠道進行補充,但打仗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首先,城市裡邊的幾乎都是市民不是農民,農民幾乎都是在城外的,而城裡的市民是要靠買糧食為生的。但糧店的糧食不會囤積太久,都是不斷採購的,所以屯糧有限。

    其次,城裡雖然有屯糧,但有兩個問題會影響屯糧的消耗。一個是不知道圍城會持續多久,也就是說何時才能有援兵,這一點將會影響到糧食的使用。總不能沒有節制的使用吧。另外這個是打仗,是在拼命,不是平時,那麼口糧的使用很可能比平時要高,不吃飽哪有力氣拼命。

    其實說一個簡單的吧,被圍城缺的不僅僅是糧食,比如說是柴炭,也就是用來燒火的柴。看古裝片就經常能看到,有從城外打柴到城裡賣的。平時也有啊,但圍城之後,是不是等於還有,很明顯不是。

    圍城幾天,別說糧食很可能就是有糧食你也缺少生火的東西來煮飯,那麼拆房子這些就成為了常態。

  • 10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因為戰爭時期糧食的損耗是平時的三倍甚至還要多。

    但是古代的時候,一旦戰役就涉及到了總動員,而一個總動員往往指的是一個國家的總動員,而不是一個區域的總動員。

    永樂年間明朝的綜合國力幾乎是當時最強的,可即便如此打一次戰役,也需要隱忍這麼長時間。

    在運動下的劇烈飲食

    高中大學的時候大家都經歷過軍訓,也都知道軍訓的時候只有一個字那就是餓。

    因為現在軍訓的幅度好像有點降低了,最起碼我沒有感覺到太大的勞累,除了立正稍息,要麼就是佇列看齊或者口號的呼喚,尤其是最開始的那幾天。可能不會感覺到疲勞,一定會感覺到餓。

    那種餓幾乎是餓到骨髓裡面的餓,一口氣兒能吃8個包子不帶喘氣兒的。

    當時我們的一個同學也創下了接連吃下5個饅頭的紀錄,幾乎震驚了我們班級。

    而那些大將軍們也不好意思說不給他們饅頭吃,因為還要等著這些士兵們為國家賣命,人家為你賣命連饅頭都不給,是不是有點太摳門兒了?

    糧草的多重消耗?

    人是這個道理,馬牛羊也是這個道理,在行軍作戰的時候,如果騎著戰馬來回的跑,人不但吃得多,馬也吃得多。

    那麼既然吃的多就需要糧食排程,請注意糧食排程的時候,運糧食的人也需要吃很多的東西,他不是機器人。

    有人肯定想問,如果糧草不先行怎麼辦呢?那就失敗唄。

  • 11 # 依稀說史

    喜歡三國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諸葛亮歷次北伐中,一直受到糧草的困擾。曹操等人也經常因為軍糧問題而發愁,最終逼得曹操不得不實行屯田制度。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打仗其實都是打後勤。現在戰爭消耗最多的是武器彈藥,古代戰爭消耗最多的則是糧草。

    不少人可能會好奇:士兵不打仗的時候,也需要吃飯,民夫平時也需要吃飯。為什麼平時不見缺乏糧食,戰爭狀態中經常遇到缺糧的情況。

    戰爭狀態和平時所處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對於整個社會的消耗也不一樣。和平時期,國家處於平穩之中,社會經濟平穩有序的執行。戰爭狀態下,整個國家都要為戰爭服務,尤其是國家精壯勞動力更需要上前線殺敵。戰爭狀態下缺少糧食,也非常容易理解。

    和平狀態下,政府控制一部分糧食,老百姓控制一部分糧食。戰爭發生以後,政府原控制糧食需要供養更多的士兵。同樣的糧食供養更多的士兵,士兵缺糧也正常。一旦發生戰爭,政府需要緊急從老百姓手中徵召糧食,將糧食集中在一起需要一定時間,也需要一定消耗。政府徵到糧食之後,再運到前線又需要一定時間和一定消耗,運到前線的糧食則非常有限。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尤其是戰爭前線會遭受巨大消耗。戰火所到之處,大片良田被摧殘,大量的人口被迫遷走。大批良田遭到破壞,自然會造成糧食減產,也容易造成軍糧短缺。

  • 12 # 曦遊小策

    省吃儉用!

    另一方面,古時候能吃飽飯的人會想盡一切辦法逃兵役。真正去當兵的都是窮人。到了部隊這些人基本都是最底層的軍人,打起仗來都是炮灰型別的。吃了這頓沒下頓的。還不使勁的吃啊……

  • 13 # 永恆扎馬斯

    古代打仗軍隊同時還是主要勞動力,那會種地真是純粹體力活,還有運輸困難,敵方還會針對補給線,而且一旦打仗,特別是戰爭週期超過一定程度,各地方糧食肯定短缺,也有可以屯糧的情況,糧價必然不理性暴漲,想徵糧會很困難,還有可能就是腐敗問題。

  • 14 # 老威觀史

    古代士兵平時也吃飯的,但為什麼一打仗就缺糧呢?所謂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實際上主要是因為戰爭的消耗其實是非常大的。

    戰爭的消耗遠遠大於平時,主要在於:

    一是運輸的路線在戰爭時期被拉長了。

    如果在平時的話,古代士兵基本在駐地練兵,當地的糧食就能夠完成對當地士兵的補給,並且不需要遠途運輸。在有些朝代,士兵也往往實行了屯田制,即士兵們一邊訓練,一邊在當地種糧食,我們可以把他們理解為當地的農民,在農忙的時候種地,在農閒的時候訓練,就跟在家門口上班一樣,平時該吃多少就吃多少。

    而到了打仗的時候,士兵們往往要遠離自己的補給基地去作戰,那麼當戰線被拉長了以後,運輸線自然也就拉長了。運輸線的拉長,就必然導致路上消耗的增加。畢竟運輸隊也要吃飯,一路運輸過去,運輸隊也在路上吃掉了運輸的一部分糧食,此外運輸隊將糧食運輸到軍隊之後,還要存留一些糧食以便在回去的路上吃,這就大大增加了糧食的消耗。

    二是運輸人力成本增加了

    在古代來說,一般要供應前線的一名士兵,往往需要配備一名民夫為其提供後勤保障。士兵要吃飯,民夫也自然要吃飯。民夫主要負責軍事上的輔助行動,比如為軍隊提供運輸,或是為軍隊製造器械、修築工事等,除了作戰計程車兵,輔助人員也是大量需要的,這些人員就大大增加了作戰的消耗。

    如果換在平時,這些人並不需要多少,即便是運輸,軍隊本身也能就地完成,至於軍械建築工事等,在平時的需求也是非常少的。而一旦到了戰爭時期,軍械的消耗往往會非常大,而且要經常面對敵人,所以軍事工事的修築也會比平時大出許多倍,如此一來軍隊便需要大量的輔助人員了。

    這些人都增加了軍隊的糧食消耗。

    比如說在明代,從江浙地區每運輸一份糧草到宣府大同前線,就需要消耗三份糧草,也就是說,如果從江浙地區每運輸四百石糧食到宣府大同前線,最後只有一百石糧食能夠送到前線士兵的手裡。

    當然,這些都是軍隊本身的直接消耗,此外,一旦開戰,大量的精壯年要麼參軍作戰,要麼充當軍隊的輔助人員,總之就是大量的年輕勞動力會被徵發到戰場,剩下的不是婦女就是老弱病殘,農業生產也會因此受到很大影響,糧食產量也就因此大幅降低了。

    所以古代軍隊平時也吃飯,一打起戰就往往會面臨缺乏糧食的情況了。

  • 15 # 疑意相與析

    主要是運輸困難。孫子兵法因糧於敵取敵一石當吾十石。諸葛亮說進退唯谷。隴上割麥,木牛流馬,屯田五丈原。都是為了解決糧食問題。

  • 16 # 野史春秋

    為啥古代軍隊平時也要吃飯,一打起戰就喊缺糧?

    有句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其實打的就是後勤,後勤更不上,仗就沒法打。那平時不打仗,士兵也得吃飯,打仗也得吃飯,怎麼打仗就缺糧呢?這個主要是戰時和平時不一樣。

    挑夫運糧

    和平時,後勤補給主要靠自己

    軍隊進行屯田,各朝各代都有士兵都有屯田,戰時為兵,閒時務農,可以解決大部分士兵口糧問題。

    軍隊駐紮在糧食產區,以隋唐為例,唐朝實行兩京制,西安和洛陽,關中缺糧,難以養活大量禁軍,因此大部分時候,皇帝被餓得跑到洛陽來解決溫飽問題,洛陽靠近運河,江南的糧食可以走漕運很快抵達洛陽。

    士兵運糧

    作戰時,後勤補給主要靠運輸

    戰時,士兵就無法進行屯田,需要到前線去作戰,因此不能自給自足,只能通過後勤運輸別的地方存糧來支援。

    同時,士兵需要前往邊境或者需要深入敵境作戰,遠離糧食產區,需要後勤挑夫一點一點往前線運,但是古代打仗一般是在西北、東北等邊塞地帶,而糧食產區在江南,所以後勤補給線拉長,運輸困難,能夠運到前線的不足開始的十分之一。

    其次,戰爭部隊減員,需要補充的兵員,運輸糧草需要抽調挑夫,自然會大量徵召青年人,農村的勞動力下降,小農經濟本是精耕細作,生產出來的糧食大幅減少。

    以及戰爭的消耗,歷史上不乏“斷其糧道”、“火燒糧倉”的計謀,這些可不是小數目。

    最後,戰爭不是一兩天,而是持續好幾年,特別的圍城攻堅戰,比的就是誰糧草多,誰耗得起,時間一長,消耗又大,哪有那麼多糧,缺糧是必然的。

    漕運運糧

    有其他看法的可以在下方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建議旅遊的時候不要住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