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鼓媽
-
2 # 凡心花開
首先,和孩子日常交流可以玩數數遊戲。比如盪鞦韆的時候,你讓他下來他不願意下來的時候,就可以說,我們一起數到10,然後就下來。再比如玩蹺蹺板的時候,可以像做廣播體操那樣,每翹一下數一下,孩子玩得高興,也有節奏感,自然就會記住數字。
其次,可以和孩子認識身邊的數字。比如積木上的數字,車牌號碼上的數字,公交車上的數字,電梯裡的樓棟的數字等。
再次,認識了數字,就可以開始慢慢鍛鍊實物數數了。比如吃水果的時候拿了兩個蘋果,講的繪本里有幾個動物,路邊有幾個路燈,幾個井蓋,家裡的積木有幾塊,都可以開始練習數數,從易到難,三歲的孩子可以看到3個以內的物品就可以說出來數量,不用再用手指一個個指著數。
最後,數字應用於生活。比如路邊的限速牌子數字代表幾公里每小時,孩子多少歲了,體重身高是多少,下了電梯都能看到一個數字代表幾樓,門牌號上的數字代表什麼,時鐘上的數字又代表什麼等等,幫助孩子理解數字在生活中的應用,而不是僅僅背1234。。。
-
3 # 生活就是不簡單吶
分享分享我家小朋友在數字認知上的一些方法:
1、配對遊戲:把數字與數字相似形狀的物配對的遊戲,比如4像小旗迎風飄,4與小旗就配對一塊兒。增加小朋友對數字的認識。
2、有聲掛圖:掛圖一按就會有聲音,那小朋友就知道自己按的是數字幾了,多玩玩可以加速印象。
3、數字卡片:從最簡單的0-10開始,拿著積木或者樂高玩具都可以,讓小朋友在數字1上放一個積木,數字二上放兩個積木,以此類推,這樣小朋友就可以直觀的學會數字,並知道數字與數量之間的關係。
4、數字遊戲:我們經常玩的有讓小朋友幫我打電話,我跟他說媽媽想打個電話給某某某,但是我不會數字你能幫幫我嗎?他就很樂意幫我去撥電話。還有我們經常在戶外去發現數字,比如我說我想找一下幾幢樓幾單元但是一直找不到,小朋友就開始出動了,很自豪的給我帶過去,還有比如看車牌號,坐電梯按樓層號。還有分果果遊戲,爸爸要3個,媽媽要5個,或者去超市買水果,我要6個蘋果,就是透過各種遊戲讓小朋友去接觸數字,慢慢地引導他學會數字。
-
4 # 保險大家庭歡迎每個人
一,把對數字感知這個目標植入到他的潛意識中。
二,如果我說的您不理解的話。就是重複地跟他說,讓他記住,其實就這麼簡單。
三,就是把對數字感覺這個目標,種在他的大腦中,也可以想象的這麼比喻。
回覆列表
數字的敏感來自於平時積累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反應能力。拿我從小對我寶寶的引導來講:
寶寶在最初的啟蒙階段需要做到:第一階段,對圖形的認知,剛開始寶寶視力距離比較短,買一些黑白卡片近距離可以拿著給她看,等稍微再大點到3個月的時候,可以買些彩色的卡片給她看。這是開始時對圖形的認知。第二階段,等她牙牙學語時,給她買些有發音的數字,讓她逐漸對數字不陌生。第三,開始學走路時,可以跨一步數一個數字,可以爬樓梯時,走一個階梯數一個數字,當然剛開始是大人數,慢慢的經過一段時間,小孩會跟著一起數,慢慢後面她就能自己數了,數的方法也很關鍵,剛開始小朋友們不太能夠接受很多數字,可以先從1開始數到10,可能需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逐漸從接受,聽著數,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對應著數,到後來自己數,再後面數的對應,可以隨便拿家裡的任何東西來數,比如牙籤,比如洗臉刷牙時牙刷的數量,無時無刻都可以接觸到。第三階段,比大小,這個大約在三歲時開始,這個練習,也是不強迫,比如吃水果時可以問問,我的多還是你的多,再數數,那就知道原來物對應數字還有大小之分,還可以訓練數字排隊遊戲,排在越前面的數字就越小。基本上知道基本原理之後,就可以脫口知道誰大誰小,誰多誰少的,還知道原因。從而對數字的敏感度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