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週週音樂匯
-
2 # 聽三哥說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諫議制度是一種民主制度。如果有人要說,中國的整個封建時代就是皇帝一人的專制時代,我不同意。其實在封建時代的早期和中期,皇帝雖然貴為天子,也不能為所欲為,還是有大臣時不時地向他進諫規勸的。這就是歷史上的言官制度。不過,到了封建時代的後期,元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越來越強化,皇權日益突出,言官被壓制,諫議制度就衰落了。但與此同時,封建專制王朝也走向了末路。
古代的言官主要包括諫官和御史,合稱“臺諫”。他們的責任是批評和監督政府,批評君主和百官的過失,甚至能對皇帝的詔令進行稽核。在先秦時期,沒有專職的諫官,史官就擔任了進諫君主的責任,因為史官大筆一揮,把君主的“醜行”載入史冊的話,君主就要慌了,怕名聲不好啊。
到秦漢時期,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其他兩位是管政務的丞相和管軍事的太尉),是最高監察官。如果碰到比較強勢的御史大夫,權力甚至超過丞相。比如漢武帝時,有名的酷吏張湯任御史大夫時,“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決於湯”(《漢書·張湯傳》)。
隋唐實行的是三省六部制,皇帝的詔令由中書省起草,然後到門下省稽核,最後由尚書省執行。而左諫議大夫、左拾遺、左補闕、左散騎常侍這些諫官都屬於門下省,而右諫議大夫、右拾遺、右補闕、右散騎常侍隸屬於中書省,以保證皇帝決策儘可能聽到多方面的意見。唐太宗時期的名相魏徵就曾擔任過門下省的左諫議大夫,和太宗李世民之間的君臣關係堪稱明君忠臣的典範。
到了宋代成立了獨立的諫議機構即諫院,諫官們不僅可以向君主進諫匡正時弊,還增加了彈劾百官的權力。宋太祖遺詔中有“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的話,因此宋代的諫官更加敢於向皇帝進諫。著名的包拯在宋仁宗時期就擔任過諫官,有一次,宋仁宗最寵愛的張貴妃向皇帝提出,要給她伯父張堯佐封大官,宋仁宗一口答應,可包拯和其他幾位大臣竭力反對,認為張堯佐才德均不堪任,吵得唾沫星兒都濺到宋仁宗臉上,皇帝用袖子擦了擦,只好妥協了。
包拯
元明清時期,皇權專制進一步加強,臣下的地位低下,淪為皇帝的奴才,在朝堂和皇帝議事都得跪著,哪敢指摘皇帝的不是?特別在元明時期,皇帝稍不如意就對大臣實施“廷杖”,置士大夫的臉面於不顧。這時期就取消了向皇帝提意見的諫官,只有監察百官的御史和科道。明代設有六科給事中和十三道御史,六科給事中負責監察六部,十三道御史負責監察地方十三省。到了清代,六科並進了都察院,科道成為一體。
沒有了專職諫官的約束,皇帝的權力就大得無邊了,碰見個好皇帝,國家和老百姓還有救,如果遇到了昏庸的主,這王朝的末日也就不遠了。比如,明朝就沒幾個好皇帝,有的愛遊樂(正德),有的愛修道(嘉靖)、有的四十多年不上朝(萬曆)、有的愛做木工(天啟),無所顧忌,因此明朝也就成為中國帝制時代最黑暗的一段時期。說實在話,對於它的覆亡,我一點都不覺得可惜。
-
3 # 我思吾心
歷史諫議制度沒有消亡,只是隨著皇權制度集權發展,對皇帝諫言和監督,變成對官僚監督,而到清朝時期諫議制度已經名存實亡了。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
其實,明朝時臺諫官的影響和作用還很強大,甚至可以左右朝廷的政策——這也就是有明一代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文官死諫、皇帝廷杖事件的原因了,甚至明朝中後期的嘉靖萬曆怠政、黨爭明末等等影響了明朝發展歷史的重大事件,也和明朝言官空前力量的強大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但到了清朝,一方面是因為封建末世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一方面是因為滿清朝廷是少數民族統治,必須提防占人口絕對多數的漢人的反對和不滿,所以,肯定容不得朝堂上有什麼不同意見,哪怕是善意的批評。再有,清朝嚴酷野蠻的文化禁錮,文字獄的長期高壓,也對傳統的諫議制度的逐步消失起到了加速作用:動輒得罪,誰還敢提著腦袋去向皇上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