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刀讀書

    士兵死戰不退,我認為只是個傳說。其一,士兵只是最底層的武裝人員,打仗是混口飯吃。除非是有很強的集體信仰,被洗腦到為信仰而死。否則,如果敵方不殺俘虜 投降是很不錯的選擇。其二,要看制度。投降是個技術活,如果軍隊裡有很好的上司,很好的死亡撫卹金,自己死後家人可以活的好,那就值得死戰。

  • 2 # 趁現在沒人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一點就是要分情況。因為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戰場環境都是不能一概而論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再一個來說,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所有軍隊訓練士兵的基本要求都是‘聞金鼓、知進退’。講究一個‘攻成列、退有序’,該進則不許退,該退則不許進,協調統一,聽從指揮。如果一昧的死戰不退,很有可能會被軍法從事。當然了,死戰不退者為大勇之士,是令人敬佩的,而這種情況的出現一般都是具有特殊性的,很少見。不過一旦在戰場中出現了這種情況,那麼這場戰鬥的結局也就註定不會平凡:要麼就是異常酣快,功譜史冊,要麼就是異常悲壯,撼動人心。我就為此舉兩個代表性例子略做說明:

    第一種死戰不退的酣快代表:固守待援型。

    固守待援的意思是依託地形、城池、河流等有利地形堅守陣地等待援軍。屬於戰場上非常尋常的情景。其實這個詞還有另外一個角度解釋,那就是說明自己已經被敵人包圍了。只不過是暫時還有防守優勢,雖說跑不了,但也不至於被敵人一時半會兒消滅罷了。所以這種情況被稱為兵家‘困地’。一般而言到了這個地步,守城方只能拼死守城,敵人功勢不休,自己就死戰城頭不退,否則一旦城破,妻兒老小、黎民百姓玉石俱焚。而攻城方更是不敢久困於此,也是急於拔城,所以攻城戰打到最後最容易形成攻守雙方都死戰不退的局面。甚至攻城戰拼到最後,大家的糧草、兵馬都消耗的差不多了的時候,拼的只是雙方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的對決一旦分出勝負,那種勝利的喜悅絕對要高於尋常戰鬥的喜悅,所以完全可以用酣快二字形容。

    攻城戰代表案例:洪都保衛戰。

    左圖為陳友諒影視形象。

    公元1363年4月,陳友諒殺害了徐壽輝之後,成功篡位稱帝,並在兼併了許多小股武裝後,將矛頭對準了金陵的朱元璋。而此時朱元璋正在救援安豐,金陵城非常空虛,為了阻滯陳友諒的步伐,朱元璋給自己的親侄子朱文正四萬兵馬,並下了一道死命令:堅守洪都城二十天。少一天城破則斬,多一天城破有功。在面對陳友諒浩浩蕩蕩的60萬大軍時,朱文正創造了一個軍事奇蹟,堅守了洪都城85天。期間城門數度失守,雙方几乎都是在圍著城門貼臉拼殺,誰也不退,就看誰先熬不住。最終還是朱文正熬到了最後的勝利。這場洪都保衛戰不僅使得陳友諒的偷襲計劃破產,而且白白消耗了陳友諒三月的兵馬糧草,也使陳友諒的軍隊士氣嚴重低落。最後面對朱元璋時,也是不得不以疲軟之師而迎生力之軍,一敗再敗,最終遺恨鄱陽湖。但對於朱文正來說,他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那感觀上絕對是酣快無比的,以至於忍不住得意忘形了起來,不慎闖下大禍,落了個囚禁的結局。

    第二種:死戰不退的悲壯代表:身陷絕地型。

    不論古代還是現代戰爭中,軍隊身陷絕地的情況並不乏見。譬如中了伏擊,導致上天無路,下地無門,這個時候人都已經被逼紅了眼,情知必死之下,就會‘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只要拼命,絕不退縮,直到陣亡為止。而這種結局就無所謂酣快了,有的只是悲壯、和令人無限的感慨……

    身陷絕地代表案例:《亮劍》騎兵營之殤。

    騎兵營影視形象

    《亮劍》雖是一部虛構的影視作品,但是其中這段‘騎兵營之殤’所表現出來的就是這種兵困絕地的情況。在已經身入絕境,情知必死之下,人不會再有任何雜念,因為身上已經被血浸透,心也已經因為目睹戰友的陣亡而麻木,這個時候所能做的就是衝鋒,哪怕是倒在衝鋒的路上,縱然生而無名,也把悲壯留在世間……

    所以,在古代戰場中雙方都死戰不退,是很有可能得到一場酣快的結局的。但是,也極有可能是以悲壯收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防守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