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能源大帝
-
2 # 我兜無語了
我的最後二選一也是在這兩款中定,最後還是定了英菲尼迪,論發動機技術,車型甚至國六排放,qx50都是最新的一代,xt5已是這代車型的中期,而且一對比美式車各方面都要粗糙些,在同級別中xt5優勢最明顯的就是外觀和空間,但這兩點在qx50身上都沒佔到什麼便宜,而在其他方面就都弱了不少。另外本來也是看中28E的混動系統,但試駕中才發現這個弱混真的沒有體現出混動的優勢,因為電動在起步階段並不介入,而是在中途才介入,那對起步加速及節油的幫助就都很小了。
-
3 # DearAuto
這個價位豪華品牌的SUV產品,基本告別越野效能,即使是擁有四驅系統也是針對公路效能最佳化的,主要是提升鋪裝路面的行駛品質和提高溼滑路面的透過性,論行車安全它們比前驅有著相當的優勢,但不要拘泥於全時還是分時,因為定位和產品訴求的差異,全新QX50和XT5一樣都是搭載適時四驅系統。
XT54812x1903x1680mm的長寬高和2857mm的軸距,讓其在凱迪拉克鑽石切割設計理念和硬派線條勾勒下,它有著比QX50更偉岸的外觀氣勢。相同的定位下,QX50的尺寸並沒有太多劣勢,但大部分曲線和年輕化的設計元素下,視覺上確實顯得更加緊湊。對於審美一向喜大的中國消費者,XT5的強烈商務氣息相比“年輕氣盛”的QX50更有優勢。
這個尺寸級別下的豪華品牌必須要突出外觀和空間大之外,內飾才是提升豪華質感和對得起售價的關鍵,XT5勝在大面積皮革覆蓋和簡約式設計風格,但論設計和人機工程科學性還要數QX50更突出,為映襯年輕的定位和設計取向,QX50採用液晶+機械式儀表、中控臺Q50上那套雙屏設計方案,好在常用的空調和多媒體保留了實體按鍵,三屏+機械+按鍵設計無疑將科技和傳統相結合,繼承和創新並存。
QX50身上再多亮點也不及全球首款量產的機械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發動機更引人注目,它幾乎就是QX50的黑科技代言。這款VC-T的2.0T發動機支援壓縮比在14:1到8:1之間自由調節,在雙迴圈、雙噴射等技術加持下,擁有380N·m和272ps峰值輸出,如果說動力最大的輸出障礙恐怕就是平順性為主的模擬8速CVT變速器。
XT5 28E版本是採用90V弱混動力系統,最大扭矩49N·m的電機僅在加速和起步瞬間工作,雖然工作範圍不大,但卻極為有效的提升了起步階段的動力響應,更為重要的是它對降低油耗有著巨大的貢獻。工況有限,電池組也不需要很大容量,於是完美的收藏於備胎艙,還不佔用任何一個地方的空間,弱混的意義對於XT5這種大塊頭來說是相當必要。
其實從外觀、內飾設計到配置和動力表現,就足以確定XT5和QX50的既定消費人群沒有太多交集,畢竟QX50整體調性年輕許多,但XT5除了較為成熟外,它在整車NVH和車廂靜謐性方面都有著傳統優勢,在豪華感的營造上更為徹底。(亞夫)
-
4 # 流浪de海星123
英菲尼迪四驅菁英和四驅智慧都很棒!四驅智慧優惠力度更大,原車Bose 音響很不錯哦小眾品牌低調有內涵,售後服務感覺更喜歡
-
5 # 不思E
北京,四驅菁英,落地不到32萬,剛提車,資料對比都比28e強好多,開起來也不錯,有點後悔沒上智慧,貴了4萬。
回覆列表
關外這個東西就不多說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跳過......
保修政策:《英菲尼迪》四年或10萬公里,《凱迪拉克》三年不限公里,英菲尼迪勝出
長/寬/高(mm)《英菲尼迪》4705*1903*1678軸距(mm)2798
《凱迪拉克》 4812*1903*1680 軸距(mm)2857,凱迪拉克更大一些
燃油型別:《英菲尼迪》汽油,《凱迪拉克》油電混動,經濟上來說混動更省一些,保養上來說汽油更省一些。
家用省心就選英菲尼迪,年輕時尚就選凱迪拉克,很好選,要是讓我選,我選英菲尼迪,因為身邊有很多老款的英菲尼迪,感覺英姿不減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