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車非五

    典出道德經·第八章

    作者春秋時期 · 老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總意包羅永珍,有容乃大。

  • 2 # 春秋國學堂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出自《道德經》。是讚美水的德行,水潤澤萬物滋養萬物,但不與萬物相爭,水德無私奉獻,謙下。水是萬物之源頭,最平凡但也最偉大。

  • 3 # 良笙寫小說

    “水利萬物而不爭”是一個轉折句,可以從三方面來理解。

    第一,利萬物

    水是生命之源,萬物離不開水。這是強調水之強大水之重要。

    如此重要的水,按照常理應該清高驕傲,處處強勢,但水卻從不拿自己的重要當作耀武揚威的砝碼。

    這邊有了第二個方面:不爭。

    水的不爭是水的柔韌使然。

    遇銳可舔刃而過,

    與阻可尋隙而過,

    與高則下流,

    與凹則積流,

    與強則柔軟,

    水存於世,不爭不強。

    第三,水利萬物而不爭

    水的韌性,水的不爭其實正好蘊藏了它的巨大力量。水滴石穿,水的感召力,水的德行,使它具有了強大的力量。可隨處生存,可隱忍從容。

  • 4 # 嶺南明哥

    這是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老子提倡做人要象水一樣,上善若水。那水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呢?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說水滋養萬物,萬物離水則不得而活,所以水恩澤萬物,功勞夠大吧,但水從來不以功勞自居,不爭不強,放低姿態,博大胸懷,甚至流至最低窪、骯髒的、人所厭惡的地方,能容人所不容,忍人所不忍,這種胸懷、這種氣度、這種作為,就是和得道的人差不多,“故幾於道”。所以世人應多向水學習,“上善若水”。

    但世人有幾人能做到呢?大家往往為名為利,爭得頭破血流,無論在官場或在公司,下級都互相爭寵,邀功,甚至不擇手段,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為的是早點能上爬,身居高位,名利雙收。而作為上級或領導者,往往居功自傲、不可一世。做人做事獨斷專行,頗指氣使,唯我獨尊。這些人都是和“水”背道而弛的,遲早會失敗的。

    所以老子教導我們要“無為”、“不爭”、“無我”,就是做事要循道而行,不要亂作為,默默做事,立了功,也要低調,不要爭功邀寵,要無私無利,心胸寬廣,要象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這樣才能聚集人氣,人脈寬廣,八方來朝,成就一番事業。

  • 5 # 石油人201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也許在這個與人鬥,與天鬥都其樂無窮的社會,再談善良有些突兀。但不管是哪個朝代,人與人為善都是至關重要的,就像我們國家強調的和諧社會一下。更何況上善若水還是夠用一生的大智慧呢。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所處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我們來概括一下,一、自己活動,並能推動別人的,是水。二、經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三、遇到障礙物時,能發揮百倍力量的,是水。四、以自己的清潔洗淨他人的汙濁,有容清納濁的寬大 度量的,是水。五、汪洋大海,能蒸發為雲,變成雨、雪,或化而為霧,又或凝結成一面如晶瑩明鏡的冰,不論其變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的真正含義你懂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梁宏達的近況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