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月照邊關

    我們常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意思就是說看到了一件事,要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總結出經驗教訓,學會舉一反三,來對自己的為人處世點亮一盞指路明燈。

    就一個例子,三國時代的楊修,楊修的一盒酥,門太闊,軍令雞肋等等這些典故,都知道楊修才思敏捷,聰明異常,最終被曹操所殺。這些楊修的歷史事實,很多人都知道,但能透過楊修的這些事例,得出什麼教育意義呢?如果總結不出,就是不具備歷史觀點,只能說知道歷史。

    如果透過楊修的這些事,再結合自己在為人處事,職場處事上來提醒自己,就是不要時時處處的,不分場合的表現自己的小聰明,不該說的話不說,要懂得分寸,該低調時低調,該高調時高調,那一定會對自己有很大幫助。

  • 2 # 姑且說

    我從小喜歡讀各種歷史方面的內容。從連環漫畫版的三國演義開始,到真正品讀三國演義,紅樓夢;到說岳全傳、楊家將到隋唐演義,從二月河的康雍乾三部曲到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從大秦帝國全系列到陳寅恪南北朝講演錄,等等等等,其中穿插的各種零散書籍,都是於歷史相關的。

    年少時,我曾為楊家將的隕落痛哭,為雄闊海舉城門而死悲傷,為岳飛對莫須有憤懣,為宋的懦弱,為五胡亂華,甚至為滿清後期的昏庸感到痛恨憋屈;也崇拜過冠軍侯霍去病的赫赫武功,感動於玉門關十三將士,驚歎於一言不合殺大宛王,還有一人滅一國的霸道;長大後,我又被春秋戰國計程車人風範震撼,被魏晉南北朝的風流痴迷,崇拜于謙們石灰吟的風骨,又感慨於懂得明哲保身的蕭何們。

    我度過的二十多年,曾經有過孤獨,曾經有過失意,也曾經陷入到抑鬱。但每每到一個臨界的點,我都會在冥冥之中找到光明。

    我曾不懂得變通,後來我知道了知行合一;我曾看不慣很多事情很多人,後來我學會了平和的看待這些事情,從容的去找背後的原因,以自己微末去做一些看起來或有或無的事情;我曾是一個嘴笨,不會與人打交道的人,後來我懂得了去和別人交流,懂得了大膽說話,衡量好了自己的內心想法;我看不懂一些人,一些事,後來,我似乎是摸到了一些脈絡,因為很多事情,似曾相識;我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原則,有了自己做事的風格,章法,明白了自己該往哪裡去,該做什麼,併為之努力,即便困難如天大,也未曾放棄。

    一枚沉浸在歷史高歌中的小孩,終於成長成了一個獨立於這個世界的前行者,這不是明智嘛?

  • 3 # 顫動的丹田

    你如何評價哪一個歷史觀點是絕對真理,你又怎知別人受益的方面不如自己的感悟,如果讀了那麼多史,還這麼一個認識水平的話,那真可謂“讀史入愚”。

  • 4 # 三石師傅

    這是英國哲學家佛朗西斯培根的話: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學使人精細,物理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讀史使人明智,就是要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把理解歷史當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鑰匙。人的活動是有意識的、自覺的。讀史就是人類思考自己過去的活動,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並自覺把握人生的現在和將來。人類在經歷重大歷史事變之後,總要考察其發生的原因和結果,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思考避免重犯歷史錯誤的途徑和方法。唐太宗說過,“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這“以古為鑑,可知興替”,就是以史為鑑認識世事興衰的因緣,也意味著認識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規律。讀史使人明智,就是在歷史中找出評價的尺度,對過去的人和事作出客觀評價。歷史的評價是無情的,也是客觀的。真假、善惡、美醜,不但有現實的評說,更有歷史的評判。能評判的歷史當然是人類的真實歷史。真實的歷史是包含著無數相互聯絡的事物,人物,思想和人類活動的歷程。寫史的人,可以把歷史寫成動人的故事,或是搞成某種前提和意圖的推論,或者任意編造。但是,歷史自有其客觀的不容否認和歪曲的事實。

    歷史之所以能夠評判,就在於它的發展遵循著自身的規律和普遍性原則,因而擁有評判一切的最高權力。這種權力,來自創造歷史的人民人民不僅是歷史發展的動力,也是對歷史中的一切人和事作出最後評判的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婉轉地回絕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