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樊曉清1
-
2 # 經典太極
內容上大致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自然情況。這與其他簡介差不多,如出生年份,所在地,畢業學校,工作單位和職務等,但除有特殊要求外,儘可能只寫與武術有關的內容。
二是習武經歷。現代武術重的是學校教育,或參加什麼班的。傳統武術講的是學有所宗,傳承有自,也就是自己的功夫是從哪來的,自修的得不到承認。雖說英雄不必問出身,但對於普通人還是普遍看重這個的。
三是專業成就。包括比賽成績,教場授徒,理論著述等。一般的發展規律,大多是青少年時期多參加比賽,這是成名最快的辦法。中年以後可以教場,自己有了比賽成績,教場也能學的人多,同時有了一定的經驗和理論積澱,就可以多寫文章了。但在簡介中,只有公開發表的才被承認。
總的要求是,實事求是,突出重點,留有餘地,語言精煉。最重要的是寧可保守一點,不要說過頭話,不要文學語言(簡介在文章分類中,屬於說明文),不要在突出自己的同時,無意中給別人造損害,前些年有些名人的教訓,是很深刻的。
-
3 # 布氣333
寫文著書,簡介個人武術,先簡介其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然後,再簡介其武是一個什麼樣的武?各種武術都是由人來創立的,不同的人,創不同的武術,人的個性決定武術的個性,比如:膽大的人創膽大的拳,用於實戰,就是前進的步法多,後退的步法少,進攻的動作多,防守的動作少,,,反之,膽小的人,在實戰當中的表現,就是前進少,後退多。進攻少,防守多
-
4 # 武迷三道
這要看個人武術簡介的讀者是誰?就我分析,如果是私下授課沒這個必要,該簡介應該是用於應聘、培訓機構、出書、講座等等,會有一些形式上的需要,需要營造一些效果,下面我對簡介內容提幾方面建議:
一是師承,既然是形式要求,那麼一些商業化的需要對師承非常敏感,你就說你是什麼拳、什麼派、第幾代的嫡傳弟子,師承誰誰誰,有邊沒邊都沾一點,往市場熱點上沾,比如楊氏太極拳第幾代。或者,提一下自己教出來的徒弟,最好是有點市場影響力的。我有一次參與一次武館運作,武館館主號稱師承誰誰誰,自己小時候還被某寺主持抱過,我當時心裡想笑,“被抱過”也算師承?但是,由此可見,這個圈子對師承的重視程度。
二是體制內經歷,這個體制內一般是指高等教育經歷,比如在什麼大學的武術專業學習過,獲得什麼學歷,比如北京體育大學的武術專業(我最近查了查貌似這個專業是一本了),或者日本還有傳統武術的博士,發表了什麼專著、論文,咱在這裡不討論學院派出來的是不是真正的傳統武術,反正這個名頭大家還比較認。尤其是,你考了個段位證,比如太極拳六段,再有個國際武術裁判證啥的,就相當加分了。
三是習練成績,這個是指在什麼大賽上獲什麼獎啊,無論是套路獎還是實戰獎都行,比如當年的康龍武林大會捧紅了很多人,人們比較認可這個獎,其他的武術套路獎太雜了,組辦方也千奇百怪,水分太多,不過如果你有個什麼散打比賽的榮譽,那還是能證明你的實戰能力的。
四是相關愛好,我覺的寫這個是有必要的,如果你練的是真正的傳統武術,那麼應該是完備的“秀才”學習體系,你對中醫、書法、圍棋等都應該有所掌握,所以有必要提一下你在國學相關方面的造詣。比如你是中醫醫生或家傳中醫,或者某書畫院的成員,那別人會覺得你仙風道骨一些,不是單純會打鬥的“莽夫”。
總之,武術簡介相當於廣告,先把武術圈子裡關注的點都說到,然後再加上自己的特殊之處,比如某小國國王的私人訓練師之類的稱號,會非常加分,說的有點太社會了,你自己辯證的用吧。
(以下圖文無關)
回覆列表
一,學習經歷。包括時間、地點、老師(師傅)等。
二,實踐經歷。包括擂臺競技成績及生活中防身自衛的戰果等。
三,學術成就。主要是對武術理論的研究成果,包括髮表的武術論文和著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