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百姓學中醫
-
2 # 生活起航點
感謝邀請,我跟師父認識算是緣分,當初在醫院裡是其他科室醫生的醫助,由於非常敬仰師父的為人以及師父醫術就空閒時溜達到他診室去瞧一瞧觀摩一下,結果師父就說你在這幹嘛,由於自己初生牛犢不怕虎,就跟他說來學習的,師父就說“學習,你以為這是很好學的,要學習還得看你有沒有那個資格,想學習是吧,把這本書拿去看了再來找我。”
就這樣跟師父結了緣,按照師父的要求看了書。一來二去就這樣拜了師,師父沒有要求搞什麼拜師禮啥的,但是他對我有一個要求就是,沒有他的認可和允許我不可以出去給人治病,因為師父覺得如果東西沒學紮實去給人看病就是在害人在殺生,師父是武當道人,同時他也對基督教有一定認可,這可能是師父對我提出這一要求的主要原因吧。
師父說能力有多大就幹多大事,如果真的覺得可以了,自會給我安排好後面的路。在我心裡師父真的就像是父親一般嚴厲而又不乏關愛。
-
3 # 家人健康系統
傳統中醫收徒並沒有一定的統一模式。但,高水平的中醫很多喜歡收他看上的人為徒。一般是看好那個人的天賦。也有攔不住親朋好友的推薦,被迫收徒的,也是無奈之舉,但絕對不能太差,那樣學不出來。但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很多名醫的後代竟然不願意學醫。我的中醫朋友,家族有兩千多年的中醫傳承,到他們這一代,幾個兄弟都不願意學,包括他自己。他只有七八歲的時候,國內就有很多其他著名中醫看上了他的天賦,想收他為徒或傳給他醫術,他都不學。在他人生的幾個階段、成人、入伍、上大學、帶兵、提幹。這些大師們還都在勸他接受他們的醫術傳承。他都沒接受。直至退休,才被迫又接受傳承大師們的醫術。可這下就忙壞了,找他治病的人太多了。當然,他從童年就是被迫接受家父的中醫傳承,本人並不喜歡。但現在,確變成了一種責任。任重而道遠。他是經典的古中醫。現在也收了一個親朋好友推薦的徒弟。他自己的孩子就天賦很高,也不願意學中醫,前年她第一摸一個患者的的脈,竟然就說出了脈的特徵。去年,他父親讓她號另一人的脈,她說和前年的一樣。而我只能摸出還跳不跳。
-
4 # 滄州馬醫生
現在收徒弟基本上都是名義上的。我這最近七八年也收了幾百個徒弟。一般就是收學費,然後他們學會了就自己回家幹了。但是我的這幫徒弟都是醫生,有的又工作了幾十年了。所以說,一教就會了。就是說教給他們怎麼治療頸椎病腰間盤之類的,疾病的穴位埋線治療方法。而且來學習的也不是一竅不通的人,大部分都是有一定臨床工作經驗的人,甚至有本科畢業的,或者研究生,而且是做手術的主治醫生。他們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歡中醫,認可中醫。他們學會以後工作之餘在家裡用中醫治療疾病。也能增加一部分收入。總之現在想讓徒弟伺候師傅,是不要再想了。幾乎不可能。因為現在的孩子伺候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樂意。伺候師傅想都甭想。大概就是賣知識吧。這樣兩不欠賬。當然以後徒弟認你這個師傅的話,那也很高興的事情,不認的話也不用憋氣。因為收了學費,徒弟以後可以不認這個師傅。完全是當成一種買賣了。總之現在社會各種關係,真正的親情都疏遠了,師徒關係不能要求太高。
-
5 # 李應年
@關於學習拜師之事我略一下吧,在過去有帶的,以後其本不太有這種方法,因為人都不願多事,讓我說學習最好上學好好認真學習,家中情況好上大學最好,等學習畢業後,到醫院進行實際操作認真工作就好啦。
-
6 # 醫界小蝦米
在中醫藥大學成立之前,那個時候基本就是師承模式,常規三年,除了學醫還得幹雜活,沒有學費,免費幹活,學了之後天賦好的繼承衣缽,其他的後面獨立單幹了。現在的師承,就是收學費,教了幾招了事
-
7 # 一海納百川
不要再有什麼拜師的想法,中醫高手都在學校和醫院呢,也沒有什麼拜師的規矩了。民間隨便認個小診所的老中醫當師傅也沒啥用,他也會建議你去正規院校學習的,如不然,只能給他當個助手,學多少年也是很難考上職業醫師證的。
回覆列表
我年輕時,有一機會拜師。
那年我18歲,老中醫七十多了,就一個條件,給他養老送終。因為我是家中獨子。也就沒拜成,後來他收了一個同鄉的孩子,回河北老家了。
現在學的中醫都是自學為主,老師都是科班出身,呵呵。
現在老師講的以病案為主,以症尋藥,以藥組方,以方證病。
老的習慣多數都放棄了。還有多少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