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客家人靖哥
-
2 # 是飛天豬啊
端午節就要來啦,大家都喜歡問各種口味的粽子做法。來來來一次說個夠呀。
其實各種口味的粽子做法都差不多的,只是把不同的食材放進去而已。
1.稻草燒成灰,淋水,過濾(是金黃色的水哦,沒稻草就用商店買的鹼水代替哈)。2.排骨均勻剁成小塊。3.糯米淘洗乾淨,放入洗乾淨的豆子(綠豆,紅豆,芸豆)再加入稻草水和一點點鹽。拌勻。4.把粽葉和棕葉清洗乾淨用熱水泡發(棕葉可用繩子代替)。5.開始包粽子啦,用兩片粽葉,在粽葉的尾部1/3處折成圓錐形,放入糯米,一塊排骨,一顆板栗,然後用筷子插實,最後封成三角形的口,用棕葉繫緊。這種形狀三角形狀的粽子需要一點點水平。
教個簡單點的,我們這叫粽粑。1.取三片粽葉,把兩片相疊然後中間再放一片(注意方向是一致的哈)。2.在粽葉頭部的1/4處放糯米,肉,板栗,這裡記住先少放些米,不然不好包攏。3.拿住下面粽葉的兩邊,(儘量少的邊邊,不然粽粑就太小啦)折攏,再把粽葉頭部折上去,然後用筷子壓緊,再加些米,再把粽葉尾部折起。4.用繩子或者棕葉按尾部折的這邊繫緊,再在另一頭再系一根繩子。5.用剪刀剪去多餘的棕葉(這是為了美觀),美味的粽粑就做好了。最後也就是最關鍵一步了,煮粽子了。1.大鐵鍋加冷水,(秘方是把多餘的稻草水放入鐵鍋中)。2.放入粽子,大火煮開小火慢煮兩小時就可以開吃啦!
最後,如果想吃別的味道的粽子,可以把排骨.板栗等換成臘肉,鹹鴨蛋蛋黃,或者什麼都不放,做最原始的白粽子?反正粽子的口味千奇百怪可以盡情的發揮你的想象力的。
要不要再端午節來個各種口味的粽子大比拼?
-
3 # 北站小院
路過一時手癢哈
1:選乳白長條糯米,洗淨晾乾水份,倒入適量生抽,極少許鹽,以糯米染生抽色而不見水份最佳。
2:購買肉多點的豬肋條,加生抽,少許鹽,醃製好備用。
3:棕葉剪去硬梗與葉尖,洗淨,晾乾水份。
4:把棕葉兩張一疊,裹成空心三角形,加三分之一糯米,再放入醃好肋排,鋪上糯米,蓋上棕葉,握緊,捆綁成形。
5:高壓鍋大概三四十分鐘,柴火灶需半天再上下棕子調換位置,餘火過夜。
6:熱的吃,棕香,肉香,撲面而來。涼的吃,糯米勁道,骨鮮。
-
4 # 南蠻女王
糯米清水淘洗要輕柔,不能大力擦,也洗三遍,然後用長流水衝二分鐘,米才幹淨,然後泡上一小時,這樣做棕仔才不牽絲,也不會碎,之後是醃米,使每一粒米也要允分入味粽子才好吃,醃米可用雞肉粒和火腿肉剁碎後與鹽搞伴均勻,醃製三小時外上,使粽子有不同層次的香味,之後是排骨最好選肋骨並且要帶點油花更好,只因少量油脂,才會發揮排骨的香味出來,先氽水後利幹水份,再爆炒,然後調λ南乳,腐乳,客家面豉醬,三.樣,加鹽,糖,古月粉,先炆入味,再用筍乾撈勻之後才糯米果成粽仔,但要適量香米,使米香也有層次感,之後要蒸或者煮。個人不是很喜歡吃排骨粽子
回覆列表
排骨粽子,比較冷門做法,第一有骨頭會影響口感,第二它的油脂少與糯米結合也極易膩人,那你一定要做,我只能彙報下我己做法,洗米要輕柔,不能大力擦,也洗三遍,然後用長流水衝二分鐘,米才幹淨,這樣做棕仔才不牽絲,也不會碎,之後是醃米,使每一粒米也要允分入味粽子才好吃,醃米可用雞肉粒和火腿肉剁碎後與鹽搞伴均勻,醃製三小時以上,使粽子有不同層次的香味,之後是排骨最好選肋骨並且要帶點油花更好,只因少量油脂,才會發揮排骨的香味出來,先氽水後利幹水份,再爆炒,然後調λ南乳,腐乳,客家面豉醬,三.樣,加鹽,糖,古月粉,先炆入味,再用筍乾撈勻之後才糯米果成粽仔,但要適量香米,使米香也有層次感,之後要蒸要煮都隨你便,不過粽葉要四片以上更好,相信我做好排骨粽仔,也講究步驟,心機,火路,調味,火候,什麼都不懂的新手,那我說得再好,也一樣是盲仔點燈…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