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giol2945

      同時學習兩門語言是可行的。下面介紹以下學語言的一些感想。  本人現在德國留學,專業是對外德語和英語語言文學,而且還在課外自學其他語言。  由於接觸的主要是歐洲語言,這裡也主要圍繞歐洲語言展開。個人的感覺是,要想同時學兩門外語,就要掌握好至少兩門“基礎語言”(德語叫Grundsprache),言外之意就是語言學習者要有繼續學習其他外語的憑藉。一般來說,能作為學習其他外語憑藉的,就是母語和第一外語。我的第一外語是德語,目前的水平雖然不敢說達到母語水準,但平常讀書看報、上課聽講、日常生活,語言對我都已經不算是大問題。而德語又是一門相對嚴謹、邏輯性強的語言。比如其讓人詬病的複雜語法,在我看來卻能讓句子和文章結構和其中各詞的關係一目瞭然。  在掌握德語後,再去學習歐洲其他語言,就輕鬆了很多。尤其是語法方面,更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這裡還想說說母語對於學習外語的作用。有很多人認為學習外語時應該忘記母語,要用外語思維去思考。儘管一門語言的精髓只有在完全用它思考時才能體會,但作為non-native-speaker,特別是初學者,沒有母語的幫助,學習外語必定非常吃力,而在此時就嘗試用外語去思考,很可能會陷入理解錯誤的誤區。  德語現在是生活和學術的語言,自然在上面花的時間也最多。不過到了目前已經到了長期積累的階段,因為語法和表達都已經沒什麼問題。現在基本上是每天啃專業書,搞懂各種德華人都未必懂的專業詞彙,此外堅持聽讀新聞、讀小說,以加強聽力和擴大詞彙。不得不說,本人和母語者的差距就在於口語中一些小細節和通俗用語不能完全聽懂。法語是生活的調劑,不過我對它還是蠻看重的,因為它曾經是歐洲上流社會的通用語,也是承載了許多大文豪的語言。當然,法語的美妙動聽就不用多說了。我的學習方法是聽說以及語法並重:用德國的教材訓練聽說,用從中國帶來的教材啃語法。不過鑑於學習法語主要是想做學術研究(語言學)和閱讀文獻/小說,而和法華人交流的機會不多,估計還是會在語法上多花點功夫。法語的發音還是蠻難的,存在著大量的allophones,還有所謂的連誦,而且口語和書面語非常的不一致,單詞存在大量不發音的子音,建議一定要多聽和跟讀,還有用學習卡片背單詞。至於語法,有了德語(高度屈折)和英語(時態多變)的語法基礎,法語語法不會太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易小川明明知道劉邦是高要和項羽的敵人為什麼還要幫他?易小川這種人真的是好兄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