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豫見寶哥

    一種號稱環保、安全無毒的小麥秸稈餐具,最近一段時間突然爆紅網路,不少直播紅人都在直播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推銷,並表示“適合孩子使用,安全、無毒、健康。”

    廣州裝修網瞭解到,秸稈餐具其實在生活中並不鮮見,只不過,我們之前見到的秸稈餐具大都屬於一次性餐具。現在爆紅的秸稈餐具則非一次性的,而是可以反覆多次使用。那麼,日常使用的小麥秸稈餐具質量到底如何?

    標稱天然、健康 賣得便宜“小麥秸稈”閃紅

    市民在網店內搜尋“小麥秸稈”,得到的“寶貝”有幾千件,大部分是水杯、碗、勺子、筷子等,在外觀上,小麥秸稈餐具的顏色都非常統一,基本上都是淡藍、淡綠、淡黃、淡粉色。一些銷量大的網店,僅小麥秸稈水杯的銷量就上萬。在價格方面,小麥秸稈餐具並不貴,單價通常都在10元以內。

    市民也留意到,不少小麥秸稈餐具都標有“環保”“健康”“學生杯”等字樣,有的也宣稱“無新增”“純天然原料”。但是,市民曾在網上看到網友反映,他使用的小麥秸稈的杯子“質感更像是塑膠”。同時,我們都見到過的一次性小麥秸稈餐具,其顏色接近本色並略有發黃,而網上這些正在銷售的小麥秸稈餐具僅顏色就有四五種,兩者區別的確有點大。

    尚無標準無等級 小麥秸稈口杯用的是塑膠國標

    小麥秸稈餐具質量到底如何?食品包裝專家徐女士表示,她此前知道以小麥秸稈為原料生產的一次性餐具,但對於這種能夠反覆使用的餐具並沒有聽說過。徐女生表示,據她瞭解,目前小麥秸稈餐具沒有行業標準,也就是說,行業還處於無序的生產狀態。在一款小麥秸稈水杯上,市民確實沒有找到標準的標識,也沒看到相關的等級標識。

    市民發現,不少號稱小麥秸稈的餐具,在產品銷售頁面的“材質”一項中寫的卻不是“小麥秸稈”,而是“其它”“PP”,甚至一家網店,標榜“天然無新增”可產品材質寫的是“稻穀纖維+食品級PP”。網友“爬到樹梢的蟬”就說,他曾經買過一個小麥秸稈的環保口杯,口杯上的標籤裡寫著這樣的標準:GB9688-88,而這是關於聚丙烯(PP)的一個國家標準。該網友表示,用小麥秸稈和玉米澱粉製作的一次性產品都見過,但這種長期使用的硬質的小麥秸稈餐具“我會統一認定為塑膠”。

    環保不環保要看用在哪一次性使用與日常使用區別大

    隨著技術進步,不少小麥秸稈的一次性餐具在生產中能夠做到不新增化學助劑,物理定型,但這些工藝大部分還限於生產一次性產品的範疇,用作快餐盒等。因為,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太禁用,也不適於反覆、多次的使用。所以,一次性小麥秸稈餐具與日常使用的小麥秸稈餐具有很大不同,日常使用時要考慮清洗、磕碰、磨損等各種損耗因素。

    網友“sybil”表示,小麥秸稈或是澱粉等原料,想要直接製成餐具須要新增一些融合劑。“融合劑多數都是PP(聚丙烯)或是PET(就是飲料瓶子一樣的材質),這樣新增之後才可以達到產品成型。”徐女士證實,這種餐具中會新增一些物質以保證產品的正常使用。當然,新增劑的級別必須是國家規定的食品級的。

    所以,提醒消費者,購買小麥秸稈餐具主要還是看材質,別被一些概念“忽悠”了。

  • 2 # 隴中戲曲愛好者

    我們這裡每年種植冬小麥,農閒時人們把早已挑選好的麥稈編織成草辮,用它可以製成各種裝飾品,做成草帽,餐具等。

    做成餐具,起初用時白淨,經濟,無毒,是環保的,使用起來輕巧方便。但使用時間稍久,就會變色,縫隙裡有汙垢,清洗不方便。其次,不牢固,使用時會出現斷稈斷線等問題,不耐用。有時會破裂,使所盛食物掉下來。再者,用麥秸稈做的餐具不耐火燒,離爐灶一近就會燃燒,因為上面有油汙等易燃物,更會加大火勢。

    因此,用麥秸稈餐具存在著安全隱患。

  • 3 # q清晨的陽光514

    安全,有些秸稈的水汾人還能吃,有啥不安全的,要是不能用中化文明也不會幾千年了,也輪不到你二十一世紀問這麼幼稚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的潛艇部隊為什麼沒有取得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