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承宣書畫

    料胎畫琺琅是以玻璃為胎體,以畫琺琅工藝進行裝飾,燒製難點主要在於釉色溫度和料胎的熔點幾乎是一致的,這就要求匠師嚴格掌握爐溫和料胎薄厚。

    琺琅彩藝術品有金屬胎(景泰藍、燒瓷)、陶瓷胎和料胎之分,其中以料胎琺琅彩後人稱“古月軒”最為貴重。使用外來顏料,色種多,色彩控制準確;畫面有立體感,工巧精細、富麗堂皇。它是清宮造辦處內的玻璃廠與琺琅合作的產物,盛於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專充“內廷秘玩”。“料胎畫琺琅”的燒製難點主要在於釉色溫度和料胎的熔點幾乎是一致的,這就要求匠師嚴格掌握爐溫和料胎薄厚。而且一件"料胎畫琺琅鼻菸壺"成品要經過數次著色,反覆彩燒,溫度過低,琺琅釉不能充分熔化,則呈色不佳,溫度稍高,胎壺又易變形、炸裂,而且在在燒製過程中,爐溫控制沒有一個固定器溫度,要因壺胎的大、小、薄、厚不同而變化。全憑畫師多年經驗來掌握。在烘燒這一環節中,一次只能烘燒一件作品,而且一件作品要達到完美的效果,它的釉料要上一層,烘燒一次,反覆幾次,有時在燒最後一次時壞了,前面的努力就會前功盡棄,所以它的成品率還是比較低的。

    料胎畫琺琅是極為名貴的宮廷御用品,它產生於清康熙年間。鼎盛與康、雍、乾,由於它始源於仿製銅胎琺琅器,在清宮內被稱為”料胎畫琺琅”也有稱“古月軒”。料胎畫琺琅是以玻璃為胎體,畫琺琅工藝進行裝飾。集玻璃、琺琅、雕刻、書法、繪畫為一體。達到了琺琅彩製作高峰,它的產生豐富了人們物質文化生活。

    料胎畫琺琅的起源

    一、歷史起源

    琺琅彩,玻璃裝飾手法之一,源於畫琺琅技法。使用琺琅彩裝飾手法,也常簡稱為琺琅彩。琺瑯彩是原產於歐洲的粉狀玻璃質色釉,它色彩艷麗,色釉高凸,燒製後呈現寶石般光澤,始創於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時,琺琅彩得到進一步發展。琺琅彩吸取了料胎畫琺琅的技法,在玻璃質的胎上,用各種琺琅彩料描繪而成的一種新的釉上彩,亦稱“料胎畫琺琅”。雍容華貴的琺琅彩問世,雖與“康熙盛世”有關,但與雍正的關係更為重要。雍正登基後,對社會進行了一番改革,而且雍正酷愛精美絕倫的料胎畫琺琅,經常對宮廷料胎畫琺琅加以評價,親自過問,並派得力的官員去管理玻璃廠與琺琅作坊的生產。康熙、雍正年製作琺琅彩時,先在玻璃廠官窯中選出最好的原料燒製成素胎,在由宮廷畫師加彩後在烘烤而成。 料胎畫琺琅吸取了銅胎畫琺琅的技法,在玻璃的胎上,用各種琺琅彩料描繪而成的絕美圖案,亦稱“料胎畫琺琅”。是國外傳入的一種裝飾技法,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是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製的一種精細彩繪器,部分產品也用於犒賞功臣。據清宮造辦處的文獻檔案記載,其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辦處琺琅作的匠師將銅胎畫琺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玻璃胎上而創制的新品種。琺琅彩盛於雍正、乾隆時,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

    料胎畫琺琅是由銅胎畫琺琅發展而來,但比銅胎或瓷胎畫琺琅來說,技術要求極高。因為玻璃與琺琅熔點非常接近,在繪畫焙燒的過程中,若溫度低了,琺琅釉不能充分熔化,則呈色不佳;若溫度高,胎體變形,即成廢品,當屬料胎最難。乾隆初御坊畫琺琅工藝發展至頂峰,乾隆二十五年後御廠產量驟減,工匠們再沒有像早期的創新意念,再也沒出產如此器一樣的精品。料胎畫琺琅是宮廷作坊獨有的技術,而產品非皇家不能擁有,更顯皇家尊貴的身份。製作琺琅彩料器極為費工,先是在皇宮內由專職技術人員製作出胚胎,再由宮廷畫師畫琺琅彩後,在宮中作坊經過多次燒製而成。料胎畫琺琅鼻菸壺是玻璃料制煙壺的上品。在白如羊脂玉般的素胎上,用各色琺琅彩顏料繪出花卉、花鳥、草蟲,皆用工筆畫成。清代中期達到繪畫燒製的最高水平,非尋常百姓所擁有。因其工藝複雜,成本較高,為皇家宮廷御用。

  • 2 # 大凱聊文玩

    啞光的不去皮,亮光的手工打磨,包漿最快可以紅茶煮,這個事最快最安全的了

    我建議不要著急上色,文玩玩的是過程,心態,精神,文化傳承,上一個我自己玩的葫蘆吧,一個啞光,一個拋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知道江南林俊杰的江南每句歌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