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生活都充斥著“忙”:忙著工作,忙著度假,忙著度假又繼續工作。
1928年,經濟學家凱恩斯曾預言:“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到2028年,人們每天只需工作3小時左右,其餘時間用來休閒。”——顯然沒有成真。
1.是相對精英的階層變得更忙
從平均數上看,我們的閒暇時間是增加了。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更閒了。真正的情況是:忙的人更忙了,閒的人更閒了。
休閒時間上的不平等,是和經濟基礎、教育水平成反比的:經濟發展速度越快的地區,人們越忙;學歷越高,人越忙。一項針對哈佛大學畢業生的調查顯示,94%的人每週工作50小時以上,一半的人每週工作時間是65小時。而且最忙碌的人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已婚職業女性,以及單身父母。
而且,收入高的人,越是感覺到時間不夠用。一個可能導致他們忙碌的原因是,這些人能感受到時間的經濟價值。他們的時間更“值錢”,因而“捨不得浪費”。
2.休閒與工作時間的界限模糊
在一本叫《不堪重負》的關於時間管理的書裡,作者提出,忙碌或許只是人們在多執行緒工作時產生的一種主觀感受:你可能只是感覺自己更忙了。
這種多執行緒工作的習慣會使我們覺得自己更忙。研究顯示,一個每天只在做單一工種的人,和一個總是在同時段做很多件事的人相比,後者會感覺自己比前者更忙碌。
而且,在多執行緒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影響下,我們的工作和休息越來越缺乏清晰的界限,完全不工作的時間其實已經幾乎不存在了。
3. “選擇做什麼”本身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
另一個讓我們感覺更忙的原因是,網際網路提供便捷的同時,也提供了過多的選擇。當我們需要在很多選擇中決定吃什麼、做什麼的時候,就已經給自己增加了額外的壓力。我們焦慮於不能好好利用時間,結果卻把很多時間花在了思考“該做什麼”上面。
雖然大家是越來越忙了,不過忙碌也是有好處的。
研究證明:忙碌的人不僅完成任務的效率更高,也更容易對抗拖延症。
研究者分析了一款任務管理APP的使用者,他們在538天的時間裡,共記錄了58萬項涉及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任務。他們將這些使用者分為兩組:較忙碌的人,和較悠閒的人
分析顯示,忙碌的人完成任務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研究者還做了另外的實驗來分析情況產生的原因。他們讓使用者描述近期未能按時完成的任務。結果發現,更忙碌的人在報告自己近期的失敗經歷時,情緒更積極,會更好地調整狀態做出彌補。相反,更閒的人則在錯過截止日期時更多表現出了沮喪的情緒。
研究者認為,錯過截止時間,沒有完成任務,是一件會激發拖延症的事。由於錯過截止日期而遲遲無法趕上進度,乃至徹底放棄一個任務的情況在生活中屢見不鮮,這樣的拖延會影響一個人的自我評價。然而,在錯過截止日期這樣的事情上,忙碌的人更少受到這種錯過截止日期的影響。
忙碌的人總體上會認為自己在有效地利用時間,沒有虛度人生。因此,當他們在有些事情上錯過了截止時間,他們雖然會有一些不好的感受,但比較容易被克服。他們會覺得這只是一個小失敗,在總體時間利用上自己還是成功的,因此不太會被消極情緒激發拖延。
如今,我們總能看到各種宣揚“慢生活”的言論,鼓勵人們放棄無用社交,逃離俗世生活,讓生活變得簡單悠閒。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逃離都只能是短暫的。慢生活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永恆的“生活在別處”的幻想。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還有責任與期許,你就不得不接受一種永遠在忙碌的狀態。
好訊息是,儘管人類的本性是選擇無所事事,但忙碌卻會提高人的幸福感。
在工作和休閒之間建立清晰的界限,工作時不刷私人訊息,休息時不做工作回覆,一定能緩解你“喘不過氣”的感覺。
現代人的生活都充斥著“忙”:忙著工作,忙著度假,忙著度假又繼續工作。
1928年,經濟學家凱恩斯曾預言:“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到2028年,人們每天只需工作3小時左右,其餘時間用來休閒。”——顯然沒有成真。
1.是相對精英的階層變得更忙
從平均數上看,我們的閒暇時間是增加了。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更閒了。真正的情況是:忙的人更忙了,閒的人更閒了。
休閒時間上的不平等,是和經濟基礎、教育水平成反比的:經濟發展速度越快的地區,人們越忙;學歷越高,人越忙。一項針對哈佛大學畢業生的調查顯示,94%的人每週工作50小時以上,一半的人每週工作時間是65小時。而且最忙碌的人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已婚職業女性,以及單身父母。
而且,收入高的人,越是感覺到時間不夠用。一個可能導致他們忙碌的原因是,這些人能感受到時間的經濟價值。他們的時間更“值錢”,因而“捨不得浪費”。
2.休閒與工作時間的界限模糊
在一本叫《不堪重負》的關於時間管理的書裡,作者提出,忙碌或許只是人們在多執行緒工作時產生的一種主觀感受:你可能只是感覺自己更忙了。
這種多執行緒工作的習慣會使我們覺得自己更忙。研究顯示,一個每天只在做單一工種的人,和一個總是在同時段做很多件事的人相比,後者會感覺自己比前者更忙碌。
而且,在多執行緒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影響下,我們的工作和休息越來越缺乏清晰的界限,完全不工作的時間其實已經幾乎不存在了。
3. “選擇做什麼”本身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
另一個讓我們感覺更忙的原因是,網際網路提供便捷的同時,也提供了過多的選擇。當我們需要在很多選擇中決定吃什麼、做什麼的時候,就已經給自己增加了額外的壓力。我們焦慮於不能好好利用時間,結果卻把很多時間花在了思考“該做什麼”上面。
雖然大家是越來越忙了,不過忙碌也是有好處的。
研究證明:忙碌的人不僅完成任務的效率更高,也更容易對抗拖延症。
研究者分析了一款任務管理APP的使用者,他們在538天的時間裡,共記錄了58萬項涉及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任務。他們將這些使用者分為兩組:較忙碌的人,和較悠閒的人
分析顯示,忙碌的人完成任務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研究者還做了另外的實驗來分析情況產生的原因。他們讓使用者描述近期未能按時完成的任務。結果發現,更忙碌的人在報告自己近期的失敗經歷時,情緒更積極,會更好地調整狀態做出彌補。相反,更閒的人則在錯過截止日期時更多表現出了沮喪的情緒。
研究者認為,錯過截止時間,沒有完成任務,是一件會激發拖延症的事。由於錯過截止日期而遲遲無法趕上進度,乃至徹底放棄一個任務的情況在生活中屢見不鮮,這樣的拖延會影響一個人的自我評價。然而,在錯過截止日期這樣的事情上,忙碌的人更少受到這種錯過截止日期的影響。
忙碌的人總體上會認為自己在有效地利用時間,沒有虛度人生。因此,當他們在有些事情上錯過了截止時間,他們雖然會有一些不好的感受,但比較容易被克服。他們會覺得這只是一個小失敗,在總體時間利用上自己還是成功的,因此不太會被消極情緒激發拖延。
如今,我們總能看到各種宣揚“慢生活”的言論,鼓勵人們放棄無用社交,逃離俗世生活,讓生活變得簡單悠閒。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逃離都只能是短暫的。慢生活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永恆的“生活在別處”的幻想。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還有責任與期許,你就不得不接受一種永遠在忙碌的狀態。
好訊息是,儘管人類的本性是選擇無所事事,但忙碌卻會提高人的幸福感。
在工作和休閒之間建立清晰的界限,工作時不刷私人訊息,休息時不做工作回覆,一定能緩解你“喘不過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