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遊戲的小迷妹

    天氣預報不準的七個理由

    理由一:她還很年輕

    雖然古人觀察現象、尋找規律,早已經有了很多預測天氣的經驗,但是現代科學基礎上的天氣預報只有100多年的歷史,她是透過簡單的定時觀測得出氣壓場、高低壓、冷暖鋒,並進行簡單的線性推算這樣一個簡陋的手工作坊裡發展起來的,而以數值預報為代表的對天氣變化的簡化物理過程的求解和運算只有幾十年的時間。對於很多天氣現象的發生、演變的內在機理和規律,人們還並沒有完全掌握。氣象科學還是早晨七八點鐘的太陽,是一個極其年輕的學科。年輕人總是要犯錯誤的。

    理由二:有無數只蝴蝶的翅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洛倫茲用一種形象的比喻來表達他的這個發現:一隻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煽動翅膀,可能在一個月後的美國得克薩斯州會引起一場風暴。這就是混沌學中著名的“蝴蝶效應”,也是最早發現的混沌現象之一。在我們的眼前,似乎有“無數只蝴蝶的翅膀”在煽動著。且不論城市熱島、工業排放所產生的溫室效應,就是這個星球錯綜複雜的地形地貌就對天氣的變化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而且植被、水體等等都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而這一切在模擬運算中無法進行詳盡的描述。

    當然,我們並不會因為有“無數只蝴蝶的翅膀”就遷就天氣預報的不準確,就如同學生不會因為自己考不了滿分就慨嘆考題太難。經常用“混沌”來進行自我安慰的人,還不具備預報天氣的職業心理素養。

    理由三:我們的眼睛有盲區

    要預測天氣,首先要觀察天氣,從理論上講,要明察秋毫,任何一個細微之處都不能放過。而人類本身並不具有千里眼、順風耳,我們的眼睛有盲區。

    自從有了氣象衛星,我們眼睛的盲區減少了,視野更加開闊了。颱風無論多狡猾,都不會騙過衛星敏銳的目光,颱風的螺旋雲型、颱風眼都一目瞭然,我們也才會胸有成竹地釋出那些颱風警報。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氣象衛星也一樣。地球同步氣象衛星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天氣變化,但是它離地面的距離是36,000公里,比較遙遠,分辨能力比較有限;極軌氣象衛星的高度是800多公里,離地球近一些,但是它不可能目不轉睛地觀察特定區域,它的雲圖是拼接而成的,在觀察一個特定區域時,相當於衛星有“眨眼睛”的毛病,而有一些天氣就在“眨眼間”發生了。另外,如果有云層覆蓋,我們就難以觀察並測算植被、水體、沙塵的面積和強度等等,雲層會掩蓋很多秘密。

    我們沒有一雙可以洞察一切的慧眼,在分析和預測的時候會產生誤差,這是不可

  • 2 # 瘦骨嶙峋的胖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去年兩會期間,中國氣象局在2018年世界氣象日開放活動現場,對社會發布《2017年中國公共氣象服務白皮書》。《白皮書》顯示,全國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達89.1分,創歷史新高。氣象部門在保障防災減災救災,服務社會公眾、各行業和國家重大戰略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隨著全國5公里智慧網格氣象預報“一張網”的建立,以及氣象服務產品、渠道的多樣化,普通民眾不僅可獲得基於位置、自身習慣的氣象資訊,還能獲取災害天氣實時導航、健康氣象、滑雪等個性化服務,氣象服務由大眾化、普惠式向分眾化、定製式轉變。

    而在氣象部門的不懈努力之下,在2017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中國氣象局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WMC)。這標誌著中國氣象業務服務的整體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體現了中國在世界氣象業務組織、技術交流等方面的牽頭、骨幹作用,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在世界氣象舞臺上的顯示度、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貢獻率。

    所以,預報員起早貪黑,辛辛苦苦做氣象預報,換來鍵盤俠一句“為何天氣預報總是不準”,真令人心寒!

    看看氣象領域的最新成果吧,科技一直在進步,氣象準確度也在逐步提升,請以客觀公正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炒股的人都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