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船塢
-
2 # 懷疑探索者
宇宙中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如何發現外星人,很多朋友對這些問題都很感興趣。至少在太陽系之內,我們是無法尋找到外星人了,所以如果要尋找,肯定是到太陽系以外去試試運氣。
但是,銀河系之中恆星之間的平均距離為4.6光年。4.6光年的數字看起來很小,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數值。這樣的數值會讓恆星在宇宙空間的分佈非常稀鬆。
恆星在銀河系之中其實分佈的密度很小。我做一個假設,假設一個恆星的尺寸是一枚5分錢的硬幣,那麼我們現在有50枚硬幣,把這些硬幣大致均勻的散佈在中國國土全境內。中國的國土面積大致為1000萬平方千米,而50枚硬幣散佈在其中。
你想象一下,它們的密度有多小。而恆星在銀河系的分佈情況,就是類似50枚硬幣散佈在1000萬平方千米面積以內。
而外星人如果存在,也未必每一個恆星系之中都存在。很可能距離我們數百光年的恆星系之中才有可能存在一個技術文明。
這樣看,尋找外星人的工作註定非常艱難。那麼,科學家採用什麼方法來尋找外星人呢?
還真有辦法。比較常見的,就是尋找戴森球。
(戴森球假想圖)
戴森球似乎是一個很科幻的概念,但是並沒有任何物理規律認為這是絕對做不到的。
按照科學家的假設,任何一種技術文明發展到比較高階的階段,必然對能源有巨大的需求。而發展到最後,就需要發射某種裝置到恆星附近,吸收恆星的熱能。然後利用微波技術把這些熱能轉換為需要的能量傳遞迴地面。隨著這種能量採集工具的越來越多,總有一樣會形成一個把整個恆星都包裹的嚴嚴實實的人造裝置。而這種尺寸驚人的能源吸收採集裝置,就叫做戴森球。
很多主流科學家都認為,這種思想美妙極了,實現的可能性很大,幾乎肯定會實現。而外星人文明如果發展到很高的階段,它們必然由於對能源的巨量需求,最終建造類似戴森球的環日裝置。
戴森球被建造完畢之後,恆星的熱輻射將幾乎百分之百的被吸收,同時,恆星將對這種戴森球裝置的內部進行加熱。而由於恆星的加熱作用,戴森球就向外界散發非同尋常的紅外射線。紅外射線也是一種光,是一種電磁波。這種電磁波的輻射,將有可能被地球文明建造的特別靈敏的電磁波探測儀器所捕捉到。美國的VLA射電望遠鏡,中國的“天眼”,它們都具備這些功能,可以對遙遠深空的類恆星“重紅外”光譜進行搜尋和分析,以此來尋找外星人文明存在的證據。
-
3 # 菠菜奇聞
至於如何在宇宙中找到外星人,其實目前並沒有什麼好辦法,現在多數科學家都是參考地球和人類的特徵在尋找外星人。但實際上外星人可能和人類並不一樣,舉個簡單的例子,外星人可能是呼吸二氧化碳的,也有可能是在火焰中生存,甚至還有可能實在宇宙中生存的。雖然這些聽起來有一些匪夷所思,但我們並不能排除可能性。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那麼人類一定會在宇宙中找到他們。
回覆列表
尋找外星人靠一個人顯然是不行的,所以作為普通個體的我們就別指望著自己尋找外星人了。尋找外星文明是整個人類的事情,題主切莫擅自做主,將整個人類的命運作為籌碼。
目前,科學家尋找地外文明的方式方法無非這幾種:藉助射電望遠鏡向遙遠的外太空發射訊息,1974年,美國天文學家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改造完畢之際,向遠在2.5萬光年之外的球狀星團武仙座發射了代表人類文明的資訊,持續時間為三分鐘,現在訊號正在太空中穿梭呢,期待被外星文明截獲,嘿嘿,可怕哦。
人類主動發射無人探測器,比方說:先驅者十號、先驅者十一號、旅行者一號、旅行者二號,這四位人類的“使者”正攜帶著人類文明座標資訊漫遊在星際空間中。
探索地外文明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科學任務,不能過於樂觀,尋找可能是沒有結果的,尋找到,地外文明也不一定是友好的。也不能過於悲觀,這也是沒有依據的。
當然,最好的探索辦法,就是確定目標之後,人類主動“登門拜訪”,這樣可以和它們達成星際種族文明的和平發展、互惠互利的友好條約,將與它們一道建設共同的宇宙大環境。
前提是,人類必須具備大型星艦,且掌握空間穿梭的能力,不然見不到的。
正如同天文學家所說得那樣,“如果宇宙文明不互相掌握空間折躍或利用蟲洞、或用其它辦法進行空間穿梭的能力,那麼文明與文明之間建立真正通訊的機率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