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cz107436431

    中子星上的物質並不是一個大中子,而是由無數箇中子組成的一團中子態物質,因而中子態物質密度極大。

    當兩個中子星相互碰撞(吞併)時,由於巨大的動能,會把中子星碰得粉碎,無數的小碎片離開中子星後,失去了中子星對它的巨大引力,逐漸吸收空間的能量(光能或熱能),主要形成重元素的原子核。

    體積較大的中子態物質碎片表面的中子會逐漸吸收空間的光能和熱能,而變成質子,當質子達到一定的數量(1一103)時,會變成原子核,脫離中子態物質而逸散在宇宙空間中。

    由此可見,中子星上的一部分中子態物質離開中子星後,會逐漸變成普通物質的,前提是必須吸收能量。如果沒有可吸收的能量,中子星上的中子態物質是不會變成普通物質的。

  • 2 # 小魚貝貝

    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首先不清楚網友所表達的物質是屬於什麼,而如果按廣義理解。物質為構成宇宙間一切物體的實物和場。

    首先了解下中子星的物質。中子星和白矮星一樣是處於演化後期的恆星,白矮星壓力小,內部電子還是電子,原子核還是原子核,原子結構完整。而在中子星裡,壓力是如此之大,不僅原子的外殼被壓破了,而且連原子核也被壓破了。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便被擠出來,質子和電子擠到一起又結合成中子。最後,所有的中子擠在一起,形成了中子星。中子阻止它進一步壓縮。而整個中子星就是由這樣的原子核緊挨在一起形成的。可以這樣說,中子星就是一個巨大的原子核。中子星的密度就是原子核的密度。簡單說就是:白矮星被壓縮成中子星的過程中恆星遭受劇烈的壓縮使其組成物質中的電子併入質子轉化成中子。

    中子星並不是恆星的最終狀態,它還要進一步演化。由於它溫度很高,能量消耗也很快,因此,它透過減慢自轉以消耗角動量維持光度。當它的角動量消耗完以後,中子星將變成不發光的黑矮星。

    所以中子星的物質透過自身的消耗轉化維宇宙物質。

  • 3 # 科普大世界

    這裡認真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其實中子星物質並不會原模原樣的來到地球上,然而它們卻可以原模原樣的離開中子星,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宇宙中有時會發生中子星相撞的事情,比如美國天文學家對宇宙中引力波的探測,不到十年的時間就發現了好幾次中子星相撞事件,而在中子星相撞的一刻,有些互相繞行的中子星的速度非常快,它們在相距一百公里遠的時候,互相繞行的速度就會達到每秒幾百圈,而由於雙方巨大的質量,所以在中子星相撞的時候又會激發出巨大的能量,這是比超新星爆發更加激烈的能量釋放,據估計可以產生3500億度的高溫,也可以稱之為比超新星爆發更加劇烈的碰撞式爆炸,而又由於中子星碰撞時候的極高的轉速,在這一時刻通常都會有大量的中子星物質被甩出和爆炸式丟擲,這些被拋散到宇宙空間的中子星物質由於失去了中指星上面的強大壓力和高溫環境,很快就會脫離中子星上的中子簡併態,那麼其物質形態就會發生變化。

    具體是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首先就是中子之間不再緊密結合,而是變為自由的中子,那麼其體積就會迅速膨脹,然而這個時候,它們仍然都是中子,不過其狀態並不穩定,於是接著它們又會發生另一種變化,就是中子貝塔衰變,也就是中子的放射性β衰變,在這個過程中,中子會衰變為質子、電子以及反中微子(以能量的方式釋放)。

    當中子發生衰變之後,由於部分物質以能量的是形式被釋放出來,所以這一時刻也會發生巨大的爆炸,爆炸之後物質的總質量有所下降,但是新出現的質子、電子以及未進行β衰變的中子將結合為新的元素,其中以氫居多,但是由於丟擲的中子星物質的中子組合不同,其衰變之後也能形成黃金以及其它重元素,這也是我們所能見到的黃金,鉑金等其他重元素的由來。

    所以如果中子星上的物質脫離了中子星,那麼它們在宇宙空間將,肯定會變成普通物質,這些物質也會形成星雲,或者凝聚起來成為小行星或者更大的天體,其實我們地球上,包括我們人體中的一些元素,有些就是來自中子星物質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太陽曬傷出斑,怎麼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