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搖滾騎士
-
2 # 趙大摩的條號
值得!
1.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行是實踐,"讀是理論!行而不讀,愣!讀而不行,痴!所以凡事要理論聯絡實際,用實踐驗證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
2.世界那麼大,你要去看看。終身偏居一隅,無異井底之蛙;在尚能撇開世俗價值追求自我認同的時候,為什麼不遵從於自已的內心而去盲從別人!?
3.人生,何必要複製別人?一日三餐熱炕頭是一些人的追求,櫛風沐雨追逐自由也是一些人的夢想,為什麼要按照別人設計的模式生活?
4.書上得來終覺淺,網上看到更無真。有時間為什麼不去勇敢的體驗,去真實的感受?別人抒寫的風景只能在眼裡,自已看到的風情永遠在心中。
5.現在不瘋狂,老了你拿什麼來吹牛?年青的時光張狂而短暫,不違背道德,不違反法律,不打擾別人,為什麼不瘋狂一次?用行動證明考不上清北的人可以做出讓清北學子一輩子祈望而無法實現的夢……
-
3 # 單車Sir
我覺得應該提倡,工作任何時候都可以,但環球騎行的勇氣也許只有年輕時才會有,窮遊更好了,鍛鍊身心,磨練意志。在路上見識的多了,遇事的心態好,個人的格局也就大了,而且語言表達能力也會提升,對於未來這些都是其他途徑得不到的財富!
-
4 # 踏歌行Tony
這個問題其實怎麼回答都是可以說的通的,如果按照傳統觀念,年輕人當然不可以浪費青春,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但如果考慮到另外一方面,年輕就應該做自己喜歡的事,實現自己的夢想,不用給人生留下遺憾。能夠拋開一切自由自在的航行,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總之年輕是一個很好的人生階段,我個人認為,想幹嘛就幹嘛,不要等到白髮蒼蒼才來空悲嘆。
年輕人去環球騎行的行為是否值得提倡,我認為要取決於他出發前的動機和心態:
如果資金充裕,用一兩年時間看看世界,未嘗不是好事:能否進行環球騎行的最重要前提,便是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援。如果一名年輕人在出發前,手裡有比較充足的資金儲備,或是有資助方出資,甚至家裡支援(當然是在家庭條件較好的前提下),我認為,花一兩年時間去看看世界,鍛鍊一下自己,未嘗不是好事。
環球騎行可以接觸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習俗、語言,以及各種各樣的人物、事物,這會使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眼界、知識儲備得到大幅提升。環球騎行結束後,騎行者的個人閱歷會得到顯著提升,甚至堪比一次留學。
此外,在環球騎行中,會遇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困難,例如交流、簽證、文化適應、個人的身體狀況等等。當一個年輕人客服克服種種困難,完成了環球騎行後,他的待人處事能力、克服困難的意志,大都會大幅提升。
喬布斯年輕時還曾在印度修行,並在其中得到了無數在今後能夠受用的感悟——在出發前明確目標,將一路上的經歷作為一生的財富,我認為這樣做並不過分。而著名的披頭士(Beatles)樂隊,也是在赴印度“修行”後,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當然,我在此並不是標榜去印度旅行,只是在闡述一些名人們年輕時在旅行後,將其受用的例子。
在國內,也有典型的例子——2012年,清華大學畢業生邵明在北京-倫敦騎行之後,回國創立了國內著名的旅行腳踏車品牌“不死騎(Boskey)”,多年來,規模已愈發龐大。
但不建議漫無目的的旅行、窮遊,以及極為勉強的體能透支:如果一個年輕人的環球騎行,僅僅是漫無目的的遊玩,甚至在沒有資金支援的情況下,便去選擇窮遊,或是自己身體條件有限,卻盲目追求“在路上”的感覺,我認為便是過於牽強的,得到的收穫與旅程中的付出,是很可能不成正比的。
許多事情或許在最初會被認為“不務正業”,但也正是這些“不務正業”,成就了許多成功的人。對於年輕人,有想法,有膽量我認為是好事,只要條件允許,目標明確,用上一兩年的時間去看一看世界,並非是一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