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是圖語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這是陳奕迅“紅玫瑰”這首歌裡的一句歌詞,很扎心,也很現實。

    就這個問題涉及到了心理學的很多知識,首先就是“損失厭惡”,換句話說,其實珍惜的不是這個人或者這個事物,只是討厭那種失去的感覺而已,就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這個理論在人與人之間更為明顯,特別是當一方的狀態從“被偏愛”轉變成為“已失去”,從中產生的落差感會讓人產生一種貪戀或者迷戀的心態。

    第二個層面源自於習慣,想像一下,每天睜眼它就在你左右,從清晨到黃昏,好似從不曾離開,它懂你的喜怒哀樂,經歷你的成功失敗,不知覺間儼然成為你身體的另一半,卻又在某個深夜悄然消失,好似不曾出現。存在時理所應當,但消失後也帶走了你的一部分,能夠填補的就只剩下了空虛和寂寞。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這是大話西遊中的追悔莫及,但又為時已晚。

    最後還是祝,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 2 # M亞特

    失去是一種哀傷。

    失去,意味著原本屬於我們的人/物不再屬於我們。

    比如說,失去一個摯愛的物件,在天災人禍中失去一隻胳膊,或者失去一位摯愛。原本因為TA們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是一種暫時的平衡,完整,一旦失去,原來的位置出現一個空缺,生活變得殘缺,令人痛苦。

    需要很長的時間去適應新的生活,就像等待傷口慢慢癒合,讓自己成為另一種狀態的完整。

    我們賦予某種事物、情感的重要性。

    空氣和水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隨手可得,大家已經習慣了它們的存在,而在荒蕪的地域,空氣稀薄,水源枯竭,甚至出現水比油貴的現象。空氣還是那個空氣,水還是那個水,由於資源稀缺造成重要程度天壤之別。

    比如身邊的TA,在每天流水一樣的生活裡,熟視無睹,每天三餐一宿習以為常。如果某一天,意外離去,原來熟悉的生活變得陌生,回到孓然一身的自己,卻已經不再是遇到TA之前的自己了。

    如果TA失而復得,TA的重要性也遠非之前可以相比。

    年少的時候急著離開父母去看外面的世界,年長了發現父母才是自己的根,無論走得多遠,都像風箏的線牽掛在父母的手裡。

    其實這個物,人一直都在,重要性是我們賦予。當我們感受到他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的時候,他們是重要的,是值得珍惜的。

    珍惜有兩種,珍惜當下,和失去才珍惜。

    在家人身邊的時候,我們就懂得他們對我們的陪伴和支援,善於感恩和回報,是珍惜當下。

    當失去的時候,才感受到他們對於自己的意義,悔不當初沒有好好珍惜。

    後悔是希望失去不曾發生,希望因為失去帶給自己的不安,不便,損失不曾存在。某種意義上是自私的願望。

    當擁有某件物品,家人的愛,朋友的友誼的時候,習以為常讓我們對於擁有的感受閾值提高,感覺不到擁有的快樂。失去了會在我們的心裡造成巨大的落差和殘缺,這是失去才懂得珍惜的原因。

    珍惜最好的方法是感恩。

    張愛玲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

    相信所有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所有的陪伴都是有期限的。

    看到TA們的存在,感謝TA們到來給予我們的愛和陪伴,哪怕有一天消失了,相伴的時光都是美好的,沒有遺憾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式糕點和西式糕點,您喜歡哪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