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盤絲大仙
-
2 # 山卡卡里的小懿米
跟幾個朋友在回顧總結2019年發生的諸多重大新聞時,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想不起來了——這明明與事實不符,這一年來我們每天都在接收資訊閱讀資訊,怎麼就記不起來呢?
不誇張地說,這是大部分華人每天接收資訊的縮影:一早醒來,開啟手機裡的FM軟體,開始聽主播一條接一條地播新聞;擠地鐵的空檔,開啟新聞APP,巨大的資訊流瀑布就呈現在眼前;一整天忙碌地上班,手機不時有新訊息通知,各大APP在為你推送當天的突發重磅新聞……不消說,我們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藉助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每天我們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資訊的增長速度可以說是恐怖。
有學者統計,人類知識的倍增週期,在19世紀為50年;20世紀前半葉為10年左右;到了70年代,縮短為5年;80年代末幾乎已到了每3年翻一番的程度。
還有報告說,全球印刷資訊的生產量每5年翻一番,《紐約時報》一週的資訊量即相當於17世紀學者畢生所能接觸到的資訊量的總和;近30年來,人類生產的資訊已超過過去5000年資訊生產的總和……
矛盾的是,即便一天下來接收到如此多的資訊,但回顧下來,讓人印象深刻的卻寥寥無幾,甚至我們已經記不清我們一天到底接觸了哪些資訊,它們都只是浮光掠影的存在。
這提醒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人們掌握的資訊越來越多,資訊的更迭速度越來越快,為何有價值的、讓人銘記的資訊反而“變少”了?為何資訊越多,很多人反而在變得“閉塞”?資訊把關人”的重要性
一個不難發現的事實是,資訊越多,並不代表我們越聰明、越開放;因為資訊不僅僅講求數量,更關鍵的是:質量。比如,一則資訊是否是真實、準確、客觀?
在傳統媒體時代,與資訊相生相伴的,是“資訊把關人”。傳統媒體時代,資訊有限,資訊的傳播渠道有限,作為終端的使用者接收到的資訊,往往是經過傳媒機構和媒體人選擇和編輯過的。
資訊把關人的存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資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就像沃爾特·李普曼說的:“到達報社編輯部的當日新聞是事實、宣傳、謠言、懷疑、線索、希望和恐懼的混合體,其雜亂無章令人難以置信。”
經過篩選和排列,資訊把關人將含有事實、宣傳、謠言和懷疑的混合物轉換成真實可信的新聞。
但進入資訊爆炸時代,自媒體叢生,使用者擁有無限的資訊獲取渠道,可以直接接觸到無限的資訊。
回覆列表
資訊爆炸時代,拿起手機想看的是什麼,不想看的是什麼?
因人而異,各取所需,正因為這樣各平臺才會推出各種各樣的領域權重,讓資訊更直接到達目標受眾。
每個人需求都不同,你所瀏覽的一定是你感興趣的資訊,比如我自己,個人愛好比較廣泛,對很多資訊都有一定興趣,但是總有某方面的資訊是自己比較注重的,排在前面的肯定是和自己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資訊,然後才是生活中的茶餘飯後之類的資訊,比如影視,比如音樂,偶爾也會瀏覽一些娛樂資訊,比如目前在嘗試做自媒體,我就會著重關心關於自媒體運營的知識類資訊。
對於我來說,就網路資訊方面來講沒有特別不想看到的資訊,真要列出一些來的話,排第一就是那些裝瘋賣傻之類的影片,適度搞笑能給人帶來歡樂,但那些不是搞笑,比如前段時間有個住雞窩的人,我不知道這種東西除了吸引眼球之外還有什麼價值。另外還有一些東家長西家短的吵架資訊我是拒絕的,比如那個周立波和那個誰互懟的資訊,這種事作為事件局外人誰知道誰對誰錯,沒有給大眾帶來一絲營養,有事兒私下解決,法院解決不行?非要整網上博同情。
再有就是一些地域黑的資訊,這類資訊沒有客觀可言,不值一看!當然,還會有許許多多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網路資訊,就不一一列出了。總的來說每個人個性不同,需求也不盡相同,都會接受自己需要的資訊,拒絕不需要或不喜歡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