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丿深情不及久伴294
-
2 # 繹如
學齡前兒童,長期見不到媽媽,對心理及性格的養成,傷害都是不可逆的。
這樣的孩子最大的特徵是缺乏安全感,內向寡言。
當然,如果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專人帶,這個專人非親媽,那麼親媽的作用就可有可無了,你出國打工都影響不了孩子。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一定是媽媽,而是一直陪伴著Ta的那個人。
-
3 # 楊五妹的休閒歲月
我覺得是有影響的,我女兒才3歲,我和老公就去浙江打工了,走的那天女兒把自己的衣服也裝進行李箱要和我們一起走,我們不知怎麼給她說我們不會讓她去,趁她睡著了我和老公偷偷拿著行李走了。後來她爺爺打電話來說女兒醒了哭著要找爸爸媽媽。過了很久都會在睡夢中哭醒要找媽媽。
每次給女兒打電話,女兒都會帶著哭音,我和老公很想念女兒,也很不放心女兒在家裡因為老人要照顧小孩子太多,老公姐姐的兩個孩子,還有小叔子家的孩子,老人們很辛苦,小孩們也受罪。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我就回家把女兒接到我們上班的地方寧波,那天剛走出站臺,老公就來接我們了,老公抱著瘦小又膽小懦弱的女兒,哭了,說從今後不管去哪裡我們一家人都要在一起。
有很多爸爸媽媽為了生活而到很遠的城市奔波,把孩子留在家裡當留守兒童,雖然有老人照顧,可老人心有餘而力不足,體力也不好,本身老人也需要人來照顧,他們能照顧好孩子嗎?
我很反對把孩子留在家裡當留守兒童的,我們是把他們帶到世上的人,在他們需要我們,而我們又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們幼小的心裡有多無助,難過。孩子是我們最寶貴的禮物,所以走到哪裡都要帶在身邊。
-
4 # 龍哥談情感
由於在家工資低,收入不高。在我兒子三歲的時候為了多掙著錢就把我兩個兒子託付給我父母,我們夫妻倆就去了蘇州做生意。
雖然在外地能掙不少錢,但彼此思念之情卻愈演愈烈。每次從家裡走的時候,都是心裡最難受的時候,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著,拉著我們不讓走。但為了給多掙些錢只能忍痛把孩子繼續託給父母。
把孩子託給父母幫忙照看的幾年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階段,我倆只顧著賺錢沒有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後來感到即使爺爺奶奶對他們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位置。走之前孩子很外向,幾年以後反而變得內向起來了。
我們掙錢都是為了孩子,孩子才是一個家庭未來生活中心,我們不想再缺席孩子的成長,要在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陪在他們身邊。以免造成一輩子的遺憾!
在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們下了很大的決心放棄外面的高收入回到家裡來專門陪在孩子身邊看他們讀書。
雖然現在掙的不如在外地多,但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
-
5 # 茉莉花味麵包
如果有條件最好不要季託,我曾經在私立幼兒園全託那種,因為父母沒時間陪孩子,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在幼兒園,孩子對母愛匱乏,父愛缺失,造成孩子性格獨立內向,不愛交流,甚至對爸媽排斥,孩子對爸媽的想念全寄託給了老師,他們會察言觀色,時刻觀察老師的情緒變化,沒有安全感,又想得到安全感,他們只能壓抑自己內心去附和大多數的孩子,造成了所有的孩子對老師又愛又怕,畢竟幼兒園孩子還是需要陪著身邊,時刻給他關注教育,引導他,給他愛和安全感和歸屬感,錯過孩子的童年等於錯過教育他有效時間。最好有人陪伴他,
回覆列表
當然有想想你四歲的時候在幹嘛,要讓一個四歲的孩子獨自面對一群對於他來說是陌生的人,孩子是很無助的,我理解寶媽的難處,但也希望可以找個折中的辦法,現在是網路時代不出門就可以掙錢的方法也不少,看看有什麼是自己能做的,這時候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陪伴,現在把孩子送到拖班那樣的情感缺失是用一輩子都無法彌補的,如果實在沒有辦法,你要做好孩子長大以後可能跟你有間隙,我就是從小沒在爸媽身邊,說實話我跟父母的關係多少還是有些淡薄的,總覺得隔點什麼東西,也從不對父母撒嬌,但我是女生多少還是會自愈一些,如果是男生的話,我想可能會更嚴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