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之所以傳位於第四子奕詝(咸豐帝)而不是第六子奕訢(恭忠親王),最大的原因應當還是因為咸豐帝的嫡子身份。道光十一年,咸豐帝出生之時雖然是庶出。但是,在道光十四年其生母孝全成皇后鈕鈷祿氏被道光帝正式冊立為皇后之後,咸豐帝也水漲船高,成為了道光帝彼時唯一的嫡子。清朝雖然沒有嚴格執行嫡長子繼承製,但皇位的傳承和爵位的承襲方面,多多少少還是嫡子優先的。實際上,道光帝本人也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皇位的。因此,嫡子優先的原則在他心中的分量或許更重。而作為彼時道光帝唯一的嫡子,咸豐帝自然比奕訢佔據更大的優勢。
其次,咸豐帝的三個哥哥在其出生時已經全部不在人世了。換而言之,咸豐帝不僅僅是道光帝的嫡子,而且還是活著的兒子中年齡最大的,差不多就是事實上的嫡長子。雖然清朝沒有嚴格的嫡長子繼承製,但作為嫡長子,事實上還是能夠有一定加分的。
再其次,道光帝和咸豐帝的生母鈕祜祿氏感情很好,鈕祜祿氏道光二年入宮,被封為全嬪。之後一年升一級,道光四年便成為了全貴妃,這種火箭速度,在清朝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也足見道光帝對鈕祜祿氏的寵愛。如果清朝沒有皇后在世不立皇貴妃的祖制,很可能道光五年鈕祜祿氏就會成為僅次於皇后的皇貴妃。道光十三年,道光帝第二任皇后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去世的當年,鈕祜祿氏即被正式冊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成為副皇后、代理皇后。次年,代理皇后鈕祜祿氏被正式扶正,成為了皇后。道光二十年,鈕祜祿氏去世後,道光帝再也沒有冊立新皇后。奕訢的生母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咸豐帝在其臨終前給了一個皇太后名分,死後給了一個縮水版的皇后身份,即不繫帝諡、不祔太廟,而且諡號字數也是縮水的。直到祺祥政變之後,慈安、慈禧對奕訢投桃報李,孝靜成皇后才得以成為真正的皇后)終道光帝一生,止步皇貴妃,再也沒能更進一步。由此可見,道光帝和鈕祜祿氏的感情絕對不是一般的好。愛屋及烏,這對於咸豐帝而言,也絕對是加分項。
最後就是咸豐帝老師杜受田的功勞了。作為咸豐帝的老師,杜受田深知咸豐帝與奕訢相比的短板,建議咸豐帝揚長避短,在父親道光帝面前擺出一副孝子賢孫的姿態,以仁、孝博取父親的青睞。而仁、孝,恰恰是中國古代守成之君最應當具備的品質。想反,奕訢雖然能力不差,卻顯得過於鋒芒外露。這在傳統意義上對於守成之君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鋒芒外露,可能會有所作為,但也同樣也可能會步隋煬帝等人的後塵。而對於剛剛遭遇到列強侵犯的道光帝而言,為了政權的穩固,他更需要的是穩,而不是能。兩相權衡之下,仁、孝但相對庸的咸豐帝似乎更加合適,雖然不會有太大作為,但至少不會把大清國給折騰沒了。
以中國傳統帝王的思維來看,道光帝選擇咸豐帝而沒有選擇奕訢,實際上是再正常不過的,是非常符合常規邏輯的,無可厚非。但是,道光帝沒有想到的是,兒子咸豐帝將要面對的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治國,而且在列強環伺、內亂頻出中求生存。如此一來,咸豐帝就顯得不給力了。實際上,咸豐帝雖然庸,但也不是毫無能力,玩權利鬥爭和權力平衡可是一把好手,至少奕訢在這方面是不如他的。只可惜,他生活的時代不同了。或許道光帝也意識到了些什麼,一反常規地在傳位詔書中加入了冊封奕訢為恭親王的內容。或許,作為父親的道光帝希望奕詝和奕訢能夠兄弟同心,共同改變大清國的頹勢吧。只可惜,咸豐帝並不這麼想,即位之後便把奕訢架空。如果沒有祺祥政變,奕訢很可能就一直默默無聞下去了。
道光帝之所以傳位於第四子奕詝(咸豐帝)而不是第六子奕訢(恭忠親王),最大的原因應當還是因為咸豐帝的嫡子身份。道光十一年,咸豐帝出生之時雖然是庶出。但是,在道光十四年其生母孝全成皇后鈕鈷祿氏被道光帝正式冊立為皇后之後,咸豐帝也水漲船高,成為了道光帝彼時唯一的嫡子。清朝雖然沒有嚴格執行嫡長子繼承製,但皇位的傳承和爵位的承襲方面,多多少少還是嫡子優先的。實際上,道光帝本人也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皇位的。因此,嫡子優先的原則在他心中的分量或許更重。而作為彼時道光帝唯一的嫡子,咸豐帝自然比奕訢佔據更大的優勢。
其次,咸豐帝的三個哥哥在其出生時已經全部不在人世了。換而言之,咸豐帝不僅僅是道光帝的嫡子,而且還是活著的兒子中年齡最大的,差不多就是事實上的嫡長子。雖然清朝沒有嚴格的嫡長子繼承製,但作為嫡長子,事實上還是能夠有一定加分的。
再其次,道光帝和咸豐帝的生母鈕祜祿氏感情很好,鈕祜祿氏道光二年入宮,被封為全嬪。之後一年升一級,道光四年便成為了全貴妃,這種火箭速度,在清朝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也足見道光帝對鈕祜祿氏的寵愛。如果清朝沒有皇后在世不立皇貴妃的祖制,很可能道光五年鈕祜祿氏就會成為僅次於皇后的皇貴妃。道光十三年,道光帝第二任皇后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去世的當年,鈕祜祿氏即被正式冊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成為副皇后、代理皇后。次年,代理皇后鈕祜祿氏被正式扶正,成為了皇后。道光二十年,鈕祜祿氏去世後,道光帝再也沒有冊立新皇后。奕訢的生母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咸豐帝在其臨終前給了一個皇太后名分,死後給了一個縮水版的皇后身份,即不繫帝諡、不祔太廟,而且諡號字數也是縮水的。直到祺祥政變之後,慈安、慈禧對奕訢投桃報李,孝靜成皇后才得以成為真正的皇后)終道光帝一生,止步皇貴妃,再也沒能更進一步。由此可見,道光帝和鈕祜祿氏的感情絕對不是一般的好。愛屋及烏,這對於咸豐帝而言,也絕對是加分項。
最後就是咸豐帝老師杜受田的功勞了。作為咸豐帝的老師,杜受田深知咸豐帝與奕訢相比的短板,建議咸豐帝揚長避短,在父親道光帝面前擺出一副孝子賢孫的姿態,以仁、孝博取父親的青睞。而仁、孝,恰恰是中國古代守成之君最應當具備的品質。想反,奕訢雖然能力不差,卻顯得過於鋒芒外露。這在傳統意義上對於守成之君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鋒芒外露,可能會有所作為,但也同樣也可能會步隋煬帝等人的後塵。而對於剛剛遭遇到列強侵犯的道光帝而言,為了政權的穩固,他更需要的是穩,而不是能。兩相權衡之下,仁、孝但相對庸的咸豐帝似乎更加合適,雖然不會有太大作為,但至少不會把大清國給折騰沒了。
以中國傳統帝王的思維來看,道光帝選擇咸豐帝而沒有選擇奕訢,實際上是再正常不過的,是非常符合常規邏輯的,無可厚非。但是,道光帝沒有想到的是,兒子咸豐帝將要面對的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治國,而且在列強環伺、內亂頻出中求生存。如此一來,咸豐帝就顯得不給力了。實際上,咸豐帝雖然庸,但也不是毫無能力,玩權利鬥爭和權力平衡可是一把好手,至少奕訢在這方面是不如他的。只可惜,他生活的時代不同了。或許道光帝也意識到了些什麼,一反常規地在傳位詔書中加入了冊封奕訢為恭親王的內容。或許,作為父親的道光帝希望奕詝和奕訢能夠兄弟同心,共同改變大清國的頹勢吧。只可惜,咸豐帝並不這麼想,即位之後便把奕訢架空。如果沒有祺祥政變,奕訢很可能就一直默默無聞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