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海路

    癌瘤就好比帶菌毒的

    蘑菇,世界上處處都有菌毒,互相吞食和抵抗,人類只是運用了自已的才智,戰勝那些不利生存的菌毒,透過實踐,用熱草藥,抵抗風寒之毒,用涼性藥物抵抗暑熱,由此,中醫使應運而生。至於癌瘤這種強菌毒之物,是一小部分人,受到外部感染,而自身抵抗力低的情形下,才會感染到,大部分人的抗外界慼染力都很強,並不會感染。

  • 2 # 老翁56

    不信中醫,不用中藥清養器官,得癌症的可能性就大,因為中藥才能清除體內的風邪和溼熱,器官的功能好了,抵抗力自然好。很多人認為西醫才科學,但要知道的是,消炎藥是調動肝腎的功能來抵病,用得越多體質越差,一些人發現了,多是身體出了問題。西醫的細菌(炎症),中醫叫風邪,西藥叫病毒,中醫的認識是溼熱,所以中醫認為:風寒(邪)傷氣血,溼熱奪人命。

    有些人認為西醫有儀器有資料才是真正的科學,但只是兩種醫學的認識不同而巳,再說中醫不用儀器資料也可以知道的,所以本人說過,中醫是診病因,西醫是看結果(影像或資料),那種先進?還是大家動腦想一想吧。

  • 3 # 陽輝881

    如果就這樣下去,沒有天才的人進行革命性的干預,在過二十年,有90%的人都有可能會患癌症。50年前得癌症的華人只有5%,現在都有30%的人會患癌症了。而且癌症還會遺傳。癌症是基因不同雜交才會得癌症的。華人漢族O3基因有55%,其他基因O1,O2,C,G,N,D基因加起來有45%。只有少量的人不會雜交到。所以國家必須馬上要立法,讓每個人都做基因檢測,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基因就可以避免雜交帶來癌症的風險。

  • 4 # 回憶的的味道

    每個人身體內都有癌細胞,癌細胞就和做人一樣,人有好壞之分,癌細胞也有,只要你愛惜自己的身體,飲食規律,作息正常,勞逸結合,才能更好的預防癌症。醫學上講究預防大於治療,就是讓人們有超前的健康意識,知癌防癌,才能更好的抗癌。

  • 5 # lemo0022

    以後的事情誰知道,科學越來越厲害,說不定以後癌症就跟其他病一樣能被治癒呢!現在甲狀腺癌治癒率就很高,今年得諾獎的就是關於癌症的。

  • 6 # 藥療君

    這是個機率問題,我們知道凡事都沒有絕對,因此像這個問題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歷史的資料來預測將來某種事物發生的趨勢,但這也僅僅是預測而已。

    我們將面臨一個癌症井噴的年代?!

    井噴之勢,這個名詞當然是誇張的,不過往往誇張的詞彙往往可以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我們知道癌症的誘因有很多,除了先天基因遺傳,很大部分是由於後天不良的生活習慣所致,比如說長期吸菸酗酒,就可能誘發肺癌、肝癌,長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就有可能發生食管癌、胃癌、腸癌等等。

    相比較以前,科技發展水平低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在那個車郵馬慢的日子裡,人們吃的食物是新鮮的,喝的水是乾淨的,社會有效可利用的資源有限,工作壓力至少也沒現在這麼大,那個時候也有癌症,但絕沒有今天這麼多,是哪裡出問題了呢?現在中國每年新發腫瘤病例估計約為312萬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國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按照這個機率來預測,未來,我們每個人罹患癌症的機率也將越來越大。

    我們也不要僥倖疾病離自己還很遠,從今天起關注健康吧,因為,健康離我們遠去的時候,是連招呼都不會打的。

  • 7 # 劉老107409131

    我認為不會事物都有規律也有周期性癌症也一樣,當癌症發展到頂盛期就會下降道理不是醫療科技如何發展而是人們的預防意思會逐步提高。我以為癌症靠治療就目前醫學科學認識存在誤區可能要相當長時間去摸清原因,但人們的有効預防可以讓癌症逐步減少,這也有個過程首先從國家來講要杜絕一些食品上市如油煎食品,要嚴格控制忝加劑要對含糖指標.脂肪指標,熱量指標都要限制,對菸酒也要嚴控。但這又對經濟是個矛盾。對大眾來講癌症逐年上升會危及到個人的安全感大家會逐步提高對癌症的認識並加以防範,認識的人群逐步擴大意識不斷提高癌症就會逐步減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改完地暖後沒回填直接鋪的地磚,會有什麼後遺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