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酒濃人半酣
-
2 # 一生只釀一壺好酒
也不能這樣說,按照酒的純香度來說,都是一樣的。大酒廠的42度只能說理化指標好點,價格高點,小酒廠的稍微第點,價格親民化。只要是純高粱釀造的酒都是好酒!
-
3 # 白酒有黑幕
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純糧酒沒有42度的。
白酒是個很奇怪的東西,好好的糧食必須要發酵才能出酒。但是你如果用已經發酵了的高粱卻一滴酒都不會出。
燒酒明明就是蒸餾水,但是你往裡面兌水多了可真的會變成一壺濁酒的。接基酒一般來說是60度左右,如果低於50度,那就是渾濁的。而且酒尾酸澀,根本沒辦法下嚥。
那麼為啥市場上到處都是低度酒呢?按廠家的宣傳是綿柔或者柔順柔雅之類的說法,說是低度白酒才更健康。讓我說不如洗洗更健康。
其實綿柔應該是透過一定年限的陳放才能有的。現代人急功近利,等五年十年才灌裝出廠,誰等得及呀。所以就用香精綿柔劑來人工調配出模擬自然陳放時候的味道。
那麼低度酒又是怎麼來的呢?
有兩種辦法,一個是純糧基酒加水降度。只不過低於50度的酒是渾濁的,根本沒辦法出售。就只能過濾過濾過濾,過幾次後也就清亮了。不過裡面的脂類也被過濾掉了,理化指標不合格。想透過檢測就必須要新增香精香料來彌補。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先把酒精加水稀釋,然後加上少量基酒調和到自己想要的度數。
所以,懂行的人喝酒都喝50度以上的。
50度以上的不一定都是好酒,但是低於這個度數的,肯定不是好酒。
-
4 # 一壺佳釀喜相逢
根據白酒行業的劃分,高於40度已經屬於高度白酒,是不是大型酒廠的42度白酒就一定比純糧酒更香更柔和這個也不是一定的。其實只要是現代蒸餾工藝的白酒,如果酒精度低於四十五六度是不適宜長期存放的。這是因為真正的糧食酒富含酸脂類物質,如果取酒到42度尾酒也必然取得較多,這樣的白酒存放半年到一年以上幾乎就會自我發酵成酸湯一類的飲料物質,酸到幾乎沒有辦法飲用。所以通常傳統工藝糧食酒取酒酒精度高於五十度,這樣可以確保白酒的品質,利於白酒的存放以及陳化。
當然現在的高精度過濾機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原理除了過濾低度白酒裡的部分雜質而外,最重要的是過濾掉乙酸乙酯類物質,失去乙酸乙酯的低度白酒可以確保不會酸化。但是過濾的同時必然給白酒帶來較為明顯的香味損失,行業內叫做損香,同時味道單一,這樣就必須用到調味酒,少量的調味酒對於白酒的柔和度改善確實較有效果,但對於白酒本身香型的香味的提升效果是不大的,也就是必須加大調味酒的數量或者新增香精來解決這一問題。
前面第一段說了,通常高度糧食酒是不經過高精密過濾的,一般酒廠或者作坊的糧食酒除了米酒而外酒精度通常不會低於五十度。除非採用簡單蒸餾裝置,這樣的糧食酒酒精度才會到四十度左右,不過糧食酒這麼低的酒精度對於密封性要求極高,否則儲存期也不會太長。作為口糧酒還是可以的,要說像高度白酒那樣存放十年八年的自然老熟實在太難。
因此大廠42度白酒是不是比42度糧食酒更香更柔和,完全看大廠42度白酒的主體是不是過濾而來的糧食酒,同時調味酒的數量直接決定酒的品質,也就是調味酒(通常是陳年老酒)用得越多也就更香更柔和;如果純屬酒精勾兌酒,那麼就算香味更濃也是香精味而已,至於柔和的酒精酒同樣也有的,但是反過來說香味又騙不了真正懂酒的朋友。
-
5 # 酒味沖天飛鳥聞香化鳳
這個應該比較明顯。如果是香氣更重,那可能由於加入香料太多了,酒一般都是加入適量香料加上原來純糧食白酒本身產生的芳香味道,聞起來是很自然的香 ,不是那種濃烈的那種。就如洋河夢之藍手工班一樣,好酒聞起來自然沉香,喝起來溫潤如玉的感覺。
要是太低廉的酒沒這感覺。
回覆列表
38度的純糧食酒確實難喝!很難喝!農村人家自己釀的都有48左右,你買的所有的低度瓶裝酒全是勾兌的!再一個大酒廠的酒沒有酒坊的小灶酒好喝,香味口感上都差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