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需要有點閒
-
2 # 福小貓
每個人生而孤獨。想起紅樓夢中的一句話: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哪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多麼形象的描寫了人的孤獨。孤身一人,隨緣來,隨緣去。
記得以前看過《 藝術人生》有一次訪談,朱軍問一直單身的演員王志文:“你怎麼還不結婚?”王志文說:“沒遇到合適的。”朱軍就問王志文:“那你想找個什麼樣的女孩呢?”王志文認真地想了半天,說:“其實我就想找一個能隨時隨地說話的人。”朱軍笑道:“這還不容易。”王志文說:“其實不容易。隨時隨地是很難的,比如說半夜你突然想到什麼,想要跟她說,她可能會說,都幾點了,太困了,有什麼不能明天再說嗎?你就突然覺得索然無味。能找到一個隨時隨地你想跟她說、能跟她說的人,太難了。”
這就是孤獨,在大千世界裡找不到可以碰撞的那個思想,那個靈魂。
孤獨是很難被破解的,王志文一直到老都沒有找到那個破解孤獨的女孩。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一樣,孤獨一人前行在人生的路上,回頭看已經逝去,過去的事情、過去的人無可追溯,向前看,一片迷茫,猶似霧霾擋住了前望的目光。
習慣了孤獨,就不再會有興趣再去尋找那個可以碰撞的靈魂,也不會想要在無助的時候去翻通訊錄,妄圖去找一個傾訴的物件。因為已經深深的知道,孤獨已經刻入骨髓,這種感覺已經無法擺脫。
就這樣吧,萬千世界的繁華於己無關,就像魯迅所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或者如朱自清所說:熱鬧是他們的 ,我什麼也沒有。這就是人生的寫照。
-
3 # 道方西樓
習慣孤獨,大概就好像一個人吃飯睡覺做事都覺得絲毫沒有違和感。
看到情侶出雙入對的時候,心裡沒有一絲波瀾,處變不驚,對生活看透。
孤獨的人,小時候一定是一個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這個世界有他們太多喜歡的東西,只知道有些東西得不到,就放棄了。
等自己長大了,那些曾經的想要的玩具,故事書,遊戲……後來他們買得起了,只不過是不想要了而已。
孤獨就是這樣,曾經有些東西,在想到的年紀沒有得到,在能得到的年紀,卻不想要了。這就是人生矛盾。
與君初相識,猶如舊人歸。那種嚶嚶期待的日子過了就沒了。
多少時候,我們考慮的不應該是遇見時的緊張,還應該想到離別時的緊張。
一人一城,一路一人。沒有陪你,就自己陪自己,無趣的肉體怎比有趣的靈魂呢。
-
4 # 夜瀾臥聽風吹雨
就是經常宅在家裡煲劇,玩遊戲,聽音樂,看小說!一天十句話都沒有!出門也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心情好與不好,都沒人分享!同學聚會,同事聚會也一點都不想參加!習慣了孤獨的人,其實並不覺得孤獨,他們樂在其中!
回覆列表
習慣了孤獨的場景或許是這個樣子的:每天早上醒來,幾點幾床完全憑自己的心情,自己有足夠的時間選擇該幾點起床。中午吃飯的時候,可以給自己羅列幾種最近想吃的東西,然後稀裡糊塗就隨便吃了點。外出遊玩選擇什麼方式完全由自己做主,想坐地鐵坐地鐵,想騎單車騎單車,想晃晃悠悠在城市的街頭漫步就漫步到天黑。不用糾結下一步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隨便自言自語一下就過去了。。。總結一下就是-----自由。偶爾有別人摻入進來就會覺得特別彆扭,有人突然約著去逛街,就會感覺還不我自己逛,想去哪去哪,就會很不情願。有人突然約著去吃飯,就會想還得和大家一起聊天,有一些話題可能還沒有興趣,多沒意思,還不如自己邊吃飯邊玩手機來的舒服呢。。有的人。。還不如。。。這大概就是習慣了孤獨的樣子吧。。。
習慣孤獨不好嗎?如果去問一下路人,或許大多數的人可能會說很好啊,多自由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是多麼的暢快。而且可以鍛鍊自己的自主能力,不用處處都依賴別人,但是隨著時間慢慢的流逝,自由或許就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暢快了,所以生活在有著眾多人口的美麗的地球之上,習慣了孤獨難免與這個世界顯得有些脫軌,所以,敞開心扉去交際吧,交幾個志趣相同的朋友,參加幾個有意義的集體活動,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比習慣孤獨要好的事情簡直是太多了。所以孤獨的時候能夠自主應對是一種能力,交際的時候能夠從容適應也是一種能力,努力把這兩種能力集於一身吧,做一個高情商的人更好!